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活出生命的喜悦与自在:我靠挫折来栽培》
我有一位要好的艺人朋友,婚后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她的先生也算是半个圈内人,因为工作的关系常会和许多漂亮的女艺人、模特儿接触,我这个朋友对她的先生倒是抱着"放牛吃草"的态度,她跟他的先生说:"偶尔出去玩玩可以,但要记得做防护啊!"

这就是她的信念;知道老公是个爱家顾家的人,偶尔偷吃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因为除此之外他对家庭很照顾,没有什么可挑剔的,知道他出去玩玩还是会回到自己身边,所以心神就会比较定,不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泥沼。 女人应该要认清一件事,不是外遇的本身让你痛苦,而是你的信念。 有个将近60岁的读者,他的父亲已届80高龄,他说他非常恨自己的父亲,所以虽然知道父亲年事已高,还是不愿意回家看他。 我问他为何对父亲的恨意这么深? "我年幼的时候他会打我,用皮带鞭打让我痛得不得了,而且他很不公平,他以前就比较疼我弟弟!"他愤愤地说。 我告诉他,其实让他痛苦的是自己的信念,而不是父亲打他这件事。我当着其他来听讲的人面前问他:"你觉得爸爸不应该打你吗?""对!"他用力点头。"你确定爸爸真的不能打你吗?"我再问。"对!"他还是很笃定。 然后我转身问旁边的人:"请问你们看过爸爸打孩子,而且打得不轻的吗?"没想到很多人都举手。 所以我告诉他,为什么要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困扰自己呢?把自己卡在原地动弹不得?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父亲打你,说不定是因为他的父亲也是这样打他?如果你把视野放宽,你应该同情他,因为在他们那一辈都是模仿上一代的剧本来教孩子,哪有学过什么亲子教育?如果你能看清这个循环,你反而应该同情你的父亲,甚至要谢谢他的管教。"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父母是我们的前生,前生的总成绩单决定了你要进这样的家庭,就好像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当然不能分发到好学校。从这个角度看,自己的成绩不好,当然就会和让自己备受考验的家庭结缘。 要怪就要怪自己成绩太差,千万不能怪父母。把错误的价值观抛开,让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最有智慧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