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语见真谛点破人生:听听老子怎么说》
第二天,天气放晴,平静的厉乡沟上漂浮着一层水气。再次来到厉乡沟的老聃看着重新架上的小桥,会心的笑了。 老聃认为,人出生时,原本都是善良的,之所以会作恶是因为后天滋生了很多欲望。只要减少自己的私欲,就可以返璞归真,恢复本性。恶人作恶时,要用宽容,用善良去感化他们,使其走上正途。恶人变善时,更应该用宽容和善良去对待他们,使其无所顾虑的重新面对生活。 第三节 "真、善"是其本性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曲仁里来了两个卖牡丹根的。一个老实敦厚、朴实无华,一五一十交代牡丹的种植、花期,却无人问津;一个精明干练、温文尔雅,把牡丹花的雍容富贵说的天花乱坠,反而使众人纷纷解囊,赚了很多钱。 老聃虽然对这个人的言词多有疑虑,但看到大家都对他深信不疑,也就放下心来买了一棵。可是牡丹花根种下去后却迟迟不发芽,直到老聃失去信心要将其扔掉时,才看到一棵黄黄的小苗供出了土。 几个月过去了,牡丹并没有开花,甚至连一个花骨朵都没有。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老聃便去请教有"半山仙人"之称的赵老伯。 赵老伯居住在隐阳山多年,能辨认各种奇花异草。他看到老聃称之为"牡丹"的植物时,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老聃买的并不是牡丹花,而是在当时很少见的一种叫做"枳"的植物。 想起当初买牡丹根的情景,老聃心生懊悔。他认识到:美丽的言辞能混淆视听,迷惑心智,使人的判断力下降,但人们却都对此喜闻乐见、见惯不惊;喜爱美好事物是人们的天性,但同时也使人们无法辨别真假、善恶。因此,只有刻意控制自己的喜好,才不会因听信片面之词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害时出世 电影 第14节:第二章 圣贤出世(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302232041956.jpeg)
"看桃事件" 刘婆婆守寡多年,在唯一的女儿嫁到几十里之外后,她就靠十几棵桃树维持生计。 这天,刘婆婆惊慌失措的来到老聃家中,说她女儿生病了,急需照料;而桃子还有几天就要摘了,不能离人,希望老夫人能帮忙照看几天桃树。老夫人一口应承下来,但看桃的任务无疑落在了老聃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