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语见真谛点破人生:听听老子怎么说》
一日,老聃正在苦县县城的东门外讲学,一个眉清目秀、脸庞俊美的少年在他面前站定,这就是后来闻名于春秋诸国的大学问家蜎渊。 蜎渊天资高敏,聪慧过人,而且志向远大。曾教授过他的三个先生都因被他问的理屈词穷而主动请辞。自此,蜎渊便目中无人、傲视一切。他听说苦县曲仁里有位学问很高的老聃先生在讲学,便前来拜会。不料刚走到苦县,就跟据传说中的音容笑貌看到了老聃。 老聃很喜欢进取心强的少年,在问明蜎渊的来意后,便让他坐下听讲。老聃接着上文讲道:"人生之中蕴含着八字箴言,即‘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此乃我一家之言,不无武断之疑。" 老聃的话音刚落,蜎渊骄傲自满的情绪便嚣张起来,他想:"乐"就是"乐",如何会"悲";"否"就是"否",何来"泰"。想到这里,他不等老聃下句话出口,就起身走出了人群围成的讲坛。 蜎渊神色的变化老聃已尽收眼底,本想过后再与他详谈,不想他却如此性急。此时蜎渊贸然离去,老聃并没有阻止他,反而释然一笑,似乎已经料到这个目中无人的少年会去而复返。 蜎渊离开老聃,径直向一片树林走去。现在正值春暖花开,而他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并不亚于对人的喜爱。就在他陶醉于自然界的景物时,突然脚下一滑跌入了一口枯井。他不顾身上的疼痛奋力向外爬,结果徒劳无功。试过几次之后,蜎渊不再努力了,他这时想起了老聃的"乐极生悲",并认为目前自己的情况就是这句话的写照。于是决定出枯井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向老聃先生赔礼道歉,并且拜他为师。 蜎渊坐在枯井里等过路人相救,不经意间看到井壁上有一只蟾蜍,仔细一看才发现竟是一只玉蟾蜍。这下他高兴起来,心想老聃先生的"否极泰来"果然不错。

然而,他却想错了。这时从树林里面浩浩荡荡来了一群人,他们走到枯井前发现了蜎渊,便把他救了上来。蜎渊脚一踏地,袖口里的玉蟾蜍竟掉出来。众人看到此物,便指责蜎渊是盗贼。蜎渊极力反驳,不仅没人相信,他们还对他拳脚相加逼他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