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主持人:上期节目,我们讲了几位学生这个假期里的实习故事。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大多是为了积累经验,给今后适应社会,适应瞬息万变的就业形势打基础。而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几位年轻人,则是干脆从假期开始就踏上了他们的就业之路,而且是自己给自己当老板,尝试创业。对于几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创业过程会一帆风顺吗?他们会遇到怎样的难题?他们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吗?我们不妨先到江苏的扬州大学去看看。
张飞,是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大二的学生,学习“社会发展”专业的他,一直都在琢磨能为社会做点什么,于是从大一开始,张飞就尝试着到社会上去“发展”。 扬州大学学生张飞:“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就和我们班上的同学一起去社区,参加实践活动,和社区主任也进行交流沟通,和他们畅谈的过程中萌发了这样一个创意,就是无偿的为青少年开一个培训班。” 在荷花池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张飞和同学一起开创了一个名为阳光学堂的少儿能力、素质培训班,为学校附近的社区提供服务。与其他社会上的培训班不同,阳光学堂是公益性的,每逢周末张飞就组织同学来免费服务。 扬州市广陵区荷花池社区居委会主任伏正予介绍:“这个阳光学堂主要是培养孩子他们的综合素质,就是能够以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友好的合作态度,就是对挫折怎么来处理,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情怎么来看待,通过我们一年多的活动下来,我们这个阳光学堂的小朋友达到150多人,每个星期五晚上应该是六点钟开班,五点钟小朋友就在门口等了。” 阳光学堂的培训内容不但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也得到了家长和社区的认可。这让张飞找了成功的感觉,临近暑假,他开始考虑把阳光学堂从公益事业变成自己的创业项目。由于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张飞尝试着寻找一些合作伙伴,但事情并没有他想象中顺利:“和一个咨询策划机构也谈过,而且和他们谈的过程当中,我觉得学生确实在社会上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来讲确实是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和商家谈的时候就是信息不对等,而且合作起来他们老在压制着我们,就是这样,后来就没和他们谈成。” 尽管在寻找商业伙伴的问题上碰了壁,但张飞对自己选择的项目依然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既然学的专业是“社会发展”,自己毕业以后也肯定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在他看来“阳光学堂”是一份非常好的事业,即便现在没有商业机构愿意参与,他也打算独自创业。不过,原来的公益活动,现在却要收费,社区和家长们能接受吗?张飞说其实他心里也没有底,为了让大家便于接受,暑假一开始,他便着手制定详细的创业计划书,把成本、支出、收益都详细地算了一笔帐。 张飞:“50名学生我一个月就是举办八次类似的培训班,就是总共向他们收取的费用是6000元,而且我还聘用了20名大学生来帮我共同完成阳光学堂的事业,而且他们每个月我打算支付他200元钱,总共算下来他们的工资就是4000元,而且社区这一块儿就是荷花池社区我的合作伙伴我每个月要给他500元钱,总共的盈利一个月就是1500元。 带着创业计划书,张飞再次来到了学校附近的荷花池社区居委会:“社区这方面就是能不能电费水费方面稍微能不能给我们优惠一点,我们现在就是关键房租问题是个大问题。” 经过了解、协商,居委会同意了张飞的创业想法,并免除了他的房租,只交纳水电费,这个结果让张飞喜出望外。居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张飞创办的阳光学堂在他们小区开展一年多了,效果非常好。现在每个孩子每堂课收费15元,价格也算合理。家在徐州的张飞,这个暑假没有回家,他说他要继续完善创业计划,进行课程安排,还要招聘同学来做兼职老师,如果顺利的话,9月份开学以前,他的阳光学堂就能正式开课了。
张飞:“如果这个项目真的做得好的话,我有必要在扬州的各大社区有条件的社区,推广开来,能推广多少就推广多少。 虽然社区这关过了,但家长对收费能不能接受,对赢利性培训会不会有新要求,都还是未知数,而“阳光学堂”未来的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对张飞来说,也都是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张飞说,既然已经起步,一切就都要走着看了。 主持人:看来这个暑假张飞同学要忙上一阵子了,其实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像张飞一样,有着创业的梦想和激情。张飞的起步似乎很顺利,然而,面对未知的风险和领域,没有经验,缺乏资金,单凭着一腔热情,恐怕也是不行的。那么,谁又能帮助、支持他们呢? 随着暑期的来临,扬州大学的校园里比平日更加清幽安静。但在这间教室,气氛却十分热烈。扬州市团委组织的首届大学生创业培训班正在上他们的第一堂课。让组织者感到意外的是,虽然是暑假,但来自扬州七所高校的大二、大三学生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就把200个培训名额全都报满了。 大学生:“ 了解一下创业需要的哪些条件和自己在哪些方面欠缺有所帮助吧。” 记者:“现在这种创业的激情普遍吗?” 大学生“挺普遍的,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现代大学生思维各方面也有一些进步,想创业的人也比较多。” 大学生:“等到这个课程结束以后再和老师探讨探讨就是说结合实际情况看一下能够做些什么。”[FS:PAGE]
江苏省扬州市委副书记洪军介绍他们的做法:“由团市委来牵头组织的,他们大概也组织了100万元吧,另外一个市委市政府呢,鼓励要求银行,凡是大学生有好项目的,特别包括他们的项目得到了有关方面认可的优惠性贷款,另外还给贴息,政府给予贴息,特别是好项目科技型的项目,要求科技局这方面给小额贷款小额贴息。
