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体系 《贸易战争》第三章之郑和出洋传奇和朝贡贸易辉煌



自朱元璋赶走蒙古政权并建立大明王朝后,大明王朝一改过去的开放精神,实行了严厉的闭关自守政策,在沿海实行了严格的海禁,在北边重修长城。洪武三年(1370),明政府取消了太仓黄渡市舶司(《明太祖实录》卷49)。洪武七年(1374),政府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个市舶司。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捣乱为由,又下令禁止沿海人民私通海外(《明太祖实录》卷139)。洪武十九年(1386),昌国县因有人“从倭为寇”(《明太祖实录》卷183),遭到废县处罚。同年,朱元璋下达了“不许寸板下海”的命令。次年又将舟山岛城区和镇外鼓吹两里以外的居民和其他46山(岛)的居民徙迁内陆。洪武二十七年(1394),朝廷下令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洪武三十年(1397),再次发布命令,禁止国人下海通番。

《大明律》对所有对外贸易活动都严加限制,规定,“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已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明太祖的海禁政策大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明太祖实录》卷159)。“国初……两广、漳州等郡不逞之徒,逃海为生者万计”(张煊,《西园见闻录》(《防倭》卷56)。“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册26)。“东南诸岛夷多我逃人佐寇”(谈迁:《国榷》卷12)。“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明太祖实录》卷231)。

朱元璋死后,明朝政府的海禁政策虽然没有多大松动,但却发生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大事。要说当时中国的航海技术,那是远胜欧洲。郑和的船队首次下西洋的时间(1405年,明永乐三年),比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看到《地理学指南》还早一年。郑和第七次远航回来1443年,恩里克王子才首次尝试远航。有趣的是,郑和与恩里克王子都终生未婚。郑和到达了非洲的东海岸,恩里克一直在非洲的西海岸航行。尽管恩里克首航的三条帆船与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混合舰队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因为两者远航的目的不同,对待所到之处的态度也不同,所以就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中国依然固守在自己的老家,欧洲却开始争霸世界。

郑和出访各国以宣示天朝上国的威德为目的,手段是恩威并举,他既带着皇帝的诏书和礼品,也带着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十分庞大的近三万人的部队。郑和所到之处第一件事就是宣读朱棣的皇帝诏书,奉“天命天君”的旨意来管理天下,四方之藩夷都要遵照明朝皇帝说的去做,各国之间不可以众欺寡,以强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对此,一些弱小国家自然不敢不听。诏书还说,藩属国如果愿奉召前来朝贡,则礼尚往来,一律从优赏赐。这对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是一个很大的诱惑。这样的诏书,既是对朝贡贸易制度的解释,也是对藩属国的承诺。当然还不只是口头和书面承诺。在宣读完诏书以后,郑和所做的第二件事便是赐各国国王诰命银印,赐国王及各级官员冠服和其他礼物。各国为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所吸引,从而在收下礼物的同时也收下了甘愿称臣的官印和官服,表示愿意向中国称臣纳贡,用他们的土特产换取中国的高档商品。

 朝贡体系 《贸易战争》第三章之郑和出洋传奇和朝贡贸易辉煌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里,郑和的船队七次远航,平均四年一次,每次出访的规模都差不多,共访问了30多个国家,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甚至还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永乐年间,海外朝贡国家由洪武年间的几个增加到30几个。有些藩属国的皇帝还亲自乘郑和的宝船到中国接受大明皇帝的接见。过些时候郑和的船队再送他们返国,并带回更多的礼物。郑和的船队每次返航时也会带上藩属国送给天朝上国的贡品,包括中国所缺的香料、染料、宝石、珍奇异兽等等。郑和七下西洋,每到一地都是大加赠送礼品,从不攻城略地或进行经济掠夺。第七次远航归来,未及下船,郑和死在了甲板上,中国的远航事业也就此停止,以前朝贡的一些国家也就不来了。

中国的朝贡体系能够长期维持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长期以来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挑战天朝上国的权威。朝贡贸易本身需要依靠强大的实力来维持,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跨入海洋,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一强国,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制定游戏规则。

朝贡体系在中国经济不好的时候也出现过难以维系的局面。明朝晚期,前来朝贡者令政府应接不暇,只好限制朝贡者前来朝贡的时间和次数。史料记载,明嘉靖二年(1523)五月,日本藩侯的两个朝贡使团在宁波为入贡资格问题爆发了“争贡之役”。明朝廷规定安南(越南)三年一贡,使者不过三四人,但安南总是提前来贡,人数与贡物也超出规定。朝贡贸易使中国的黄金、铜币大量外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9692.html

更多阅读

《凤于九天29残更不寐》第三章 凤于九天29在线阅读

《凤于九天29 残更不寐》第三章博间王宫。  绮丽辉煌,专门用于招待国际级贵客的清辉殿,正沉浸于一片甯静中。  出于多方面考量,博间太子派来伺候的许多美貌宫女都被不动声色地安置在二门外,例如凤鸣睡房等几个最要紧的宫室,则由西

《西游记》第三章之《龙宫借宝》 西游记第三章主要内容

时间:年月日地点:家里内容:悟空回到花果山,与一群占领花果山的妖魔大战获胜,举杯庆祝。悟空来到东海龙宫,向龙王讨得一根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薄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魔域传奇挑战第三章 《私募江湖》第三章之君安证券传奇

就在第一起券商整合事件尘埃落定后不久,谁也没想到正如日中天的君安也卷入风暴中心。在君安MBO(管理者收购)东窗事发之前,谁都愿意相信,君安证券将成为国内第一个美林或高盛这样的金融帝国。但是,事情却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君安证券的总裁

《贸易战争》第三章之甲午战争结局:强权遭遇强盗羞辱

尽管日本在中国之后开始搞维新运动,但从一开始就不再把曾经的宗主国中国放在眼里,并且以夺取中国的利益为目的。明治维新开始后三年,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下诏中国的藩属国琉球为日本藩属,1873年又列琉球为府县。1875年强令琉球改用日本

声明:《朝贡体系 《贸易战争》第三章之郑和出洋传奇和朝贡贸易辉煌》为网友愿都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