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近年来研究生持续扩招,一向被视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研究生也面临着重重就业危机,不少高校研究生就业率甚至低于本科生。在当前严峻的研究生就业形势下,对研究生实施创业教育,培养一大批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如何加强研究生创业教育
从世界范围来看,创业教育已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全世界有600多所知名大学至少开设一门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美国的创业教育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内容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至研究生的正规教育,并且已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体系。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学府中,优秀学生的首选目标就是自己创业。据调查,美国表现最优秀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老板中有80%接受过创业教育。日本鉴于同美国在这方面的差距,于1998年4月由国会通过了《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并在高校倡导创业教育,目前已有20多所大学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而印度早在1966年就曾提出过“自我就业教育”,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使他们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成为有关工作机会的创造者。德国也在1999年提出了一个口号——要使高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直至1997年由清华大学发起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在全国学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机构的支持和配合下,逐渐发展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商业计划大赛,创业教育才在全国高校中展开。到目前为止,我国涉及创业教育的方方面面,大部分还处于探索和尝试过程中。
研究生这一群体中既蕴藏着巨大的创业积极性,又具备创业的可能性。相对本科生而言,他们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教育,开展科技创业有更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支撑。而且,他们有着更为丰富的生活和工作阅历,社会实践能力较强。但高校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生的学科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也仅限于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还未把创业型人才培养纳入到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之中。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仅体现在开设一些创业课程,如《创业学》、《创业教育》等选修课。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自身缺乏创业经验,难以指导研究生从事创业实践。研究生在创业实践上形式单一,缺乏多样化、层次化,校园创业环境不理想。
另外,从研究生创业的社会大环境而言,尽管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创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资本市场落后,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生创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而且,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研究生毕业面临的选择就是就业、考博和出国,整个社会和家庭缺乏对研究生创业精神和风险意识的培养教育。
在上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研究生创业的潜力并未发挥出来,自主创业还没有成为研究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加强与创业相关的法律、金融、风险投资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应大力加强研究生创业教育,激发研究生的创业热情,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业实践探索能力。
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养为宗旨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实践培养受教育者强烈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基本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性,从而能够开创自己的事业。以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作指导,高校应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丰富研究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构建开放互动的创业教育网络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为研究生创业营造积极的氛围。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建立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而要偏重于实际应用,强调可实际操作性。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应更突出高科技领域创业。在教学方式上,可采取校内外教师联合开设、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这方面,为美国硅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斯坦福大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斯坦福大学的主要院系都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其中商学院和工学院的创业教育最为完善。如工学院的技术创业项目(简称STVP)的目标是促进高技术创业教育,培养未来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创业技能。该项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如为研究生开设了《高技术创业管理》、《全球创业营销》、《技术创业》等较为深入讨论的课程,为博士生开设了创业学科领域的研讨课。另外,他们还为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讲座性质的《创业思想领导者讲座》。这些课程特点非常鲜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院与业界良性互动。如《技术创业》由3位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师共同开设,而商学院开设的《创业管理》课程由1位校内教师和1位客座教师一起上。这些创业课程的课堂普遍互动性很强,其中一些讲座性质的课程开课方式更为灵活,学生可在多个学期内完成这门课,只要听了一定数量的讲座并上交相应的讲座总结,即可获得学分。
大力选拔和培养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高校一方面要重视对创业教育师资进行选拔和专门培训,有条件的高校应培养创业学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作为创业教育的后备师资力量。如斯坦福STVP设立了创业学专业,开展创业学方向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该方向可以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主要培养未来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我国高校还应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水平。如斯坦福大学开设创业课程的教授往往通过参与创业企业的咨询服务、担任创业企业董事等方式,深刻理解创业,从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丰富课堂案例教学,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
另一方面,高校还要注重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特别是聘请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创业教育的客座教授,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企业家担任客座讲师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如Intel创始人之一、现任董事长的安迪·格鲁夫从1991年开始担任斯坦福商学院的兼职教师,每年秋季开一至两门课程。此外,斯坦福还经常邀请企业家和创业投资家来校演讲和参加各种创业论坛。
让创业教育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创业实践,经常组织各式各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商业计划大赛(也称创业计划大赛)。如麻省理工学院的“5万美金商业计划竞赛”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影响非常大。如今,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46%出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计划大赛。除了创业计划大赛,美国各大高校还经常组织创业交流会、创业俱乐部等活动。如百森商学院设立“创立人之日”活动,把全球有影响力的创业家邀请到学校与学生座谈交流,并成立创业家协会。
研究生创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参加创业计划大赛,还应包括建立若干实验中心和创业基地,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放;指导研究生成立未来企业家俱乐部、研究生创业协会等各种社团组织;定期举办研究生创业沙龙、创业报告会,邀请业界人士参与;选派研究生到基层挂职锻炼,在政府机关或企业从事项目研究、制订发展规划等实质性工作,并奖励成绩优秀者,让他们参与地方的创业过程。
开发和整合研究生创业教育资源
高校不仅要在内部各个创业项目、组织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还要积极吸引外部力量参与,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包括各种科技园和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和创业者协会等,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网络。如斯坦福大学校内所有的创业研究中心或项目、创业协会、技术授权办公室等联合组建了斯坦福创业网络,不仅起到了连接斯坦福的所有创业“社区”的作用,还努力帮助斯坦福大学各院系及其师生与硅谷的其他创业“社区”建立联系。另外,斯坦福大学的创业项目、组织还积极寻求企业等外部力量的支持。
如斯坦福STVP的董事会成员包括:斯坦福工学院、商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的教授,创业企业家,创业投资家,学生和校友。他们每年定期召开董事会,对该项目的发展战略、资金支持、具体的讲授课程或讲座、相关网络的建立提供帮助。
通过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不但可以鼓励研究生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拓宽就业渠道,更好地应对就业的压力,而且可以发挥研究生的知识优势,创办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创新企业,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