鸦片战争电影 《贸易战争》第三章之鸦片战争——中国经历的首次国际贸易战争
1648年,东西方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年,中国的满清政府推翻了朱明王朝,顺治皇帝入主北京。大清王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朝贡贸易呈现出勃勃生机,规模不断扩大。同样是在这一年,欧洲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德意志的分裂,314个大小邦国虽共同拥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这样一个名称,但中央权力几乎不存在。
清朝建立初期,江、浙、闽、粤四省数千里漫长沿海地带上,大小口岸设有近200处之多,各省海关税口的分布,恰似一条巨链,将沿海数省经济联为一体,并在沿海经济与内地经济、中国社会经济与外部世界之间担负了联络与中介的作用,形成东南沿海各区域紧密联系的完整口岸系统与网络,东西方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也遇到了文化上的冲突。1656年,荷兰派使团到达北京,他们提出面见大清皇帝的请求。入主中原刚刚八年的大清朝廷同意接见他们。但荷兰人遇到了所有到中国的外交使团都会遇到的一个麻烦,就是在觐见皇帝时必须行三拜九叩的大礼。荷兰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清廷的要求,因而顺治皇帝以一种兴奋的态度接待了他们,并高兴地赏赐给这个来自世界上最富庶国家的使团大量礼物。这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因为在当时,几乎没有哪一位欧洲国家的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他们认为有损尊严的天朝规矩。当时荷兰使团中一个叫约翰8226;尼8226;霍夫的成员写下了他们答应跪拜条件的原因:“我们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荷兰人的重大利益就是通商和赚钱,所以他们愿意妥协。参见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大国崛起》。然而,大清朝却在这种虚荣中停滞不前。1660年,英国、荷兰等西方国家相继设立东印度公司,把势力伸向亚洲。但当时的大清王朝风头正劲,未受到多大冲击。1662年,中国的康熙皇帝登基。比他早一年,法国的路易十四国王临朝亲政。这两位东西方的君王身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是幼年称帝、雄才大略,同样关注国外的情况,同样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掌握着高度集中的王权,并借此把自己的国家带到了一个鼎盛时期。路易十四亲政54年间,打了31年的仗。康熙皇帝在位60年,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西方列强虽然就在家门口,但尚不敢损害中国的利益。大清与西方的关系在雍正年间首次遇到了麻烦。1757年,外国传教士卷入了大清的宫廷斗争,雍正皇帝十分生气,不仅将传教士驱逐出境,还下令关闭了除广州之外的所有其他通商口岸,只许欧美商人到广州一口交易。这样,大清在开海贸易政策实行了150多年后,再次回到了类似明朝“海禁”的“闭关锁国”状态。这一做法使西方国家的利益受损。当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革命推动其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自然不能适应中国的贸易政策,特别是已经开放的国门要重新关闭起来,更难适应。但当时的西方尚不具备与清廷翻脸的本钱,只好忍气吞声接受。30多年后,到了1793年,乾隆逊位前三年,英国使馆曾向清廷提出扩大通商的请求,但被乾隆皇帝断然拒绝。又过了13年,英国于1816年再次向清政府提出通商请求,嘉庆皇帝仿效其父乾隆爷的做法,再次拒绝了英国的请求。但嘉庆毕竟没有乾隆爷的威风。当英国使团到达天津时,嘉庆皇帝就发话,说他们如果是要求开通商口岸,就不要来北京了。但当英国使团到达北京郊区后,嘉庆皇帝还是决定给他们一个面子,同意见一下。但双方却因见面礼节发生分歧。清廷要求阿美士德向嘉庆帝行三跪九叩大礼,但阿美士德只答应“脱帽三次,鞠躬九次”。僵持到最后,阿美士德使团未能进城,无缘面见这位天朝上国的皇帝。参见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大国崛起》。大清的嘉庆皇帝也没有难为英国客人,依旧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收下了英国的52件“贡品”,又赏赐给英国国王一些珍稀古玩。但此时大清所面对的挑战者已经不只英国一个,而是一群他们曾不屑一顾的新角色,除了欧洲的法国、德国、比利时、葡萄牙、奥匈帝国、意大利、丹麦和瑞典外,还有建立不久就强大起来的美国,以及他们曾经在17世界中叶就遭遇过的老对手俄国,甚至他们从来就没用正眼看过的日本。