扬州市委副书记洪军告诉记者,为了扶持大学生创业,当地目前正在展开“三个100”行动,即100万创业风险投资基金;100名政府官员及相关行业专家组成的青年创业辅导团;100家企业、单位组成的青年创业实践基地。无论大学生需要政策、金融、法律、财税、管理等方面的创业咨询,还是需要具体的实践场所,政府都能提供指导并进行跟踪服务。扬州市为学生创业提供引导服务和政策支持的做法,也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认同。 中华教育家协会会员皇甫军伟认为:“提供这么一个环境,包括工商税务,包括我们的校园环境,包括社区都可以为暑假的几个孩子提供一块地方让他们自主经营,让他们一个是有了这种自立创业意识,另外也培养一个为社区服务的意识。 ” 国际劳工组织创业培训老师刘富珍:“比如说我们对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一些资金,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应该也适当的向大学生倾斜一下,毕竟在创业方面,我觉得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在某些方面比某些人员可能更好一些,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主持人:大学生在创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真的能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吗?还在读书的学生跑去创业会不会有不务正业之嫌?创业激情的背后是否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呢? 别看这个男孩子年龄不大,却已经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的老板了。23岁的范容容今年刚刚大学毕业,但他的创业之路,却是从大二的假期就开始了。大二那年,范容容参加了学校的软件设计比赛,他设计的一套用来帮助企业监控员工上网玩游戏,帮助家长防止孩子们浏览不健康网站的软件,在学校获了大奖。正是这次比赛,让他开始了自主创业。 范容容:“有一个老师就建议他说你这个产品应该商业化,不能只满足于这种比赛,说有很大的前景,然后我就是说寒假里面我就准备了一下就推出了第一个版本。 在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范容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软件放在网上销售,让他没想到的是,软件销路出乎意料的好:“后来就说反响还不错,非常好,第一个月就有五六千元钱过来了。” 软件越卖越好,范容容也有了干劲儿,他不断收集客户的反馈,不断把产品升级。从大二到大四不到两年的时间,范容容不仅靠网上销售软件积累了十万元资金,也让他拥有了相当一部分固定客户。说干就干,大四那个寒假,范容容和两个同学一起创办了这家软件公司。目前,他们的软件版本已经形成一个系列,拥有国内外200多个固定客户。虽然公司还不够壮大只有13名员工,但却五脏俱全,技术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各个部门分工明确、管理制度也非常严格。范容容说,这两年他在创业的道路上之所以能走得比较稳,主要还是因为把握住了一个好机会,但其实,他也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
范容容:“刚刚还才开始,以后的路说不定,但是就是说我想我既然走到这条路,我肯定是义无反顾走下去,我想就是说现在很多大学生就是说都想到去找一份好的工作,但是就是说如果说你觉得真的自己有这方面的能力或者是创业这方面的想法的话,我想不妨去尝试一下。” 而在专家看来,范容容的创业之路目前比较顺利,除了他很好地把握住了机会,还在于他在大学生创业必过的四个关口上,都没有失误。那么,这四个关口是什么呢? 一、选项关:尽量选择技术含量高、自主知识产权明确的项目,但要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 二、经验关:应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及市场营运知识及经验。即使是两三个人的小企业,也必须有明确的财务、人事制度。 三、团队关:强强合作,取长补短,要比单枪匹马更容易聚集创业优势。 四、心态关:不能视野狭窄、过于自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并敢于直面挫折和失败。 主持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范容容这么幸运。在校学生创业失败的例子近几年也屡见不鲜:广州市团委曾开办创业基地,32名学生夺得店铺经营权,可没到开业已有5名学生退出,正在装修试营业的10多名创业者,有些也因资金不到位不得不改变原来的创业方案;而西南交大的三名硕士生也曾豪气万丈地表示将在1年内在全国开50家连锁店,然而就在今年3月,由于经营不善,他们的小店关了张。不少专家提醒,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还要防止虚热。 据教育部调查,自2000年以来,全国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不到15%。一些专家指出,对学生创业还是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青少年创业只能算是一种尝试,成功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在培养和锻炼他们吃苦、能经受挫折的品质。[FS:PAGE]中华教育家协会会员皇甫军伟:“要真正完成创业决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段心理上所能承担起的,包括知识能力,一系列心理做的准备所能承担起的创业的一个起点。
面对学生们的创业激情,专家们也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不少学生对如何平衡创业与学习的关系,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这都需要正确引导。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强:“我们既不偏废向比尔盖茨这样的奇才,他真的他没学他真的就创了,我觉得就是说一个学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判断。就是哲学上有一句话就是说,认识你自己,这是最困难的。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不知道天高地厚,自己还没学好,自己就到外面瞎折腾,结果创业没创成,学习也没学成。” 主持人:在制作这期节目的过程中,我有一位朋友对我说,现在社会上即便是有知识、有项目、有资金、有社会经验的人去创业都未必成功,在校学生创业又谈何容易?刚才提到了学生创业必须要过四大关,选项关、经验关、团队关、心态关,我们也期待那些正准备创业或者已经组在创业路上的年轻人,能过关斩将,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中国财经报道》“浪费警示” 主持人:昨天,有一位浙江的观众给我们发来短信,他说前几天在浙江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医疗器械展销会。从正门到大厅,他被塞满了各种会议宣传材料,足足有10几斤重!而会议散场后,他看到几乎所有的座位上都留下喝了一半的瓶装饮料。这位观众说,像这样的会议浪费现象,可能很多地方都有。他提了两条建议,第一是把办公用纸双面化,第二是把会议饮料改成“小包装”。确实,全社会厉行节约,还需要大家从“细节”做起。我们感谢这位浙江的观众朋友,也欢迎大家都能把自己看到的浪费现象,和改进方法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