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雪球巴菲特在线阅读 《像巴菲特一样滚雪球》上篇 第四章之第一节 巴菲特思想的根源1



有一个笑话,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死后进入了天堂,上帝把他安排到一间四个人的房子里。爱因斯坦向第一个人问道:“你的智商是多少?”那人回答:“160。”爱因斯坦喜出望外地说:“太好了!我正担心在这里找不到人一起探讨相对论呢。”他又问第二个人,那人说自己的智商是120。爱因斯坦显然有些失望,他叹了一口气说:“也好,我们还是可以讨论一些数学的问题。”最后,他问第三个人,那人说他的智商还不到80。于是,爱因斯坦皱起了眉头,过了很久说道:“看来我们只能聊聊股市了。”

这个故事对股民的调侃不无刻薄,可是它却说出了一个听起来颇似悖论的道理:股市里不以学历智愚评判一个人的能力,更不以个人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角色来断定一个人的才气。

直到今天,巴菲特也从不认为自己在投资方面的非凡成就出自天赋,但他一再强调,那些伟大的投资家及其理论对自己产生过重要影响,他认为,如果不是站在了这些巨人的肩上,自己便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向凯恩斯学习

 滚雪球巴菲特在线阅读 《像巴菲特一样滚雪球》上篇 第四章之第一节 巴菲特思想的根源1
约翰8226;梅纳德8226;凯恩斯,英国人,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创新者,也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经济学家。凯恩斯是一位众所周知的宏观经济学家,他对经济理论及资本市场有着卓越的贡献,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影响极为深远。不过,可能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投资家,他在投资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

凯恩斯曾说:“投资专家的智慧不在于能科学地预测投资本身的未来收益,而在于能先发制人,智夺公众,把坏东西推给别人。在股票市场上,最精明的人只预测大众的心理和他们将要采取的没有道理的行动,而不是预测事件的真正趋向。不管大众是否有道理,只要能比他们领先一步就是赢家。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投资都是太胆小、太贪婪、太急躁和心神不定,因而不可能做出理智的中期预测,但对眼前的表面现象却无比信赖,因此极容易被引诱,从而上当受骗。

|www.aihuau.com|53

对未来收益的预测是公众心理的产物,也是公众信心的标志,不过也仅仅是一种希望或愿望。预测要根据事实,而事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太清楚,可是关系重大的事实;另一类是较清楚,但关系不大的事实。公众一般都依据第二类事实预测将来。人们天性喜欢碰运气,不喜欢冷静地盘算,所以投资也是一种碰运气的游戏。

我们知道,投资市场有一条成规:“天不变,道亦不变。”也就是说,现存状态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这条成规给投资者提供了基本的安全感。

与凯恩斯一样,巴菲特也认为市场是无法预测的。因为投资作为一项被人们广泛参与的活动,其非理性的一面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像,但正如我们所见到的那样,许多在远离市场时还是非常聪明的人,一旦开始玩起金钱的游戏,就变得愚蠢而不可理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投资市场上,总是多数人被少数人牵着鼻子走的原因。许多投资者被那些真假难辨的投资信息搞得晕头转向,这也印证了一句著名的谚语:“如果你不能说服他,就先将他搞胡涂。”

任何一个证券市场上,都活跃着无数狡猾的投机客和冒险家。这些人非常善于利用人们的情绪,他们能够利用种种手段来合法地达到自己获利的目的。凯恩斯对投资预测的见解是极为深刻的,比如,作为独立的投资者,首先要学会思考,识别哪些信息是别人硬塞给你的“坏东西”,千万不要轻信所谓“投资专家”发出的信号。而作为一个远离市场的投资家,巴菲特曾多次表达过自己对那些引诱投资者进行投机冒险的人的不满情绪。他告诫人们要警惕华尔街。他说:“许多领域的专家,譬如牙医,能给这个领域的门外汉带来许多帮助。但总的来说,人们从专职的资金运营者那里却得不到什么好处。华尔街喜欢将这种不断激增的、疯狂的金融游戏描述为一种复杂的、有益于社会的活动,这实际上是简化了复杂而又精细协调的社会经济。但事实却绝非如此,短期交易行为像看不见的脚一样,频繁地踢着社会的小腿。”

