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乡车云山村村民,在车云山村主任兼车云山村茶场场长周家军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以茶兴村、以茶富农”的发展之路。
打造“茶乡第一村”
“浉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车云山村茶农在政府的带领下,致力于打造“茶乡第一村”。2006年5月12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专门致意车云山村茶农,“把茶叶子变成钱票子,把茶山、林山变成增加收入的金山、银山。”2006年5月15日,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怀廉(时任信阳市委书记)到车云山村调研时提出,“车云山要做大做强茶经济,打造茶都新村”。
截至目前,董家河乡茶园面积达到8万亩,年产干茶120万公斤,产值逾亿元。其中,车云山村全村现有茶园面积3600亩,年产干茶7.5万公斤。据初步统计,该村现有的150余户茶农,年人均纯收入6800元,今年上半年茶叶生产销售人均增收200元左右。今年,高档茶价格较往年同期上扬20%,未来茶叶价格将持续攀升。
随着党的一系列富民、惠民政策的实施,车云山村茶农着眼于茶叶的经营和销售,提升传统的手工精制技术,进行机械化粗制加工,实现了茶叶全方面和多层次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推广,车云山村茶园由零星种植到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由手工炒制到机械化采摘炒制;由单一外出经营到多渠道网络营销;由茶叶生产到茶饮料加工;由茶叶的经营销售到茶文化的弘扬,为车云山村茶不断发展壮大和打造“茶乡第一村”目标书写了新的篇章。
车云山茶功能多
车云山村茶以其“芽壮、叶厚、香高、味浓、耐冲泡”而见长。在全国十大名茶中,车云山村茶独树一帜,被誉为“毛尖极品”,深受历代政界要人、文人墨客青睐,素有“贵族之茶”、“富贵之茶”的说法。所谓“山高云雾漫,车云有好茶”等古代佳句就是车云山村茶独具内质的真实写照。
车云山村茶以农历清明、谷雨之前采出的最为上乘,俗称“明前茶”、“雨前茶”。茶叶从种植、摘取到选料、烘焙,都由茶农精挑细选,精心制作。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品质孕育周期长等特点,车云山茶每年相对其他类信阳毛尖茶产出略晚。
车云山村茶具有抗癌、降低血压、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预防消化器官疾病发生等多种作用;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坏血病和抵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能。
车云山毛尖茶荣获国内外大奖上百个,其中,1915年车云山毛尖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1990年车云山毛尖茶代表信阳毛尖茶参加全国绿茶评比,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金奖,1991年在首届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成为河南省茶叶的瑰宝,1999年在昆明世博会上荣获金奖。1956年春,伟大领袖毛主席品尝了车云山村茶,并委托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回了信。
建设特色支柱产业
茶叶不仅是车云山村的“传家宝”,更是车云山村的特色支柱产业。该村在“发展茶经济,开展茶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以茶叶发展为出发点,以茶农致富为落脚点,迅速走出了一条“以茶兴村、以茶富农”的发展之路。
车云山村村主任周家军引导群众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与发挥其他方面的优势相结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新农村建设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并在改善环境卫生、大力倡导和宣传茶文化、茶历史上下工夫,从而加快了“二次创业、科技兴茶”的步伐。
近年来,车云山村按照“以茶促游、以游带茶、茶游结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先后推出了30余家“车云茶苑”农家乐。目前,该村有30余家农家乐餐馆。车云山村还将改造包括50余棵唐代千年古茶树在内的老茶园,建立以“千佛塔”为基地的300亩无污染生态茶园;着力打造车云山茶名优品牌工程,重点开发鹦鹉石、双龙寨、望夫石、擎天柱、瀑布岩等“车云十景”旅游精品工程。此外,车云山村大力招商引资,促使车云山村茶走出大山、走出信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