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据守在权利的空城
三文
刚刚过去的一年,贾樟柯仍旧引人注目。
他不仅推出了评价不一的《24城》,最新纪录片《上海传奇》亦拍摄关闭,新片《鸭子的反击》也即将开机,不久之前,关于他电影的英文论著也已出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自称不成功的前文学青年2009年还推出了两本书:《贾想》与《中国工人访谈录》,后者更是有着记录沉默工人记忆的期待。他说,当一个人失去阅读,失去写作的时候实际上失去了一个跟自己交谈的机会,书写也是保持自由的一种方式,一如他对电影的期待。中国城市化远远不够
《中国经营报》:《24城》之后,为什么推出《中国工人访谈录》,文本和电影的呈现有什么不同吗?
贾樟柯:很多素材在电影没有用到,不同素材有不同的特性,很多素材我认为更适合阅读。在电影完成之后,我把一些个案色彩非常强的、曾经感染过我的素材整理出来,这就是《中国工人访谈录》,我认为书中有非常独特生命的经验、自身生存的感受。文化作品并不是实用主义导向的,但是我希望重大决策制定之时,能够认识到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珍贵的。 当然,组织一部电影和建构一本书的观念是不同的,观影是被动的,是很仪式性的观看,阅读是开放的。如果我们阅读一本书,人和人记忆可以存在交叉的部分,比如大家访谈中都会谈到上世纪80年代、文革、50年代,而在电影里,在一个半小时的线性空间里,基本电影每个人物各自承担一段历史记忆,共同组成一个线性的叙事,而书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中国经营报》:你的影片大背景还是中国的城市化,你曾说过自己不可能一直拍小县城。但好像中国导演拍都市题材电影相对而言都不那么成功。 贾樟柯:这可能因为你存在一个都市的想象。在中国的大城市中,上海、广州可能因为历史原因,在满清时期就开始城市化,起步比较早,其他城市甚至北京其实城市化远远不够,所谓城市生活、所谓养成一个城市的阶级或者群体并没有完成。就像茅于轼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改革30年的确变化很大,但是坐趟火车回个家感觉这个变化很小。再比如到上海来,我们如果用不同的交通工具进入上海是不同的现实,乘飞机、坐火车、坐着船都是不同的境况,不是缺乏了解,而是缺乏认同。城市化其实是城乡一体化,如果还存在那么大的城乡差距,就还是会有大规模人口流动。现实和钱没关系
《中国经营报》:你的电影场景从小县城到都市,评价出现反差。这种情况让我想到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他战前主要拍下层阶层,战后大多拍中产阶层,有人就觉得小津不那么关注现实了。
贾樟柯:其实,现实和钱没关系。今天的中国,一个工人和一个老板,我觉得从总体的命运上是很相似的,都受到当下中国的吸引,他们除了拥有财富不一样,本质上的权利没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我拍的是主流,接近我接触的现实,所以我不会觉得别人的命运比如工人命运不是我的命运,我觉得是。 《中国经营报》:从最早的《小山回家》、《小武》开始,到《站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再到《24城》。有些观众说还是最喜欢《小武》。你怎么看? 贾樟柯:我想是因为《小武》更通俗,《小武》是一个多传统的电影,他更戏剧性,观众更能够接受。当然,也可能这种电影、这种生活气质在荧幕上以前没有出现过,在通俗剧这个领域中,我认为《小武》做得很不错,对比我的其他电影而言,品质只能算是中等。 中国的人际关系一直在变,《小武》这部片子本身就是表现人际关系的变化,但那时候还是一个热乎乎的人与人关系。今天,经济发展了十几年,随着现代性的涌入,我们有越来越多孤独感,越来越多疏离感。 《中国经营报》:谈到变化,那么多年,你在变化,观众也在变化,你怎么看待观众群体的变化? 贾樟柯:这十几年来,我实际上一直面对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变化,我希望能够捕捉这种变化。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市场是有个积累的过程,但我的整个电影受众群体扩大主要是从《世界》开始,之前《小武》、《站台》、《任逍遥》基本是比较高端的知识分子、媒体群体。在《世界》中,一群外来人,有的跳舞,有的做保安,写他们新的、对都市的感受,这种生活的感觉本身和一个乡土封闭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很不同。 《中国经营报》:《世界》的评价也存在不同。 贾樟柯:我认为是观众在美学上拐不过弯来,因为还是按照《小武》时期遗留下来的欣赏期待。《世界》是一个观念性很强的点,其中公园的环境和景观呈现出非写实的荧幕世界,《世界》呈现不是运动的人际关系的准确性和亲近感,而是把自身的空间、建筑等被提升到一个主角。此外,大家对《世界》的理解也有偏差,这其实是一个佛教用语,世界是人界,是天界、地界、人界三界中的一种。海外影评往往从美学切入
《中国经营报》:说起对你作品的评价,好像国内和海外特别是西方的评价存在很多不一致,你自己怎么看? 贾樟柯:他们有他们的角度,他们有他们的方法,但谈aihuau.com论最多的我认为是《世界》和《三峡好人》。海外方面来说,当然有一些文化上的差异,有一些文化密码式的因素解读不了,比如流行音乐。但总体来说,我认为更为准确,因为他们往往能够从一个大的社会结构、体制变迁来观察国家。 《中国经营报》:2009年第一本研究你电影的英文专著《贾樟柯故乡三部曲》由英国著名文化机构BFI出版发行。刚才说到他们有他们的角度,你觉得他们的角度有什么不一样,会有误读吗? 贾樟柯:每个地方都有知音,都有误读,都有不被理解。如果谈到国际影评,我比较喜的一点是他们往往能够从美学的角度、电影语言来进入一部电影,而我们基本上美学层面上经验是不足的,比如我们的阅读量、观影量、视野存在局限。如果你是一个纽约的影评人,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全世界的资讯,你能够知道电影真正发生了什么。我们往往会误以为盗版DVD也是资讯,但这只是资讯的一种,围绕电影的传播、讨论、形成文化的经验我们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