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处世哲学: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2.做让自己满意的自己--确立自尊 有一个女孩,从小到大的一切生活都是由家长料理。她的成绩好,她有较高的智商,但却缺少自尊。在学习上她有很多的想法,回到生活中,很多事她却又拿不定主意,习惯了父母给做决定,总觉得离开了父母的安排,自己什么都办不好。 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她到一家大企业应聘笔译工作。不要说她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而且英语过了八级,仅凭着她的相貌就能让招聘者眼前一亮。 事实也确实如此,考官们都对她表示满意,但是企业的人事部临时有个小小的改动,他们更需要一位能同声翻译的总经理助理。大部分考官都一致认为她能胜任此职位,并说:"如果你认为自己能胜任的话,明天你就可以来上班了。" 这个职位要比笔译职位好,更有助于她的成长,但也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她觉得还是笔译对她来说难度小一点,于是,她便对考官们说,要先回家与父母商量一下再答复他们。 女孩把自己的求职经历告诉了家人。家人都说她太傻了,这么好的机会应该马上就答应对方。父母不断地鼓励女孩,以她的敏捷和目前的会话能力,工作后再加强专业词汇的训练,这份工作对她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经过父母的这番鼓励,女孩顿时有了信心,感觉自己又能胜任这份工作了,前思后想一番后,终于在第三天给对方企业打电话,打算去工作。结果这份工作已经被别人抢先了。或许最终拥有这个职位的人职业能力并不如她。 这个女孩之所以失去一次宝贵的机会,并不是她的能力真的做不到,而是她不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女孩的自我概念有失偏颇,不仅仅如此,还在于她的自尊水平太低。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了自我概念,而在自我概念中,有一个自我评价的部分,就是"自尊"。心理学上的自尊与平时我们所说的自尊心是不同的。心理学上的自尊是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自尊涉及个人对自己是否有积极的态度,是否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是否感到自己是成功的,或是有价值的。我们经常说某人自尊心很强,但不代表他有高水平的自尊。
![第5节:做让自己满意的自己--确立自尊(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343167124880.jpeg)
当我们体验成功或者受到表扬时,自尊水平就会上升。高自尊的人总是很自信、自豪和自重,他们的行为动机主要来自对自己的高度关注,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欣赏和尊重。而低自尊的人则常常感到不安,缺乏自信并且不停地自我批评,因此产生焦虑和不快乐。他们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而丢脸,常常使自己变得孤立。 心理学家詹姆士提出了一个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一个人的意义。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我们要提高自尊水平,可以通过增大成功或是减小抱负来实现。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还是以上面的这个女孩举例,要是她过去的每一次努力,几乎都能获得成功,这样她就会对自己形成一种认识--"实践证明,凡我做过的事,一定能做好",所以她会非常相信自己的能力。又或是,她在生活中降低自己的成功标准,比如这次面试她之所以信心不够,是因为她害怕自己不能胜任。何为能胜任,何为不能胜任?这个标准在她内心已经存在。如果她能将这个标准降低,显然她会认为自己是优秀的。 如果这个女孩有较高自尊水平,显然她会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从而能抓住生活中的每次重要机会。 因此,年轻人要提高自尊水平可以从两方面来努力--努力让自己成功,或是适当地调整目标和计划。 努力让自己成功。 成功的人更自信,失败的人更自卑。很多人因为自信,所以成功,他们成功后又变得更加自信;很多人因为自卑,所以失败,他们失败后又变得更加自卑。年轻人提高自己的成功几率,有助于增加自己的信心。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勤劳、智慧、认真、耐心、诚信、创新等。这些因素都是彼此影响,相辅相成的。无论如何,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自己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当然,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有时候,我们的成功需要依靠更多人的力量,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设置适当的目标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