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男”遍地开花的年代,大家都戏称自己为不值钱的“IT民工”。众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正在暗暗传递“行情一年不如一年”的消息,同时却仍在企盼能成为微软、Intel、IBM等跨国公司中的一员。在校园招聘将发未发的时刻,我们采访了两位“成功IT男”,以他们的职业经历,为后来的学弟学妹提供职业建议。两人的意见看似相左,实则异曲同工。
学精技术赚大钱 庄辰超“去哪儿”网站合伙创始人成功故事:作为合伙人之一,创办网站“鲨威体坛”,后以1500万美元售出,4年后,又与当年原班合伙人创立旅游搜索引擎网站靠技术赚第一桶金 庄辰超说,像北京这样能够大量提供精通技术的低成本员工的地方是少见的。接受过2年基本编程培训的大专生,起薪不过每月200美元。但是他依然坚信,靠技术能赚大钱。 1997年底,庄辰超还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的一位同学来找他,商量能不能合伙开发一种互联网搜索引擎。 其时,国内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极少有宽带上网,除了辛辛苦苦拨号外,一般采取专线形式上网,月收费几十万,“一般公司还用不起”。所以,那时的毕业生都以进入“有宽带的大公司”为莫大荣幸。 那时的庄辰超从未听说过Google,只是照着当时很热的美国早期四大搜索引擎,做了一套软件,试着卖给了一家门户网站,也卖给图书馆、档案室之类的专业用户。 几个在校大学生搞出来的公司,像模像样找IDG融到了资金,交易额也将近7位数。但是客户实在太少,最后,北京部分连人带公司卖给了Chinabyte。 “鲨威体坛”卖了1500万美元
当时,大家都忙着搏眼球,只要流量大就能卖个好价钱。于是他们就想做门户,但3大门户网站已然崛起,是不是做专业门户网站比较好些?比如,体育网站?讨论的结果是,3个完全不热爱体育的人融到300万美元投资,办了个体育门户网站,庄辰超负责技术。
既然要搏眼球,新闻便要做强。“鲨威体坛”招了30个来自平面媒体的体育记者,还养了一大批线人,努力写“原创新闻”。论坛自然火爆起来,甚至连一大批非体育爱好者也加入进来,为流量统计添砖加瓦,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鲨威体坛”总共做了18个月,等流量大到足够可以卖广告,股市却又不行了。 此时,正好有人出价,虽然比预估的少些,也就脱手了。网站卖掉,办公室里一片欢腾,因为连扫地阿姨都分到了新东家Tom在香港的股市期权。 在世界银行学“全球化概念” “鲨威体坛”脱手后,“IT富翁”庄辰超没有到南方买幢别墅优哉游哉,而是跑去了美国,在世界银行任系统构架工程师。谋到这份工作,他仍然认为是技术过硬的结果。其时正是国内互联网黯淡时期,他想着能去外面看看,过几年杀回老家,东山再起。 在世界银行,他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全球化概念。银行认为,中国人必须做跟本国无关的事,才能做好。甚至不能在东亚文化圈中,你必须去非洲、南美,有新鲜文化的碰撞,做事才能事半功倍。推而广之,做技术的人,是不是也应该多与跨文化、跨行业的人交流呢? 在世界银行的3年里,庄辰超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认为惟一的遗憾是没能抓住中国互联网短信这一块利润增长点。 2005年,当初一同创办“鲨威体坛”的合伙人找到庄辰超,认为“时机又差不多了”。这一次引领风潮的新概念是搜索引擎。照老思路,一般的搜索引擎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是不是又要做专业的?在排除了医疗、汽车、财经等方向后,这支“.com掘金队”选定了旅游,帮大家在网上订全球的机票和酒店。 庄辰超的技术又发挥了作用。他认为,现有的搜索引擎只是水平搜索网页,不分析信息;另外,一般的网页都是预先存在服务器里的,有几个小时到几周的滞后期———人家的短处,他要改过来。观点:
1、学技术真的可以赚到很多钱,只是要看你学得精不精! [Page] 2、光窝在办公室里编程序也不行,你得多花时间社交,与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人交往,会学到很多技术以外的东西。 3、创业也好打工也好,都要事先想清楚你想获得什么,能获得什么,不要糊里糊涂就一腔热血地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