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处世哲学: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2. 展开想象的翅膀。 创新,必须以联想、想象为基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要鼓励自己多联想。千万不要告诉自己"这样行不通!""那样是不可能的",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做不出来的东西,只有想不出来的东西。只要你敢想,就能变成现实。 在17世纪的荷兰,某一天一家眼镜店老板汉斯的孩子拿了几块镜片,有远视的,近视的,也有老花镜片,与邻居的几个孩子一起玩。有一个淘气的孩子想出了一个新的玩法,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把它们一前一后地拿在眼前,向远处望去,不由惊叫起来:"天啊,礼堂的尖塔怎么变得这么近了?"孩子们的行为给了汉斯启示,汉斯通过联想和实际操作,用老花镜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 3. 有坚定的信念。 不要走别人走过的路,而要走没有人走过的路,并留下自己的脚印。要敢于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创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艰辛的历程,它不仅需要清楚的目标、执著的精神,更要有承受遭人冷落、失败挫折的心理能力。比如,当你想要突破常规,做别人没做过的事的时候,你周围的人可能会认为你不正常、异想天开,因此而嘲笑你、疏远你。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到了他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这也是现在及未来让你感到自豪的事情。 当然,创新不一定就是彻头彻尾地改变、否定以前的一切,它可能是对自己资源的一种全面整合,它也可能是对自己未知的潜质的一种挖掘。很多事实证明,那些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学历最高、最"守规矩"、最勤快的人,而是那些肯动脑筋、突破常规的人。 4. 换个角度看事物。 要培养创新能力,平时就必须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对于一个问题,找出的答案越多越好。在一个问题的所有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比如,在思考一支铅笔的用途的时候,你至少可以得出这样多的答案:写字、绘画、当发簪、做书签、当尺子画线,它削下的木屑可以做成装饰画,在遇到坏人时,削尖的铅笔还能作为自卫的武器……千万不要以为铅笔只有一种用途--写字。 5. 不断地尝试。
![第24节:有创意的生活--创造力(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342966028437.jpeg)
很多新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尝试中摸索出来的。鲁迅有一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寻找道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尝试的过程。在尝试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很多的挫折,千万不要被挫折打败。 我们要欣然面对失败,并且坚持自己的想法,哪怕只是为了验证这些想法并不可行。一遍又一遍,直到最终发现自己的想法原来是行得通的。我们在尝试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而任何事情,浅尝辄止是不会有所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