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专家建议学校应加强创业培训学生应提高创业能力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紧张的当下,创业列入了很多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据上海市近期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大学生有创业的打算,而创业网所做的一项调查更是显示有九成以上的学生在一瞬间拥有创业冲动。
然而,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是,一大部分人在创业这条路上碰得头破血流,有的甚至尸骨无存,这让我们警醒。
大学生创业:怎一个愁字了得?
“前期就要上百万的投入,即使资金有着落,可成本能否收回还不一定呢!”小程说道。打算毕业后创业的小周和小程这几天很是闷苦,原来他们打算在家乡开一家饲料加工厂的想法因为前期的资金投入预算过大破产了,尽管小周的父亲是村长,有着土地资源的优势,但是创业的资金风险还是让他们望而却步。
与之相反,兰州大学的丁某在校期间成功运作了一个摄影工作室,短时间内就收回了成本,而且一直到现在还很红火呢!“当时做工作室的时候对收回成本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我对学校这块市场比较熟悉,之前也做过很多调查分析。”丁某讲道。然而丁某毕业后并没有自主创业而是选择了就业,“因为论专业背景,我们只是学生时代开了个小店而已,没有什么独特技术,现在的社会不是仅仅凭借一点点激情和幻想就能做成事情的。我需要有一个保障和依靠。”
他们的经历应该代表了很多大学生创业的心路历程。前不久,上海市人大会有一项议案曾指出,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仅为2%-3%。大学生尽管有调查显示,众多大学生有创业冲动和打算,近九成社会人士也鼓励大学生创业,然而真正到社会上去创业的人数其实并不多,成功率的极低也是一个不打折扣的现实。
“像现在在校期间创业的学生都不过是小打小闹,严格来说还不能算创业,只能算职业,而毕业后去创业的人数就很少了,成功的就更少了!”一所综合类大学的老师说。
“现在总的来说,大学生创业人数非常少,可能连1%都不到。”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副主任罗建北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谈到。
大学生创业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像年龄、学习的能力、知识以及政策的倾斜等,但是事物两面性也决定了大学生创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制约着自己的发展。
在创业网上所做的一项“大学生创业调查”中发现,“资金”、“社会经验”,“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依次成为大学生自认的三个缺失。而同样的选项,在社会人看来,“资金”的比重明显下降,而“社会经验”有所上涨,社会经验恰恰是大学生最为缺乏的。
有数据显示,有45.5%学生的创业梦因资金匮乏搁浅。“其实中国资金并不少,但是投入初期的初始资金很少,‘天使资金’不多。”罗建北教授分析道,创业如果一点资金都没有肯定不行,一般都是最亲近的人借钱给你创业,他们之所以投资只是因为信任你,而像现在风险投资,外资内资都很多,但都比较偏重投资晚期或者说成熟期,而投资初期的不多。
“像现在政府推出‘创业投资基金’,就鼓励投资初期,这样的做法就比较好。如果寻求项目投资的话,一般比较困难。”
罗建北认为目前大学生最主要的困境是不具备商机意识。她分析说这和我国的大环境有关,我国的教育从小到大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传授的知识以技术为主,而创业对技术要求不高,更重要的是把握商机的能力,现在大学生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力。
如今的创业就像是宽进严出的大学门槛,入门容易但毕业很难,大学生创业光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从整个社会、整个学校入手来加强这种商机意识的教育,去开展创业培训教育,培养创业能力。”罗建北教授建议道,“这里说的创业不应是找不到工作而被动去创业,应该是主动,真正地看到商机。”
从个人来讲,大学生还应该去培养自我创业意识,去培养那种不怕失败的创业精神,因为我们国家和美国来比,从小就缺乏这种创业的启发激励。“你如果自己没有创业动机,别人怎么做都不行!”罗建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