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记者 司徒微微
当下,对温州人有两种解读:一种认为温州人善于抓住各种机会,敢拼敢闯,是我们值得学习的“龙”;另一种观点认为,温州人投机性强,喜出风头,导致各地房价不断上涨,温州人的言行不值得人们学习。截然相反的观点碰撞,引发了众人更深入更广泛的思考。
虫派
应反思原有投资方式
汪建根 浙江桐昆集团总裁
温州人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对国家政策导向的研究值得人们佩服,他们的大胆和热情需要得到鼓励,但是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温州商人应该反思一下原有的投资方式。
海外许多国家靠丰富的资源和发达的虚拟经济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这些地方可能投资回报快,利润大,但同样存在更多的不安全性的因素,一旦政策发生变动,资本就会受困。温州商人就是凭着市场的敏感度活动在这些风险较大但资本壮大快速的领域。但现在经济形势变动较大,市场很不稳定,温州商人的这种做法势必遭遇更大的风险和损失。比起企业争取利润,稳健发展现在应该是第一位。为了避免政策变aihuau.com化和地方措施的影响,企业应该选择安全的投资领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适宜冒险。
温州资本应摒弃投机性
宗佩民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认为,温州商人携巨额资本进行的投机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新环境。长此以往,这种投机行为会让他们输得很惨的,会把温州人输得爬不起来。温州资本的全球性投机是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表现,现在是改变的时候了。
不喜建团队是温州人的“软肋”
何振明 商会网总编
布一个局和赚一票的生意模式有很大差异。很多温州人取后者。很多温州老板都感慨,公司十多年的积累还不如一个煤矿。可见,赚一票就是投资的本质,来得快。而布了局、建个团队就让企业具备了更多的社会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因此,很多温州人不屑于搞一个庞大的团队。
像和黄、通用电气这样的注重投资的公司其实特别注重团队。当一夜暴富梦想大多破灭,在新一轮的财富竞赛时代,喜欢单枪匹马做事的企业家是否该提醒自己,向团队建设高手看齐?否则温州资本会由龙变虫。
龙派
打压不会让“龙”变“虫”
陈宇峰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在投资方面,温州人具备的是一种创新精神。他们生存在法律和政策的边缘,在缝隙中壮大资本,必须承认他们的眼光是独特的,这同样是一种创新。在金融危机的侵袭下,民企实体经济易受到冲击。实业一旦关闭,他们就转变方式,把资金投到短期内可以赢利的地方。这并不能表示温州人走错了路,这恰恰也反映了投资渠道的有限。
温州人这种创新的做法的弱点就是,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利益就会受到较大的损害,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大。重要的是政府如何合理地疏导这些资金。
我想,温州商人不会变成虫的,他们的商业基因里有与生俱来的龙的冒险精神。他们需要的是改变投资策略,不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更注重保护资本,通过制度的建设,更好地运用资本,而不是被资本绑架。
冒险是一种竞争力
黄发静 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温州的企业很少有单个的企业干得好的,他们具备的是一个团队的力量,敢拼敢闯。这是温州人的精神,也是今后不可丢弃的宝贵财富。如果没有了这种精神,温州商人就可能失去竞争的力量。
的确,今年国内外的经济环境都很复杂,给温州资本造成了不少的损失。但吃一堑长一智,在大胆的基础上要多一份稳健。我认为,像山西和迪拜的情况还是属于区域性的问题,不能单纯地认为这是温州商人在投资模式上存在的根本问题,这种团队精神仍需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