正是基于对投资获利的这种看法,凯恩斯将投资管理看成是一项“低层次的工作”。这显然引起了许多专业人士的不快,但大家又不得不承认他的话还是颇有道理的。尽管如此,凯恩斯仍然利用他出色的投资技巧为他的大学挣了钱。

1919年,凯恩斯开始担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第二财务主管,在此之前,国王学院的投资仅限于那些有固定收益的债券,是凯恩斯说服托管者成立了一个由普通股、现金及商品期货组成的基金。从1927年开始到1946年凯恩斯去世为止,他一直是这家基金会的惟一负责人。数据表明,在凯恩斯管理该基金的18年里,基金取得了平均年回报率为132%的业绩。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英国的股市一片低迷,其间还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及破坏力极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些因素,则不得不承认,在那种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凯恩斯的投资业绩是极为出色的。

虽然凯恩斯的投资理论远没有他的宏观经济学理论那样影响深远,但也绝不能就此被忽略。在1934年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他解释了自己在投资方面的策略及原因;在时隔不久的4年后,他又在1938年的基金报告中,更为全面地总结了自己投资的基本准则。

1对准备投资的几家公司进行仔细选择,一定要考虑到它在几年后的实际价值和潜在的内在价值是否便宜,同时将它与其他投资方式进行对比,之后再做出选择。

2对选定的投资项目长期持有,不要因股价的稍微波动就放手,要坚持持股到见到投资成绩或是此项投资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才放手。

3建立一个平衡的投资地位。尽管个股的持股种类很多,但风险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只投资少数几支明星企业的股票,相对而言你只需承担较小的风险。

从凯恩斯的上述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巴菲特的影响。这两位大师都属于集中投资者,对所要选择的投资都极为慎重,而且一旦拥有就不会轻易放弃。凯恩斯主张投资者对所要投资的股票必须进行认真的筛选,而且要将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此外,他特别看重分析股票的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并从中找出最佳的投资对象。

凯恩斯认为:“我很清楚地知道,研究整体股价变动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取的,其中的原因很多。人们在投资的过程中,总是希望能够低价买进,然后以高价卖出,但往往会慢一步,结果成了高价买进、低价卖出。大多数投资者都是抱着低买高卖的投机心态来买卖股票,因而最终损失惨重、心事重重、心态极为脆弱。如果这种心态继续蔓延,则会使整个市场变得更加失去理性,引起剧烈的波动。”

股票市场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不过,与其他科学的迅猛发展相比,研究股票市场的理论虽然也不乏推陈出新,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太多的有效性,并不能完全解释瞬息万变的市场。所以,所有关于投资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都有着占星术的某些性质。正如凯恩斯所说的那样,在这个狂热的市场中,只有保持冷静的少数人才能够成为赢家。毋庸置疑的是,约翰8226;梅纳德8226;凯恩斯是赢家,沃伦8226;巴菲特也是。

格雷厄姆的影响

在巴菲特办公室的案头,多年来一直摆放着几个版本的本杰明8226;格雷厄姆与戴维8226;多德撰写的著作《证券分析》。巴菲特认为,自己的投资策略85%来自于格雷厄姆。

巴菲特出身于一个非常保守的家庭,父亲是一位股票经纪人,曾经担任过四届众议院议员。与众多股票经纪人不同,他一直非常正直、诚实,对金钱的兴趣也不大。据说,当国会议员的年薪从10 000美元涨到12 500美元时,他竟然将上涨部分的工资交给了国库。而且他对培养儿子的生财能力并不感兴趣,他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一名教师。如前文所述,巴菲特11岁时,在第一次购买股票的经历中赚到了5美元,初次显示了他在投资方面的才能。后来,他开始回收高尔夫球,还应聘做了《华盛顿邮报》的投递员。他靠做投递工作赚到了9000美元,并最终靠这些钱完成了大学学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0900.html

更多阅读

网络销售怎么找客户 《大客户销售六部曲》上篇

     《大客户销售六部曲》上篇  最近以来,发现现在的客户的市场运营策略都在做不断地调整,一些行业的厂家有原来的经商商独立运作,现在转变成了经销商运作小客户,厂家直接运营开发大客户;这个转变同时也映射了我们任何一个行业

声明:《滚雪球巴菲特在线阅读 《像巴菲特一样滚雪球》上篇 第四章之第一节 巴菲特思想的根源1》为网友哒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