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入门"第三种语言"
![第21节:在美国学习生活(1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303882120924.jpeg)
来美国之前,我还从没想过还要再学一门外语。我的专业虽然是数学,属"艺术与科学学院"(Arts & Science College),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人文课、艺术课、社会科学课等选修科目以外,还要求学生完成13个学分的外语课才能毕业。我翻看着学校的课程安排,发现外语一栏从希伯来文到法文,从希腊文到意大利文,一应俱全。我一直是对德文很感兴趣的,想到《小妇人》里的巴尔教授边弹钢琴边朗诵德文诗歌的情景,真是优雅得难以言喻。不过又想到三毛在歌德文学院苦读德文,精神压力苦不堪言的情景,还是决定不选德文了。自己偷偷一乐,又看上了法文。《美女与野兽》讲的就是法国的故事。那也是一种浪漫的语言啊。有一次上数学课,课间休息的时候,我转过身去与后面的美国女孩聊天,我问她外文课选什么了,她歪着头,笑着:"法文啊。"我高兴极了,连忙问课上都讲些什么,美国女孩子抚弄着自己金色的卷发,笑着说:"因为中学时学了四年的法文了,所以大学时讲的蛮难的,要读很多法文原著的文章和书。"这样一来,我就吃亏了,我中学时除了中文和英文可是一句法文都不会讲,当然是会讲"早上好"的,可那也是从迪斯尼的动画片里学来的唯一一句了。和这些学了这么多年法文的美国小孩儿比,我的成绩会吃亏的。我耸耸肩,又决定改主意了。 我最敬重的动画大师是宫崎骏老先生,我的电脑里有5部他的作品,《千与千寻》《侧耳倾听》《秋天的童话》《听到涛声》和《龙猫》。它们当然都是日文原声,讲述的都是令人感动的孩子们的成长经历,或者是令人怀念的过去了的时光。那些喃喃低语或是轻声的呼唤,令人感动。我的手轻轻点在课程安排外文栏的"日文"的字样上,就决定了。下个学期就要选它了。这是一门武士刀与菊花并存的语言,看到自己写下这样的描述,不由笑了起来。 我的化学作业 在2004年秋季学期时,我选了一门普通化学课。教授是罗普尼克教授(Professor Rupnik)。这门化学课有三次大型考试,一次期末,一周一次网上作业和小考,还有一个研究项目(project)。其中三次大型考试各占100分,期末占150分,作业占70分,研究项目(project)则为200分,占去了约40%的分值。 化学课上几个同学分成一组,共同完成研究项目。美国同学的研究项目五花八门。有研究什么样的食物不能同时吃的,有研究考古学中应用的化学原理的,甚至有同学研究九大行星的主要化学成分的。题目听起来很轻松,可是真都被同学们做得像模像样。在网上或图书馆大量地查阅资料,然后做成Power Point(PPT),再当堂讲给大家。我也不例外,和金姆(Kim)、琼(Thi)、克鲁(Kieu)、派瑞克(Patrick)几个美国同学组成一个研究小组,我们选的题目是"臭氧的消逝"。我们查了很多有趣的资料,然后由计算机系的派瑞克做成的Power Point。我们几个也和大家一样当堂发表了自己小组的研究结果。由于是公共课,一共有180多人选了这门化学课,这是我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演讲",而且是用英文,还真是有点紧张,后来看大家都在认真地听,胆子就大了起来。讲完分给我的"任务"后,真是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