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接力科技金融集团 金融危机下的创业商拷问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当全球经济放缓、消费者捂紧了钱袋时,中国的大多数创业者们也面临着他们从未经历过的更加不确定的商业环境。我们所要面对的究竟只是几个季度的不景气?还是严重的全球性衰退?倒闭、裁员的消息不断传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的恐慌心理。“最坏的情况还没有开始。”六六八八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下称“6688”)董事长兼CEO王峻涛对《创业邦》说,作为曾经的中国电子商务第一网站8848的联合创始人,他经历了热潮迅速退去的喧嚣和落寞。

  而彼时在硅谷创业失败的刘再德表示:“失败很让人沮丧,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人跌倒了再爬起来,可以让你更强大,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失败的教训越惨痛,越能让你真正刻骨铭心的记着。”如今,他已回到国内创立了快网科技,此前的丰富经历使得他有良好的心态面对眼下的这次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带来的心理危机

  “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不同,这次的危机影响范围更大、更广。”北京正望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分析师吕伯望对《创业邦》说。他长期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研究,也见证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2000年4月,吕伯望从澳洲回到中国考察,当时恰逢纳斯达克指数第一次大跌,他相信这只是一次调整,会冲刷掉一些商业模式有问题的公司,并计划在中国注册一家为互联网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并找了几名在校研究生做临时兼职。很快,他看到了崩盘的迹象,最终放弃了创业的计划,让几个兼职人员各自回家。这种由乐观到犹豫再转为恐慌的心理转变是吕伯望的真实感受,而到了2001年4月,纳斯达克指数已从5000点之上的高位跌至1600点左右,全球互联网市场随即陷入低潮。

  尽管人类社会的技术水平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经济波动面前的表现并没有多少进步——永远在经济步入下降轨道之前盲目乐观,一旦面临经济衰退又感到如“世界末日来临”般恐慌。2000年前后的众多互联网创业者和投资者如此,今天市场中的参与者们也一样。

  当时就因为这种心理作用,甚至影响了中国互联网几大门户网站的战略布局。“免费不是商业模式”这句话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一度流行,一说到免费,大家就觉得是不理智的行为。因为想要降低成本,所以想出来的主意都着眼于短线赚钱,而忽略掉了长远的战略利益。比如即时通讯工具、搜索等这些重要的战略服务,因为无法从用户那里收费,都不敢去投入、开发。吕伯望认为,免费不是一种商业模式,却是特别有用的营销模式,可以很好的粘住用户并进行有效沟通。“雅虎被Google超越,不能怪雅虎,要怪就怪Google做得太好了,新浪、搜狐被百度超越,实际上不能怪百度做得好,只能怪门户网站缺乏战略眼光。”他这样评论。

  联想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二海也描述了今天人们正在经历的同样心理历程:一开始是“没什么事”,过了一阵后发觉“这好像是有点问题”,明显的悲观情绪就来了,就会采取很多过激行为,不管是股市还是风险投资。他认为,“2009年充满了不确定性,人的心理会在怀疑和希望之间摇摆,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会出现反复和波动。”

  2001年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感叹,“我们无法熨平经济周期,因为我们无法改变人们的心理法则。”实际上,伴随着经济危机而来的是一场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今天也是如此。

  刘二海表示:“生产制造型的、有库存的、有产能的企业,都会遇到非常大的压力。”不过他仍保持乐观,相信政府的强力经济刺激政策会有效果,“人们的信心最终肯定能恢复回来,只不过需要一个过程。”

  最基本的商业拷问

 创业接力科技金融集团 金融危机下的创业商拷问

  即便现在看不清未来,但如果有坚持5年不盈利的信念和资金实力,仍然会不成功吗?王峻涛参与创立的8848“消失”了,他在回顾当年的得失时,对目前正在经历不确定商业环境的创业者们提出了这样的拷问:你是做什么的?你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刚性需求?你自己有没有本事做这件事,对这件事到底熟悉不熟悉?“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能很清楚的回答,那就坚持下去;如果有任何一个问题心里觉得有疑问,赶紧打住。”

