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一位受访的家长说到创业的时候说:“如果我们年轻时也有这么好的形势,我们也创业了!”记者追问他一句:“那你肯定支持你的孩子创业了?”这位家长立即换了一种表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太苦、环境恶劣、没有诚信、不受人尊重……”
22岁的小杨来自山东农村,这个就读国际贸易专业的大男孩至今还记得这样一幅情景:有一年,村里的父老乡亲哭着把卖不掉的梨和苹果倒入河中,这一幕深深地刺激了他。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说服了乡亲们针对市场引进品种、打造品牌和签订果实收购协议,去年各家的收入基本都翻了一番,对此他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这样的例子在当今高校中并不少见。在复旦、同济、财大等诸多名校聚集的上海市杨浦区一角,如果你走进一家餐馆或是咖吧,惊讶于那里的美食和人气,又对贴心的服务赞不绝口时,请不要惊讶:大多数服务员是附近高校里勤工俭学的学生;而他们的老板,也是几个在校大学生。
他们似乎不愿意称自己为“创业者”,当记者问到其中的一个学生时,他说:“我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我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然后他补充道,其实自己更渴望稳定体面的工作,所以在生活不能给予这些的时候,才坚定地想要自己动手创造。
创业的梦想与现实
虽然创业这个词在大学生群体中炙手可热,但现实表明,关于创业的梦想与现实差距遥远。2007年华师大调研报告表明:全上海77.6%的大学生有创业的意愿,但有创业决心的学生不到2%,真正创业的人更少。
家长的矛盾心理可以为这种反差做一个很好的注脚。一位受访的家长说到创业的时候说:“如果我们年轻时也有这么好的形势,我们也创业了!”记者追问他一句:“那你肯定支持你的孩子创业了?”这位家长立即换了一种表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太苦、环境恶劣、没有诚信、不受人尊重……”
从2005年3月启动以来,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资助了164家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基金会负责人张先生表示,基金会成立的目的在于希望社会和政府都来重视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并且解决大学生创业的障碍。
在张先生看来,这些障碍首先体现为缺少整个社会观念的支持和认可。当公务员让人“刮目相看”,进入大公司让人“肃然起敬”,拥有稳定的收入和光鲜的公司头衔时,有多少人正眼去看那些在创业中艰难挣扎的无名公司呢?
其次是缺少政策的支持。在美国,一个大学生要创业:一个美金,一个礼拜,一套流程走完,接下去公共部门打理日常杂事。但在中国,申请成本和门槛限制都很高,等到半年后走完申请流程,就算没有身心俱疲,那沉重的税务也是下一个苦恼。
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阻碍是许多大学生本人没有学过创业学、和社会接触不够、缺乏创新意识、不习惯吃苦耐劳,“如果连走上社会的基本技能都不具备,谈何创业?”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因为这样的缘故,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第一步的工作是普及创业意识,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当创业学成为选修课,高校建起创业中心和训练营,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接受社会实践时,如果大学生由此意识到,实现个人价值和成就梦想是来源于创业意识的更新时,他们就会坚定地朝这个目标去拼搏。
实际上,在中国的一些高校中已经开设了创业学的课程。浙江大学管理专业学员甚至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创业管理班”,系统性地教学生如何创业,并且安排这些学生去那些创业型的公司实习,让他们在创业实践中快速学习和成长起来。
美国高校的创新热潮更是全球最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德国和日本的腾飞,很多人预测美国会走下坡。如果当时没有敢于冒风险、没有敢于创新和敢于奉献的人,看来的确会如此,但美国还是凭借互联网的发展,到现在依然是最具活力经济体。
而美国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成就更是让人感叹:麻省理工是其中最有成果的大学,从1996年到现在每年约诞生150家公司,创造了2250亿美元的GDP,一共带动了110万人就业。
“有人说美国的经济发展,完全是由创业经济和创业规则带动的,现在上海市政府愿意拿出一部分的资金来支持创业,因为创业也是社会发展的一条轨迹。” 张德旺说。
据悉,新加坡政府每年会派出一些新加坡学生去美国硅谷的创业型公司待一年时间,意在将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带到新加坡。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也在尝试和国际合作,以培养上海大学生的创业精神。然而,这条路并不平坦。
梦想与现实的交集
一组数据表明,国家每年有超过100万家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倒闭,其中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每年倒闭10多万家,企业的平均寿命3~4年。从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看,每年新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平均生存期仅有4~6个月。
在很多人看来,创业本就是件艰苦卓绝的事,而几乎一无所有的大学生去创业,无疑是和自己过不去。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投入几千万给学生,然后看其中80%~90%关门,政府值得这么冒险吗?”
张先生认为,这不是考核“投入产出比”,而是考核大学生创业这个事业[FS:PAGE]的价值,那么多的人想创业,但是就是有那么多阻碍,基金会就要攻下这一个一个难关,给予大学生创业者支持和机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不管扶持的项目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但大学生们则有其他的顾虑:自己的项目如果得到基金会的资助,当然是件非常振奋的事情,但这离不开密切配合的团队、离不开丰富的社会经验,此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就是“时机”。
文章开头提到的小杨,当初他们4个一起出谋划策的老乡均来自农村,2人选择保研,另2人则有志于进入外资银行。小杨说,不是对自己“生态经济园”的事业没有信心,但显然一个好的团队是可遇不可求的。
大一开始尝试做各种网站的电子系学生小张和他几个寝室兄弟的梦想是成立一家公司,但近期收到的一纸律师函让这几个乐天派情绪低落。某著名的职业招聘网站警告他们停止“侵权行为”,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虽然小张对这样的诉讼不以为然,但他很清楚地知道,赌上未来的“以身试法”绝对不是创业。
这些顾虑对小路来说已经是过去时,目前他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去年6月,他的有声读物网站获得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资助,但现在这笔钱已经跟不上他事业发展。“我们希望和作者签约,希望播音员加盟。”小路想得到天使资本的垂青,而几天前有一位投资人表示了兴趣,这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做中国一流的有声读物网站。”
“没有一个标准说创业什么时候最合适,什么时候最容易成功。”对于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希望他们可以牢记一点,创业是适合有准备有能力的人,这样的人只要有机会,随时随地都可能成功。“工作几年再去创业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说积累各方面资本,创业本身就是积累资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