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在生活中落实佛法(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292575953211.jpeg)
系列专题:《净慧法师为你讲经说法:做人的佛法》
6 丁二 四事福 "居士子!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福。云何为四?不行欲,不行恚,不行怖,不行痴。"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断欲无恚怖,无痴行法行, 彼名称普闻,如月渐盛满。" 这四件得多福的事,就是由上面四件得多罪的事反其道而行之。转变过来就是多福。一个是顺生死,一个是顺解脱。你顺着欲、恚、怖及痴去行,就是顺生死,就是恶因恶果,此生后世就会得到恶报应,就不会生善处,更不会生天上;反过来,你不行欲、不行怖、不行痴、不行恚,就是顺解脱,就能得到多福,有好名声,有德望。佛教并不否认名与利。你有好的德行,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这样的人一定"名称普闻"。如四大菩萨、历代的高僧大德,因为他们有德行,所以他们名称普闻。从世间法来讲,那些有德行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也受到社会广泛的赞誉。大家都会背毛主席的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是历史上受到赞誉的人,他们对国家、对人民有功,对于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作出过重大贡献,所以他们也是名称普闻。还有那些知识分子,像唐宋八大家,都受到人们的称赞。现在,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向秀丽,都是为人民、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 我们不求名,但要做好事,人家要称赞我们是另外一回事。不为名去做,但做了就一定有名,这是辩证法的道理。 能够做这四种有福之事,就能够像初三到十五的月亮一天天地圆满,所以"名声普闻"。有人会说月亮由初一到十五一天天圆满,过了十五就不行了。"佛面犹如净满月",过了十六、十八、二十,佛面不就不圆了吗?比喻总是比喻,不能再往下追。真理往前走一步就成了错误了,世界上也就没有完美的比喻了,所以是取其当下而言。 7 丙一、丙二是把世间、出世间的善法、恶法的总根源是什么提示出来,叫总标。下面一共有十二件事,是在总纲下的具体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