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激情创业:大学生办杂志风靡高校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成都某高校大三学生小历和朋友像往常一样,拿着某快餐店的折扣券,以便宜的价格购买了香喷喷的套餐。在小历大大的帆布包里,夹着许多从《校园消费》上剪下的折扣券,一到外出时,她就会揣在身上。

 

 白手起家激情创业:大学生办杂志风靡高校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这本专做DM广告的《校园消费》杂志,风行于成都的10多所高校,杂志发行量从1万份猛增至4万份,还进入了多所大学的图书馆,大大方方地跟一些财经杂志摆在了一起。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创办这本杂志的是5名大学生,现在已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在这个五人团队中,刘洪燕、任建、王林是四川大学2006届毕业生,刘振华在成都大学念大四,龙宏在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读研一。

  创业之惑校园消费蛋糕好大

  “成都市共有13所统招大学,加上中职、二级学院等一共32个校区,2006年8月统计,在校学生一共41.5万人……”昨日,科华北路某商业楼,刘振华对成都市高校学生消费如数家珍,据刘振华的调查,学生除了生活必须消费和学费,自由支配费用占到25.3%。“学校里这么多学生,每天到学校外吃个饭,剪个头发,每一天都发生着消费。”刚走出校门还不到一年的刘洪燕吐字铿锵有力,作为杂志最初创意者,他清楚地知道有几万学生的高校校外,商家们要的是什么:“学校外的商家拼命想走近学生,而学生只是想在消费时能得到更多的优惠。”有这么多的学生消费,许多人将眼光盯在了校园消费这块大蛋糕上,而怎样在高校蕴含的巨大商机中,找到商家与学生之间的连接点?

  创业之初

  从地图到消费杂志

  2005年9月,新生入学了,刘洪燕等人升格成为学校里的“学长”,身为学校学生干部的他们,经常为学弟学妹们指导生活上的小细节:哪里的面最好吃啦,哪里的衣服最便宜……为何不向商店拉拉赞助,给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优惠?2005年10月,正值大三的刘洪燕和另外几名学生一起,靠着学校附近多家商店出的2万多块的广告资金,印刷了1万份的“川大地图”,在这张3开纸上,勾勒出了川大附近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小店,所有学生们的衣食住行都一网打尽。没想到,“地图”一炮走红,许多商家纷纷找上门来。2006年9月,一份名为《校园消费》的免费杂志诞生了,杂志刊登的高校周边详尽的消费指南和令人动心的“代金券”、“折扣券”迅速风靡成都各高校。杂志从最初的1万份印到了4万份,杂志覆盖了成都26个校区,刘洪燕他们也从寝室搬到了校外某商业楼中,拥有了200多名专职或兼职的职员。

  创业之苦

  白手起家靠诚信战胜对手

  “印刷、设计什么的,我们最开始其实什么也不懂。”川大研一学生龙宏说,为了找印刷公司,他们一家一家地对比,却还是在第一次印刷时,让对方以多一倍的价格将生意谈成;一分资金也没有的他们,在广告费与印刷费有几千元的差额时,创业便面临失败的危险……没有资金、没有关系、甚至没有成功案例参考。

  “当这几个年轻人2005年来找我的时候,我最开始以为是骗子。”四川大学北门外一家知名美发沙龙李老板谈起《校园消费》时告诉记者,由于一开始几名大学生拉“赞助”并没有收费凭证,因此当龙宏多次找到李老板时,他均未答应。不过在那年冬天,龙宏却靠着自己对工作的坚持使事情有了转机:那天,他和李老板约好了在晚上10点见面,可李老板临时有事,自然也没再理会这个在他眼里微不足道的学生。凌晨1点,李老板回店时惊讶地发现,已经冻得瑟瑟发抖的龙宏竟然还在店门口等……广告自然是拿下了,李老板还自己掏了几千元做了更大篇幅的广告。

  翻开刘洪燕的通讯录,与他们有稳定业务往来的商家足足占了一本。就这样,他们奇迹般打败了同样对校园消费市场虎视眈眈的11个对手。

  创业之乐

  把公司越做越大

  “其实,我爸妈到现在也不理解我在干嘛。”刚接过客户电话,刘洪燕向记者坦言,父母都是农民的他注定要比常人更勤奋地工作,大四时,本有机会到知名企业工作的他,却毅然放弃工作,选择继续创业。“从开始的穷学生到现在,我们真可谓是白手起家。”龙宏为这一年多的创业下了个定语,对于未来,他踌躇满志:“我们还想为企业做面向学校的营销,把‘校园消费’越做越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4716.html

更多阅读

毕业几年算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业从哪几方面入手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满怀激情创业,结果事与愿违心理受挫--在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创业者中,这已经是普遍现象。我也看过一些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但在本已少之又少的大学生创业者中,创业成功者被比喻成凤毛麟角一点也不为过。  在今

刘子龙网络创业故事:六年白手起家的创业经验(1)

首先这是一个创业故事,但是这也是作者利用网络白手起家的创业经验,所以希望读者用心去体会。 序:      众所周知一个人在现实中创业成功,一般需要经历打工、开店、然后是开公司的三个阶段,大多数人不可能从校园里刚出来就有自己的

马云:阿里巴巴加快进军传统媒体办杂志

 背靠4700万网商 马云再办杂志   阿里巴巴加快进军传统媒体,与浙江期刊总社各投资1500万元共同打造《天下网商》   此前和浙江报业集团已共同推出了《淘宝天下》,此次推出的《天下网商》将面对阿里巴巴平台的4700万网商,未来还

馄饨加盟连锁店 48岁激情创业 五天开出馄饨连锁店

1998年,傅培良从萧山麻纺织厂下岗后,凭借自己在部队做过厨师的技术和当过事务长的管理经验,自力更生开了一家饮食小店。苦干实干的傅培良得到了社会认可,去年被评为萧山区十佳再就业明星之一。但48岁的他一直对小店的经营状况不甚满意:

声明:《白手起家激情创业:大学生办杂志风靡高校》为网友笛声青案梦长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