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农民创业园 让农民从农村“毕业”到城镇创业



榆林经济总量列全省第五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榆林市在“十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

    周一波:“十五”以来,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榆林市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锐意进取,使经济增速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9亿元,比2001年翻了一番,增速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实现财政收入115亿元,比2001年翻了近三番,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亿元,比2001年翻了两番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85元,比2001年增加27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元,比2001年增加935元。榆林的经济总量已跃升到全省第五位,财政收入跃升到全省第三位。

    榆林发展谋求更大跨越

    记者:“十一五”期间,榆林将如何实现新的跨越?

    周一波:“十一五”时期,是实现“资源榆林”与“速度榆林”向“效益榆林”与“和谐榆林”转变的关键时期。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把富裕人民作为第一目标,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和谐榆林作为第一追求,坚持科学发展、有序跨越、和谐稳定,实现榆林又好又快发展。去年市第二次党代会确定今后五年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400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4%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高点定位,顶层规划。始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全力把榆林推向世界,让国内外大企业共同打造榆林,让这独有的互补配套性强的综合性资源城市,对人才、技术、资金发挥出更大的聚集作用。特别是在产业层次上要把招商引资关、项目环评关和规划落地关。

    ——好中求快,以快取胜。在周边地区资源丰富、产业链条和市场方向趋同、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慢进则退,必须在好中比速度,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上台阶。按照节能、节水、节电、环保、生态的要求,保量推进煤电转化,做强做大化工产业,提升载能工业,提高资源加工度。到“十一五”末,力争形成2亿吨煤炭、1000万吨石油、120亿立方米天然气、100万吨盐、1000万千瓦电力、1000万吨载能材料的生产能力。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节约优先、环境优先的原则。以建设绿色榆林为目标,深入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巩固封山(沙)禁牧、退耕还林(草)成果,加强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沙化治理,力争2011年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45%以上。

    ———多元转化,全面发展。一是立体开发,多元转化。在加快对主流资源开发转化的同时,加大对其他资源的勘探力度和加工转化,推进地下资源的多元开发、全面转化。二是项目推进,园区带动。继续推进项目带动战略,实行一切工作项目化,一切项目指标化,一切指标定量化的项目系统管理,坚持一切项目进园区,集约发展,集中管理,防止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无序现象,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降低门槛,放开放活,扶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向主流经济转变。四是在产业上处理好能源产业与非能源产业的关系,实行初级产品向深度加工推进,能源产业向装备制造业延伸,工业经济向现代农牧业辐射,社会资本向现代服务业和旅游文化产业倾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五是在区域城乡发展上,坚持南北互动、城乡互动,正确处理好资源富集区与贫乏区、农业区与工业区、生产区与生活区等方面的关系。

    ——抓好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工业化富民、城镇化带村、产业化兴业的思路,着力抓好现代农业规模化工程,百万农民大培训工程,百万农民大转移工程,新农村规划全覆盖工程,村村通路工程,人居环境绿化、净化、硬化工程,以完善合作医疗为重点的农民健康工程,以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和农村文化设施为重点的文化工程,农民社会保障工程,以扶贫开发为重点的万家帮扶工程等十大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集中发展草羊枣薯四大农业主导产业。

    ———改革创新,率先突破。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与国内外大城市、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密切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的协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竞争,推进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打造创新型城市,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和社会氛围。鼓励各级领导创新,全体干部创优,全市人民创业,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成果得到全社会的肯定。全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动员全体市民共抓投资环境,全面优化人居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努力把榆林建设成西部理[FS:PAGE]想的投资区域。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是富裕群众

 台湾农民创业园 让农民从农村“毕业”到城镇创业

    记者: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榆林将如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

    周一波:富裕群众是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我们要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激励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以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为重点,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扩大发展成果的惠及面,认真解决群众上学、医疗、打官司难等问题。要深入研究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形势下农村脱贫问题,一方面要实施区域板块开发,加强扶贫重点村建设;另一方面要从战略上研究,把转化农民作为农村脱贫的重要途径,让农民从农村“毕业”,在城镇创业。要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领导班子和谐带动干部队伍和谐,以矿区和谐带动企业和谐,以家庭邻里和谐带动村镇、社区和谐,要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加快建设文化榆林,繁荣特色文化产业,打造榆林文化品牌,提升榆林文化品位,努力把榆林建设成为一个文化辐射范围广、文化创新能力强、文化产业程度高,文化市场旺盛的区域和谐文化中心城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5461.html

更多阅读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 从农村到北京的创业者

   他从偏远的湖南农村走到北京,选择在中关村创业;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没有高学历,也没有在大公司历练的经历,他却在中关村完成了一次次角色的转变;从书商到家居图册设计再到创建品牌中国联盟,王永的创业经历,让人们看到了机会——中

农村 打工仔 从农村打工仔到20亿大老板

  成长故事从农村打工仔到70万元的小老板记者的采访单刀直入:“听说你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了20亿元?”郑大清十分爽朗地笑了笑:“哪里!只是小小的成功了一盘”。接下来,他向记者讲述了他成功的经过。      据他介绍,1985年3月,时年2

严介和女儿 从教师包工头到二号富豪 严介和如何撬动2700亿

 从农村民办教师到包工头,再到拥有巨额资产的 “太平洋系”掌门人、胡润富豪榜的二号富豪,严介和似乎是所有草根的终极梦想。   从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初,严介和的暴富再次制造了无数财富“黑与白”的话题。严介和的太平洋建设集

库存尾货毛衣 尾货市场,让库存从“等于利润”到变成利润

2008年以来,针对行业的描述出现了很多词,冰霜期、调整期、产业洗牌期……其实归根结底,是大家在遭遇颇多问题后对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未来的惶恐期。那么,2008年,整个行业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态势?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呢?   12月8日,由《

声明:《台湾农民创业园 让农民从农村“毕业”到城镇创业》为网友狂野夜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