  吕伯望同样认为在经济波动的情况下想清楚做什么事非常重要。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就有不少公司脱离商业常识和规律做事,比如亿国网,其经营方式当时被业界评论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当时亿国网在北京做电子商务,任何商品,都承诺1个小时内送达,许多学生、单身汉或者几个朋友聚会,喝瓶啤酒、可乐都向他们尝试订货,售价还必须保证比网下要便宜一点,这种经营方式意味着订单越多亏损越多。尽管亿国当时靠这种模式获得了很多注意力,但很快便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商业基础。

  当时在硅谷创业的刘再德这样说,“当时很多创业公司的技术都很超前,有没有真正以商业作为基础,说不清楚。”他2000年初在硅谷创立了一家叫FirstIP的公司,提供共享式数据备份服务,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很时髦的概念和应用。但产品出来时,他还不知道客户在哪里,后来公司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倒闭。

  能够根据形势随时调整发展策略,让创意落地,则会大大增加成功的机会。1999年初,雷军在金山内部种了一块试验田,建立了专门的事业部做软件下载站,取名卓越网。很快就做到了第一名,问题也接踵而至,因为做下载需要很多服务器和带宽,当时都非常贵,软件下载业务每天消耗着大量现金,用户又不愿意付钱,没有任何收入,这个业务如何支撑下去呢?雷军当时非常痛苦。一直到1999年10月,雷军痛下决心,放弃软件下载业务,转型做电子商务,从事图书音像的网上零售。之后,先后由金山和联想注资的卓越网挺过了那段艰难时光,成为国内B2C电子商务的领先者,并于2004年出售给亚马逊。

  这种对于基本商业原则的拷问会吓走不少凑热闹的创业者,曾在1999年与周云帆等一道创立了Chinaren的杨宁认为,“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创业不会像繁荣时期那么容易,但现在创业的成功率会更高,只要往前走,因为竞争对手会很少。”冬天里,创业者更会安心做事,并勇于创新。

  催生新机会

  一场危机往往会催生企业以前通常不会考虑的可选方案。在刘二海看来,危机下潜藏很多机会。比如,在行情好的时候,没人会想到新浪收购分众这种可能,但在危机发生后的不到半年时间里,这件事就发生了。

  “从历史上看,每次的产业低谷都是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整个游戏规则也要变化。比如说过去是外向型为主导,现在要转移到拉动内需,这对阿里巴巴可能就会有不利影响。”王峻涛说。雷军则表示,“在一些重大产业变革的时候,认真思考,的确可以帮助自己把握机会。”

  中国互联网的从业者已经有所行动了,在2008年B2C网站兴起的特别多,也吸引了不少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曾在中关村(000931,股吧)做生意的刘强东在2003年“非典”时被迫转向电子商务,如今他创立的京东商城已成为B2C的领先企业。他表示,“经济危机给很多行业都造成了痛苦,像中关村整个销售额至少下降了30%以上,这一定会导致很多传统IT零售商、批发商、代理商转向电子商务。”他还预测,2009年网上做3C类电子商务的网站就会超过上千家。

  吕伯望非常认同这一趋势,认为互联网可能会是这次经济危机中的“避风港”,“国民经济当中有几个重要的产业有可能会出现负增长,但危机也可能加速传统经济向互联网经济迁移的过程,比如广告投放,危机下大家都把预算卡得比较紧,互联网广告可以做到精准投放、效果可衡量,就会获得广告主的青睐。那些没有出路的传统企业,可能也会转向网上试试机会。”

  王峻涛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客户——一家只有几十号人做家纺生意的小企业,过去每一年该公司外贸出口额1,000万元左右,因为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订单大幅减少,现在就想转移到互联网上做内销。“影响才刚刚开始,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来说是大革命、大变动的时机,我觉得到2009年底能看得出结果。”王峻涛预计,接下来,肯定有很多现在看来很大的公司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慢慢沉寂下去,也会有一些业务模式不明的互联网公司会逐步消失。

