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3秒钟印象决定你的一生:瞬间掌控人心》
02 不侵犯他人的私人领域 首先,我们要重视身体的行动。人类的感情或欲求,会在无意识之中,形成身体的变化而表现出来。学习这些身体动作,就可以看出他人潜在的内心活动。弗洛伊德曾经指出:人类不自觉的心理状态,能在自身不留意之间,在行动上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因为内心的精神状态,无论如何刻意地隐藏,一定会在外表的行动上露出破绽。 其次,要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观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得知两个人的关系和亲密程度。人和动物一样,有势力范围的倾向,领域的必要性存在于所有动物和人类的心里,经常会无意识地表现出来。每个人都有本能的管辖意识,也就是拥有自己身边基本专用的空间,如果它遭受侵犯,就会产生不愉快和不安的感觉,此种空间叫做"私人领域",一般而言,大家都会尽可能地避免侵犯他人的私人领域。因此,就有了两个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决定两个人之间心理距离的说法。 还要注意姿态动作中的自我亲密行为。任何人都有与他人接触的欲求。如果与他人接触的欲求遭受抑制,取而代之的,是形成自身与自身接触的现象。通常,这种自我亲密接触会在人体感觉不适时出现,表现为自我抚摸脸、腿等处,它能带来自我安慰和安定作用。 03他们之间的距离能说明什么 空间领域的保护是身体语言的重要原则之一。每个人都具有肉眼所不能觉察的空间领域,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旦侵入,必然会引起争端。而空间距离的远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交往人群的亲疏远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人群互相之间的空间距离看出心理距离。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一般都有他爱坐的位置,如果坐惯了的座位被他人占去,心中就会莫名地不安。两个陌生人之间,会主动避开肢体的接触。在拥挤的场所,如公交车上,发生了肢体摩擦,就可能引起争吵。但是两个久未谋面的朋友相见,会用拥抱来表达两人之间的情谊,这种肢体接触好像在说:"因为我们是亲密朋友,你可以进入我的私人空间!" 一般而言,空间距离有亲密、私人、礼貌和一般的距离之分,从距离的远近可以看出人心之距。 亲密距离是指0到45厘米之间。这种距离,互相之间常常会有身体接触,通常出现在父母与子女、夫妻、情侣或极亲密的朋友相处时。不熟悉的人跳双人舞,免不了身体接触,这时就会尽量错开眼光,避免直接对视,从而回避尴尬的氛围。 私人距离是指45到120厘米之间。这种距离,相互之间可以触碰到手脚、搂抱、勾肩搭背。朋友之间采用这种距离,表现在交头接耳地说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话。如果在公共场所出现这种情况,是一种把旁人排除在外的做法,不理解的人会觉得这两个人在做什么鬼鬼祟祟的事。已婚男女最好不要让异性停留在私人距离之内,不然会引起配偶的嫉妒和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