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交往越多越亲密--邻里效应(3)



系列专题:《处世哲学: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小谢毕业后,留在北京。她找了一份文秘工作,并在公司的附近单独租了一间房。她觉得自己并不快乐,因为她跟邻居的关系相处得很不好。

  一天,小谢哭着给姐姐打电话:"今天早上,我和楼下的那个大肥婆又吵了一架,因为洗手间漏水的事情。最后还打了一架。我今天都不想上班了……"

  姐姐说:"有这么严重吗?都是邻居,怎么把关系弄得这么僵?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不念以前的情面吗?"小谢小声说:"从前没什么情面,都没说过话。"姐姐又担心地问:"那其他邻居也没有劝劝吗?"

 第39节:交往越多越亲密--邻里效应(3)
  小谢更委屈了:"别人都看了一会热闹,听明白怎么回事后就走了。都不认识我,谁来劝啊!"

  小谢平时和邻居之间没有来往,所以当她和楼下的邻居发生矛盾的时候,人家只是看热闹。如果她能够主动和邻居建立友好关系,主动打招呼,那么,我相信,这个时候,一定会有热心的邻居来调节他们的矛盾。

  无论是与邻居间,还是朋友间、客户间,平时的联系都非常重要。建立"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与别人失去联络,不要等到有麻烦时才想到别人。"关系"就像一把刀,常常磨才不会生锈。若半年以上不联系,就会变得生疏。所以主动联系显得十分重要。试着经常打电话,有空的时候发一个E-mail,休闲的时候发一则问候的短信, 或者联上QQ聊上几句都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最后,要注意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的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的喜欢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最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6103.html

更多阅读

第39节:交往越多越亲密--邻里效应(3)

系列专题:《处世哲学: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小谢毕业后,留在北京。她找了一份文秘工作,并在公司的附近单独租了一间房。她觉得自己并不快乐,因为她跟邻居的关系相处得很不好。  一天,小谢哭着给姐姐打电话:"今天早上,我和楼下的

第38节:交往越多越亲密--邻里效应(2)

系列专题:《处世哲学: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打招呼是一种好习惯。  有一家保险公司曾对20岁至49岁的人进行"人生课题的意识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年龄层的人都认为,"结交朋友"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可有趣的是,人都有"惰性、怯性

第8节:得到太多,必有所失--犹太人论目标(1)

系列专题:《犹太人千年处世书: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第二章 得到太多,必有所失--犹太人论目标  犹太人为了挣钱,经常在办公室门外高挂免扰牌,上面写着这样的字:"免扰,我在挣钱!"这只是犹太人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但足以说明犹太人的专注力

第39节:暗示和自我暗示的基本规律(3)

系列专题:《柯云路情商点金: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什么是美丽呀?同样一个人,他现在健康、快乐、善良,就显然比不健康、不快乐、不善良时美丽。他现在嫉妒、心窄、怨恨、愁眉苦脸,就显然比健康、快乐、善良时丑陋。  因此,美貌其实是

第9节:人更多,寿更长(3)

系列专题:《全球帝国的阵痛:大转型时代》  2  1940年代美国人口惊人增长的另一个理由是:死的人更少。国民从未有过如此健康。  事实上,自1900年以来,这方面的累积变化是巨大的。很多疾病的死亡率,在1900年让人为之胆寒,如今已大幅下

声明:《第39节:交往越多越亲密--邻里效应(3)》为网友第几位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