  资本的学习能力

  “一部风险投资在华史就是一部中国互联网史”,从人们的早期记忆来看,风险投资像“疯钱”、“傻钱”。外国风险投资商甚至会主动要求,诸如投入的资金必须在一段时间内花完等传统投资商很难想象的投资原则。

  而危机发生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却急转直下。高盛2000年前后曾在中国相继投资了阿里巴巴、搜房、ChinaRen、硅谷动力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并且由此成为当时中国VC市场上跟软银并列的最为活跃的两大力量。但是,互联网泡沫破灭后,高盛不但解散了负责中国投资业务的团队,而且以极低的价格甚至于接近零价格的方式快速处理了在各个投资组合公司中的股份:阿里巴巴的股份卖给了VentureTDF等;搜房的股份卖给了IDGVC,ChinaRen的股份则出售给了搜狐。

  中国最早的创投机构之一IDGVC则表现出了冷静的一面,在搜房网最艰难的时刻提供了两笔过桥贷款,创始人莫天全至今仍感激不已。IDGVC创始合伙人熊晓鸽也表示,IDGVC经历了很多,从一些失败的案例中学到了教训。

  而在今天,一些被教育过的风险投资机构也变得更成熟,早早做好了准备,他们对被投企业说,“降低成本,留着现金过冬。”他们要求企业尽量做免费的推广,甚至帮着企业寻找相关资源。经历过VC产业波峰波谷的今日资本集团总裁徐新,具备了判断经济周期的经验,在她对钻石小鸟这一项目做出第二次投资之前,就已经很慎重地选择新项目,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保护”现有的投资组合上。

  这是不少投资机构的普遍做法,而不再像2000年那样急于抽离资金、停止输血。2009年年初刚完成第三期募资的金沙江创投,新近投资了上海的网络游戏公司爱柠檬。合伙人伍伸俊表示,本来第一期、第二期基金还剩下部分资金,原计划继续投资的,但是遇到经济危机,考虑到所投资的项目可能在这个时期很难持续融资,因此他们将这部分资金储备好,为已投项目过冬之用。

  1933年3月在一片萧条之中就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讲到:“我们惟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这种恐惧会使我们向后退转为那种无可名状的、没有缘由的、毫无根据的害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兼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研究中心主任张连城就认为,2010~2013年必定是中国企业扩张的好时机,现在企业的任务是积蓄力量。恐惧?就放在一边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1943.html

更多阅读

孤岛危机1无限能量 金融危机下的品牌能量与市场机会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抓住了趋势,然后实施定位准确的品牌传播,才能产生品牌势能和聚焦效应       ●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更要学会过冬,不能依靠削减品牌投资来过冬       在金融危机来的

冯仑: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野蛮生长”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中国的房地产界有几门“大炮”,任志强是,潘石屹是,冯仑也是。  身为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的冯仑还有一个称号——“地产界的思想家”。这位“思想家”很直率,说话很直白。在很多场合,无论是什么话题,冯仑总是能用一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下的网店掌柜们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当人们纷纷捂紧钱袋子时,商家明显感到“寒意逼人”。但是,精打细算的“低成本生活”却让网店业如火如荼。大大小小的网店“掌柜”们在“寒冬”中“嗅”到了商机……   金融危机下 网购从

天津车掌柜金融众筹 金融危机下的网店“掌柜”们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当人们纷纷捂紧钱袋子时,商家明显感到“寒意逼人”。但是,精打细算的“低成本生活”却让网店业如火如荼。大大小小的网店“掌柜”们在“寒冬”中“嗅”到了商机……   金融危机下 网购从

日本金融危机中赚大钱 金融危机下的日本零售业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特约记者从东京发来消息:金融危机下,日本零售业巨头们纷纷打起了减价牌。Nitori、西友、Aeon集团、Senven-Eleven Japan,甚至规模较小的零售商和百货店,或减价、或改变经营策略,都在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着变革。200

声明:《创业接力科技金融集团 金融危机下的创业商拷问》为网友策划的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