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点拨微观经济学(3)



系列专题:《人人必知的经济常识:图解微观经济学》

  资源的稀缺性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命题,资源的稀缺性及由此决定的人们要以最少消耗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愿望,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其次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通俗地说,就是有得必有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你选择了读大学就意味着要放弃做一份朝九晚五的全职工作的机会,因此有人会因为觉得读大学的机会成本太高而放弃。

  美国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其《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经济学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每一个社会和个人都必须作出选择。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同一资源又可以满足不同的欲望。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但在作选择时,请务必记住:一定要仔细权衡一下你的机会成本,这是提高选择能力需要培养的基本习惯之一。

  一个选择对了,又一个选择对了,不断地作出正确的选择,到最后便产生了成功的结果;一个选择错了,又一个选择错了,不断地作出错误的选择,到最后便产生了失败的结果。若想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我们必须减少错误选择的几率,降低作错误选择的风险。这就必须预先明确你人生中想要的结果是什么,而这本身又是一个选择。

  由以上经济学的两个概念可以看出,其实经济学并非那些经济学家们才关注的话题,它其实发生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每个人生活中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选择和取舍,力图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所以有人将经济学戏称为平民的学问。

  经济学的两个重要概念如图1?4所示。

  图1?4经济学的两个重要概念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都会设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

  2.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第3节:点拨微观经济学(3)
  微观经济学理论是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的:第一,合乎理性的人,即“经济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第二,充分完全的信息,即市场上的“经济人”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比如对于消费者来说,完全的信息是指消费者了解欲购商品的价格、性能、使用后自己的满足程度等。

  这两个基本假设总结起来就是:动机利己和信息透明,如图1?5所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6297.html

更多阅读

第13节:市场—微观经济的主体世界(6)

系列专题:《人人必知的经济常识:图解微观经济学》  我们不妨作个假设,来分析这一过程:  前提是双方都是经济学中的理性人,都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即卖方倾向于要远远高于成本的价格,买方倾向于付出尽量少的金钱。  假如: 

第12节:市场—微观经济的主体世界(5)

系列专题:《人人必知的经济常识:图解微观经济学》  如一方缺斤短两,一方自愿购买。表面上看,这种市场交易活动似乎是自愿和平等的;实际上,消费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这种商品的,并不是真正自愿的行为,并不是真正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即

第11节:市场—微观经济的主体世界(4)

系列专题:《人人必知的经济常识:图解微观经济学》  市场活动的原则:一场有秩序的游戏  2009年的力拓间谍案或许会成为中国一个热门的话题,在这个热门的话题背后,也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市场活动需要遵守游戏的秩序。  在看似杂乱

3苹果卖39888元 第10节:市场—微观经济的主体世界(3)

系列专题:《人人必知的经济常识:图解微观经济学》  固定贸易带来的好处如图2?2所示。  图2?2固定贸易带来的好处  贸易  最原始的贸易形式是以物易物,即直接交换货品或服务。现代的贸易则普遍以一种媒介作讨价还价,如金钱。 

第9节:市场—微观经济的主体世界(2)

系列专题:《人人必知的经济常识:图解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正是人们有购买物品的需要,才能让市场产生、发展和繁荣起来。  1.市场贸易促进了社会分工  自由贸易可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两个地区之

声明:《第3节:点拨微观经济学(3)》为网友流淌在角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