|www.aihuau.com|18就在中国政府还沉迷在自己天朝上国的自尊的时候,西方列强已经瓜分了世界大部分地区。1789年,法国通过大革命推翻君主制,从而引发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崩溃和欧洲大陆势力的重新洗牌。神圣帝国名义上的君主,奥地利皇帝四次组织反法联盟,与拿破仑的军队发生多次战争,但均告失败。卷入战争的有普鲁士、萨丁、英国、荷兰、西班牙、土耳其、俄罗斯、瑞典、那不勒斯等。战争最后以法国的胜利告终。拿破仑于1804年称帝,同年胁迫16个帝国成员加入以法国为首的邦联。拿破仑除任法国皇帝外,还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保护人”和瑞士联邦的仲裁者。他的兄弟们分别担任了西部牙、葡萄牙、那不勒斯、荷兰和威斯特伐利亚的国王。统领波兰的是他手下的元帅;奥地利和普鲁士是他的战败国,庞大的俄罗斯也成了谦卑的小伙伴。依然强大的英国也无可奈何。但法国军队的铁蹄也促成了德国的崛起。拿破仑于1806年逼迫奥地利皇帝放弃神圣罗马皇帝称号后,普鲁士王国不服法国的淫威,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德意志帝国。弗里德里希8226;李斯特(1789-1846)为建立全德关税同盟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的许多建议被普鲁士政府采纳,德国关税同盟于1834年以普鲁士为中心正式形成,德意志18个邦国的边界上商品得以自由流通,无须在边界停下来交纳过境税。1841年,李斯特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问世,数月之内发行3版。李斯特认为,英国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和“世界主义”政策忽视了国家的作用和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向国外购买廉价商品,似乎可以增加财富,看起来比较划算。但从长远来看,将会阻碍德国工业发展,使德国长期处于从属国地位。所以,德国对外依然需要实行保护关税的政策。这样做,起初会使工业品的价格提高,经过一定时期,生产力提高了,商品生产费用就会降下来,甚至会低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于这本书,李斯特也被称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鼻祖。李斯特一生的命运充满坎坷。1818年因参与建立全德商人和制造商联盟而受到迫害,被迫辞去蒂宾根大学教授职务,并被解除其他政府公职。1820年当选符腾堡州议员后,李斯特因在议会提出改革方案,被判监禁。《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出版后,李斯特被邀请担任《莱茵报》主编,但因病未能成行。不久后马克思担任了这一职务。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实行自由贸易。这一年,李斯特到英国鼓吹贸易保护,建议组成英德联盟,没有受到重视。李斯特返回德国后,身心憔悴,在给朋友的信中,李斯特说:“我如果没有写作所得的收入,就只能靠妻子的财产(我是什么也没有)糊口度日了。可是,这些收入和财产也不足以维系妻子和孩子们的生活,我几乎陷入了绝境。”1846年11月30日,李斯特在他居住的小镇自杀,结束了57岁的生命。就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出版的前一年,中英之间于1840年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从此遭受了百年屈辱。李斯特的理论没有在中国产生任何影响。主张自由贸易的英国在两次向中国政府提出通商请求都遭到断然拒绝后,就开始干起了走私鸦片的勾当。鸦片战争前,英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茶叶和生丝,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金属制品和从印度运来的棉花。中英正常贸易中,中方一直保持着顺差,每年的顺差额达200万~300万两白银以上。为了减少贸易逆差,英国就如同当年从西班牙虎口夺食一样,干起了海盗式的勾当,偷偷摸摸地从印度向中国输入鸦片,每年平均约4000箱,使得清政府自雍正以来就实行的禁烟政策形同虚设。1820年,嘉庆去世,18岁的道光帝登基,鸦片贸易更加猖獗。1824年,英国入侵中国的藩属国缅甸,把铁蹄伸到了中国的家门口。到1838年(道光18年),鸦片走私达到四万零二百箱,大部分由英国输入(美国人也开始从土耳其向中国贩卖鸦片),鸦片输入占到中英贸易的一半以上,英国实现贸易顺差。1839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英国发动了对华战争。