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繁华的都市群落中,广告已经变得不稀奇了。从早上起床的那一刻开始,到出门打车,走进办公室,打开电脑,一直到下班回家,无时无刻,我们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广告。然而又有多少广告能够让我们过目不忘,甚至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传统的广告在一代代洗礼中,已经每况愈下。数字时代的到来更是引发了多种形式的竞争模式。以至于从前稳坐老大地位的电视广告,也因新媒体的冲击,以及户外媒体的大幅崛起,受挫严重。 然而,当我们被《中国好声音》此起彼伏的巨额招标新闻充斥眼球时,不得不感叹,电视这一传统媒体也在坚持不懈地寻找着拓展之路。据尼尔森网联调查数据,2012年《中国好声音》巅峰之夜5个小时的节目中,广告插播12轮,时长占比17%,涵盖12个行业的59个广告主。然而,观众真正记住的,恐怕只有华少口中那一连串加多宝绕口令了。所以无论节目做得再好,观众再多,真正能够引发受众感兴趣的却不多。 什么样的广告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在这里,笔者作为一个关注广告热爱广告的人,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引发人们思考的广告 很多公益广告都会让人印象深刻,原因就在于,公益广告的情节往往能够给人启发,引发人们的思考以及反省。这种别致的诉说,反而成为人们喜欢的形式。甚至很多人会因某些公益广告的创意,而赞口不绝,在这种形式下恰到好处地添加商业的信息,想必也不会太过生硬。 二、让人产生共鸣的广告 腾讯微信有一则电视广告:男女主角结婚多年,早已将爱情埋进柴米油盐的尘世生活,然而突然有一天,男主角通过微信邀约女主角到旧时约会的地方,一时间女主角泪如雨下,想必当时看到这则广告的很多妻子和母亲、丈夫和爸爸都会有所感触。然而通过这样的一个简短故事,腾讯把它要表达给大众的,关于微信在现代生活沟通中发挥的作用,全部说清楚了。这就是广告的艺术。 三、艺术的凝聚力 说到艺术,广告无外乎是其中表现形式之典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上网去观看国外的创意广告案例。意识到这一点,国内的广告业开始往这个方向发展了,尤其以户外广告为最。在前段时间颁发的中国创意传播国际大奖中,很多广告公司、创意公司都获得了奖项。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雅仕维传媒的两个创意发布。一则是在深圳地铁的墙壁上排布了一整面磁石贴的墙,过往的人群可以随意摘取广告墙上的磁石贴作为小礼物,并通过这一简单且充满乐趣的行为,引发对广告的观看兴趣。另一则是在香港的某个停车大楼,将楼身打造成四面3D立体巨幅绘画。通过3D的眼球、3D的城堡,让过往的行人被这一震撼人心的场景所捕获视线并吸引。原来是迪斯尼乐园的新一季宣传,本想要表达的魔幻气息无需一字一句就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广告的艺术与魅力。
![怎样才会的过敏性紫癜 怎样的广告才会让人主动去看?](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38236231732.jpeg)
说到这里,想必无论是广告的创造者,还是广告的观看者,都能对广告有了更深的思考。我们不断追求物质与精神文明并驾发展的同时,广告业也在无形中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数字时代的飞速发展,更是令全人类都感到惊讶了。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人们不断追求创新的同时,也会有更多更精彩的广告走进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