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横山有关官煤勾结的内幕经媒体披露后,有关方面组织专门力量查处,及时进行了处理。但是如果只是对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核查,那也只是在治标。诚如当地的县委书记所说“中央台记者管的太多了”,那么这位县委书记对记者所提问题“一概不知道”,则明显管的太少。管多管少是标,参照系选择才是本。要想在管多管少方面取得共识,恐怕还需要在这位县委书记的思想深处解决好治本的问题。相对于在说事之前弄清楚记者要“替谁说话”,横山的这位县委书记有水平多了,可以避免一话两说的尴尬。在“你们中央台的记者管的也太多了”与“你问的事我一概不知道”之间,似乎完全可以自圆其说。毛泽东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天,乾隆皇帝和一个大臣来到一个庙里,迎面是个大肚子弥勒佛。乾隆便问大臣,弥勒佛为什么对着我笑啊?那大臣说,这是“佛见佛笑”。乾隆听了很高兴,当他往佛的侧面走几步之后,又回头一看,见弥勒佛正对着那大臣笑呢,于是便又问那大臣:“弥勒佛为什么也对你笑呢?”那大臣赶紧回答说,“他笑我今生不能成佛。”这种一话两说的背后,也有能够自圆其说之处,那就是因为一种“媚上”的参照系。一话两说是随机应变的表现,而“媚上”参照系的封建意识是少不了的。在横山县委书记的答记者问中,“你问的事我一概不知道”显然不可信,而“你们中央台的记者管的也太多了”隐含着的参照系则是一种封建意识:“我的地盘我做主”,你们中央台的记者没来由管的太多。同样的,“你问的事我一概不知道”,其潜规则是我们这里天高皇帝远,我不说你又能把我怎么样。由此可见,管多管少是标,参照系选择才是本,两者的分歧出于是否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它才是我们应当选择的参照系的标准。参照系确定了,谁管多谁管少就不难做出令人信服的判断。但是,按照横山这位县委书记的逻辑,记者是应该“媚上”的,无论记者“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都应该唯一方父母官之命才对,否则就成了外人,需要用“外交辞令”搪塞。应当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地区、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特殊利益的实现和大一统的利益格局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像横山这样的地方能够保持一方的发展和稳定已属不易。但是,当特殊利益在特权控制下实现时,那就是腐败,和市场经济承认的正当的特殊利益是两回事。况且,一个地方的发展和稳定是那里人民群众的发展和稳定,而不是在特权控制下的腐败滋生。在相关煤矿导致200多亩耕地出现不同程度地裂地陷,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困难,已经被省政府明令关闭的情况下,数月后还在照常生产,就是因为有官员和公务人员私下参股,煤矿有恃无恐,属腐败的表现。对官煤勾结的一概不知无异于容忍两者的“佛见佛笑”;以稳定为由,对群众为维护自己利益的上访极力阻止,使之“今生不能成佛”,同样是对既得利益者的“媚上”,既不是在准备替党说话,更没有替老百姓说话的打算。
![幻想版 历史参照系 管多管少是标,参照系选择才是本](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243115660573.jpeg)
由此看来,面对媒体的质疑,有三个层次的对策,第一是怎样接待记者,涉及到说话的艺术;第二是怎样处理媒体质疑的具体问题,涉及到对细节的核实或者解释;第三就是对参照系的鉴别,涉及到政府与媒体是认同还是博弈的取向。历史发展到今天,要求媒体像乾隆皇帝的大臣那样“媚上”是不可能的,如果媒体真正能够坚持以人为本,那正是我们应当欢迎的。此前,地方政府官员在应对媒体的质疑时总是捉襟见肘,陷于被动,以至于感到官越来越不好当,就是因为背后的参照系合不上卯。在上述第一和第二个层次上“躲猫猫”,难免会按倒葫芦浮起瓢,被人家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疲于自圆其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在第三个层次上反思,彻底放弃有着各种包装的封建意识,在接待媒体时从讲究概念艺术、进行立场判别,深入到参照系的选择上来,真正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以人为本。当然,选择以人为本的参照系不是为了应对媒体,而是为了将有碍于人民利益的矛盾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等到把事情闹大,引起媒体关注之后才被动“灭火”。其实,媒体与政府机关在以人为本的基点上,只有分工的不同,媒体管的越多,对政府的工作越有帮助。如果我们的参照系是以人为本,在实践中真正以人民利益为重,面对媒体的质疑,我们就不会有“管的也太多了”之讥。面对记者的突然到访,县委书记显得有些急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记者不是钦差,地方官员身正也不必怕影子歪,大家都能选择以人为本的参照系,也就没有了管多管少的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