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79个潜规则: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
有一位班主任为了规劝一名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找他谈话,费尽唇舌。可这个学生偏偏将他的话当成耳边风,屡教不改。后来,这个班换了一位班主任,他对这名学生一句也不劝导,只说了一句:“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的!”结果,这名学生就因为这句话痛改前非,开始勤奋学习,与先前判若两人了。 我们在批评时需要把握一个“度”,那么表扬是不是就可以多多益善呢?俄国作家克雷洛夫有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叫做《杰米扬的汤》,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热情好客的杰米扬精心熬制了一锅鱼汤,请好朋友福卡前来品尝。鱼汤确实很鲜美,福卡也吃得很饱了,可是杰米扬依然一个劲地劝福卡继续吃。福卡为了不驳朋友的面子,只好装作吃得津津有味,把盆子里的汤吃了个精光。可怜的福卡虽然喜欢喝汤,但这样喝却跟受罪一样。他马上站起身来,抓起帽子、腰带和手杖,用足全力跑回家去了,从此再也不来杰米扬家了。

热情好客本来是件好事,仍有个“度”的限定,如果给予过量就会给受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以至于产生厌烦的情绪。同样的道理,表扬也不例外。适当的表扬会让被表扬者心情愉悦,同时也显示出自己的风度,然而表扬过多却会产生负面效果,让听众对你的表扬习以为常,甚至怀疑你的诚意。 “超限效应”对合理把握演讲时间也深有启发。一位演讲者正在台上声情并茂地演讲着,台下的听众寥寥无几。由于他的演讲过于冗长,半个小时过后,仅有的听众也陆续离开,最后只剩下一位养鸡的老农。他深受感动,用眼神向他征询自己是否还要继续下去。老人鼓励他说道:“年轻人,每天早上我起来喂鸡时,即使只有一只鸡,我也会把它喂饱的。”演讲者大受鼓舞,继续开始他冗长、乏味的演讲。演讲结束后,他诚恳地向老人征求意见。老人说道:“年轻人,我要是只剩下一只鸡的话,是不会用完所有饲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