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3秒钟印象决定你的一生:瞬间掌控人心》
第三章破解肢体动作的"反间"加分法宝 身体动作的内心密码 01肢体动作比语言和表情更容易表达想法 说不清是源于遗传还是后天学习或模仿,我们人类天生就拥有不用口语只用肢体动作就能互相沟通的本能。下意识地耸肩,交叉双腿的坐姿,不自觉地揉眼睛……其实都无声地向我们传递出了这人内心的秘密。可见,想要成功地看穿人心,要理解他人有声的语言,更要学会观察他人的无声信号,并能够在不同场合中正确使用这种信号。 观察对方的肢体动作可以透视对方的心理,这可不是天方夜谭。曾经有一位年轻人同伯威斯德教授讨论文学作品,当教授询问到他对一本现代文学著作的意见时,年轻人一边说非常欣赏这本书,一边不由自主地揉着鼻子。伯威斯德教授哈哈一笑,一针见血地说:"其实你根本不喜欢这本书。"年轻人一下子愣住了。他很佩服教授的观察力,却不清楚自己的回答哪里出了纰漏,只得窘迫地承认自己只读了几页,并不感兴趣。其实,不是他的回答,而是他揉鼻子的动作泄露了他的秘密。 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些肢体动作,我们不加思考地伸手拿起桌上的杯子喝水,就会暴露我们的思想。这种不假思索的下意识行为更能暴露我们的真实想法,正是这些自己都无法控制的肢体动作在"说真话"。 事实上,只要我们了解了肢体动作、语言和表情的不同功能,就会明白肢体动作比语言和表情更容易让人了解一个人的想法。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传递信息,其次才是社交活动的运用,表情虽能根据情感自然流露,但是人为掩饰的痕迹很重,唯有肢体动作隐蔽性较差。比起语言和表情,身体姿势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因为身体姿势受人的情绪、感觉、兴趣的支配和驱使,是内心状态的外部表现。
![第45节:身体动作的内心密码(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314477302506.jpeg)
今天,我们并没有因为发展了一整套可以用语言表述快乐的方法,而放弃手舞足蹈的庆祝方式;我们并没有因为拥有各种各样的船只,而停止游泳。试问机械、车辆、电子产品、家具、工艺品、建筑物、村庄和城市,哪一样不是人类肢体动作的产物呢? 一个人坐着飞机飞越千里,跑到海边去潜水摸贝壳;一个人一整天在办公室里操纵着电脑;一个人整个晚上都在舞厅里跳舞,或者和几个朋友一起开怀畅饮……我们每一天都在重复着这些肢体动作。毫无疑问,因为我们有不可抑制的需要,要以简单的肢体活动来表现自己。正是这一串串的肢体动作,串起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我们心理上受到压迫时,必定会把心理上的压抑转移到肢体动作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