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处世哲学: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小谢毕业后,留在北京。她找了一份文秘工作,并在公司的附近单独租了一间房。她觉得自己并不快乐,因为她跟邻居的关系相处得很不好。 一天,小谢哭着给姐姐打电话:"今天早上,我和楼下的那个大肥婆又吵了一架,因为洗手间漏水的事情。最后还打了一架。我今天都不想上班了……" 姐姐说:"有这么严重吗?都是邻居,怎么把关系弄得这么僵?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不念以前的情面吗?"小谢小声说:"从前没什么情面,都没说过话。"姐姐又担心地问:"那其他邻居也没有劝劝吗?"
![第39节:交往越多越亲密--邻里效应(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342753546964.jpeg)
小谢更委屈了:"别人都看了一会热闹,听明白怎么回事后就走了。都不认识我,谁来劝啊!" 小谢平时和邻居之间没有来往,所以当她和楼下的邻居发生矛盾的时候,人家只是看热闹。如果她能够主动和邻居建立友好关系,主动打招呼,那么,我相信,这个时候,一定会有热心的邻居来调节他们的矛盾。 无论是与邻居间,还是朋友间、客户间,平时的联系都非常重要。建立"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与别人失去联络,不要等到有麻烦时才想到别人。"关系"就像一把刀,常常磨才不会生锈。若半年以上不联系,就会变得生疏。所以主动联系显得十分重要。试着经常打电话,有空的时候发一个E-mail,休闲的时候发一则问候的短信, 或者联上QQ聊上几句都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最后,要注意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的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的喜欢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