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星巴克在中国的定价远高于在国外的定价,其在中国市场的行为已违背了WTO公平贸易原则,对中国消费者构成了价格歧视。[email protected]:星巴克在中国要维持高端消费品形象,维持小资宾至如归的感觉并不易,咖啡店并不稀缺,消费者认可才买单。就像哈根达斯冰淇淋,在国内常年维护高端形象,而在发达国家泯然众人,我们是否也要控告这家冰淇淋厂商在中国制造暴利? @上海极品策略—博锋:消费的意义由两个层面组成:一层是产品本身功能带来的;一层是品牌价值的地位、身份、品味等,即其符号价值。在其实际的符号消费中,消费过程既是向他人显示自己地位的过程,也是在消费这种“地位象征”以及由此显示所带来的一种精神的过程。星巴克和传统奢侈品一样,都有独特品牌“稀缺价值”的品味,所不同的是他是许多消费者跳一下就能够买到的商品。喝星巴克不仅是喝咖啡,还是喝品味以及品牌带来的满足感。[email protected]:星巴克解释说,在中国卖高价是因为中国顾客一坐几个小时,而大多数美国顾客拿起咖啡就走。这可能是真的。中国人是把星巴克当咖啡馆来“泡”的。但在美国,更别说欧洲,星巴克根本就不叫咖啡馆。由此建议,中国星巴克可以对外带咖啡打折优惠,以鼓励中国人向美国人民学习,也免得再被央视曝光。[email protected]:都市快报有文论星巴克和房地产。结论是,为何咖啡喝不起,只因房产价太高。[email protected]: 这的确不怪星巴克,商业行为,只要有人买就没错。唯一感觉是中国人把星巴克糟蹋了,排队买鸡蛋一样的喝法,实在没什么品位![email protected]: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星巴克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理应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学习星巴克先进的运营模式、管理水平以及食品安全至上的企业自律监察机制理念,打造出一个在全球叫得响,看得见,让人放心的中国式“星巴克”,让国人引以为豪。
![对星巴克的看法和感觉 星巴克价格歧视](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384886797676.jpeg)
[email protected]:衡量一宗商品贵与不贵,不仅要看成本,还要看品质、品牌、环境、服务甚至理念是什么,怎么样,这是基本常识。星巴克贵不贵,消费者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