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晴笑了,笑着说“我也是”。两个女人说笑之间,车就到老东门了。俩人下车,石晓晴有些不好意思立刻说拜拜,而是问:你打算买点什么?“不买什么,”对方说,“瞎逛。你呢?”“我也是。”石晓晴说。“那我们一起逛吧。”对方说。“好。”石晓晴说。|www.aihuau.com|7于是,她们就一起逛。

后来,在整个逛街的过程中,对方表现得很热情,很客气,但也很自然。晚上吃饭的时候,两个人吃自助火锅。便宜,一个人才三十块。本来石晓晴是想好了替对方买单的,没想到对方已经提前把账结了。毕竟只有三十块钱,如果石晓晴硬给人家,反而显得小气了。没办法,只好主动给对方留电话,说下次再请对方。对方笑着回赠名片,说:“行,下次你请。”石晓晴接过名片,才知道对方叫“王莹”,是推销保险的,还是什么金牌人物,顿时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心想,难怪呢。石晓晴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因为她多次遭遇拉保险的亲近,由于商业目的太明显,所以石晓晴很反感,可毕竟是熟人介绍认识的,又不能太没有礼貌,还必须应付,很不舒服的。最后,她终于想出绝招:凡是碰上推销保险的,她一律把自己说成也是做保险的。如果对方说自己是平保的,她就说自己是人保的。既然都是做保险,同行,我总不能买你推销的保险了吧?这样,既不得罪对方或驳朋友的面子,又彻底地摆脱了对方的亲近。石晓晴还很为自己的“绝招”得意,还专门在电话里向姐姐石晓雨传授经验。可没想到,今天还是中招了。这下好了,电话号码已经给对方了,并且还欠对方一个人情,怎么办?有那么一段时间,王莹快成了石晓晴的心病。天天担心王莹会打来电话。天天想着如果这时候王莹打来电话,自己该怎么应付。搞到最后,只要手机一响她就紧张,以为是王莹。然而,将近一个月过去了,王莹并没有给石晓晴打电话,这反而令石晓晴有些不安了,仿佛上学的时候遇到考试,本来说好了星期五要考试,石晓晴天天害怕星期五的到来,可是,真到了星期五那一天,突然宣布今天不考了,要拖到下个星期一,搞得石晓晴反而失落并且过不好周末一样。又到了一个周末,石晓晴终于忍不住了,主动给王莹打电话,约她逛街,请她吃饭,把所欠的人情偿还给她。号码拨通,石晓晴的心脏随着铃声一起忐忑。手机响了一阵对方才接,而且声音遥远。一问,王莹果然在外地,准确地说是在云南旅游。“对不起,”王莹说,“不能和你一起逛街了。过两天就回来。回来就给你打电话。”完了。石晓晴想。这下好了,对方更有理由和她近乎了。两天之后,王莹从云南回来,果然主动打电话过来,说她回来了,有一个party,想请石晓晴参加。石晓晴没有理由拒绝,只能接受邀请。结果,旧人情没有还上,又添了新人情。类似的情景又经历了两次,包括王莹搞到两张保利剧院的首演式入场券和从老家带回来的火烧猪脚等等。搞到最后,石晓晴觉得不买一点保险就对不起王莹了。直到这个时候,她才不得不承认,王莹不愧是金牌保险顾问。同样一件事情,有些人做起来非常令人讨厌,使你唯恐躲闪不及,而让另外一些人做起来就相当得体,润物无声,于不知不觉中达到效果。比如推销保险,过去石晓晴接触到的那些人都目的性太强,让石晓晴害怕,而王莹不是这样,她和石晓晴的交往好像非常单纯,单纯到从来没有任何一次向石晓晴推销保险,却总是不动声色地为石晓晴做着一切,不断积累着与石晓晴的情谊,让石晓晴欠她的人情越来越重,终于,使石晓晴自己觉得心里不安,主动向王莹咨询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