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两年(1840-1842年),最后以中国失败告终,从此中国走上了割地赔款、国门洞开的命运,持续一千多年的朝贡体系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彻底摧毁,周边各藩属国也都纷纷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可笑的是,当1840年8月英国海军抵达天津后,盲目自大的道光皇帝还根本看不起英国,他以为英军此来是为了“申焚烧鸦片之冤”,要为之申冤,“以折服其心”,所以主动罢免了林则徐,但拒绝赔偿鸦片损失和割让国土,令其:“反棹南还,听候办理”。英方折返广东,同意继续谈判。因清廷不能满足其要求,英军再次发动战争,强占香港,后又一路北上,接连占领厦门、定海、镇海、宁波、上海。清方不得已求和谈判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方除了割让香港和赔款2100万西班牙银元外,还同意实行所谓自由贸易,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英国获得协议关税和干涉司法的领事裁判权。英国在中国得到的利益,令其他西方列强眼红得不得了。特别是在葡萄牙于1849年强占澳门之后,其他列强也都加紧了行动。这时候,法国的工业指标虽然还远远落后于英国,但也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而成立仅五六十年的美国迅速崛起,掌握着全球国际贸易的三分之一。1851年西班牙入侵苏禄群岛(菲律宾),苏禄王国对中国的朝贡中断。1854年,英国要求清政府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遭到清政府拒绝。1856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提出同样的要求,也一样遭到清政府拒绝。于是,英国军队首先挑起战端,历史上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全面爆发,英国与法国联合出兵,大举进攻中国。美国随后加入,就连在同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败给英法联军的俄国也请求加入并被接纳。中国再次战败,被迫分别与英国、法国、美国和俄国签订了《天津条约》,鸦片贸易合法化。1860年2月,英、法继续扩大侵华战争,进犯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迫使清政府分别与英国和法国签订《北京条约》,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八百万两,恤金英国五十万两,法国二十万两;割让九龙给英国。俄国以“调停”有功,也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占领土。此前1855年,英国强迫暹罗(泰国)签订《英暹通商条约》,此后法、美、德、意等国也纷纷效法英国,强迫暹罗签订了类似的条约,暹罗沦为了半殖民地,与中国的藩属关系渐告结束。
更多阅读
《凤于九天29残更不寐》第三章 凤于九天29在线阅读
《凤于九天29 残更不寐》第三章博间王宫。 绮丽辉煌,专门用于招待国际级贵客的清辉殿,正沉浸于一片甯静中。 出于多方面考量,博间太子派来伺候的许多美貌宫女都被不动声色地安置在二门外,例如凤鸣睡房等几个最要紧的宫室,则由西
《西游记》第三章之《龙宫借宝》 西游记第三章主要内容
时间:年月日地点:家里内容:悟空回到花果山,与一群占领花果山的妖魔大战获胜,举杯庆祝。悟空来到东海龙宫,向龙王讨得一根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薄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代名词 《从不竞争》第三章7天——高性价比的代名词
很难找到比郑南雁更重视成本控制的CEO了,至少在经济型酒店行业是这样。7天的新店开张,从没有开业典礼,因为典礼的费用被纳入成本管理。作为CEO的郑南雁,也绝不在新店开张前后前往现场,因为开业期间最忙,如果店长还要腾出时间接待他,这也是
驱魔人 1974 电影 《稳定不稳定的经济》第三章之1974—1975年的典型情况
在很多方面,1974-1975年可以被认为是美联储履行最终贷款人责任的经典案例。尽管出现了政府失灵的问题,以及人们普遍认识到重要的金融机构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困难,但毕竟当时并没有产生危机和恐慌,只是出现了大量的艰难时刻、企业破产、股
《稳定不稳定的经济》第三章之1973—1975年的银行破产:作为最终
自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之后,伴随1973—1975年的衰退,爆发了最大规模的银行破产。然而,美元地位大不如昨,尤其是在银行业。不仅是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影响了美元地位,还因为二战后银行业明显走向规模庞大和机构分散。不仅如此,在197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