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大学校园的‘小生意经‘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是大学生,又是“小老板”。他们或自己进货,或做某商家的校园代理,或在网上开小店,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付出,既获得小小的收益,又积累了生活经验。但是在采访中我们也看到个别同学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在了做生意上,以致好多学科挂起了红灯。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毕竟做生意只是副业,而学业才是第一位的。最后,给做生意的大学生提个醒,不论做什么生意,一定要合法经营。

    502租书坊

    24日中午,又有近20本书搬进了中医药大学中院景园502宿舍,门上贴着“502租书坊”,住在里面的是2005级护理系的8名女生。

    8个女孩是在一次夜谈时确定租书这个想法的。邵文婧觉得看完的书当作废品卖掉很可惜,可以租给别人看,她的想法得到宿舍姐妹的一致赞成。

    说干就干。她们将自己看过的小说、杂志、漫画凑到一起,还在低价书摊购进不少书,然后将阳台腾空后装饰一新,把书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她们还特意买了体重计,让租书的人免费称体重。

    租书坊于7月23日正式营业,第一周开业大酬宾,每本书每次只收2角租金。比起外面的租书场所,这里最大的优点是不收押金,主要靠同学们的相互信任,但是账记得很清楚。现在,她们不断扩充储书量,每赚够10元钱便购书。还与其他宿舍合作,代别人租书。她们说赚钱不是主要目的,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很满足了。

    曾经的校园“B计划”

    “B”者,“breakfast”是也。今年3月,南开大学迎水道校区金融专业大一某男生宿舍的6个大男孩烦透了每天自己下楼买早点,他们发现很多同学也有同样的想法。于是,6个男生经过商量后,决定为同学们代买代送早餐,名为“B计划”。

    做代理、当中介,吃的就是差价。他们跑了校区周围的饭铺和快餐店,联系好货源,压下价格。然后是贴海报发传单,还做了一个现场推广活动——互动游戏胜者奖早餐一次。

    一切就绪之后,6个男生便忙碌起来。每天5:50起床,拿货、分装、送货、下订单。校区共3幢宿舍楼,每个楼里都有他们的订户。

    两个月后,由于供货商们提价和期末考试临近的原因,喧嚣一时的“B计划”告一段落。他们共赚了400块钱,用这些钱K了一次歌吃了一顿饭,玩得很开心。

    “该开始的时候开始,该结束的时候结束。”这是其中一个男生对“B计划”的评价。或许,这也是在校大学生经商的准则。

    把生意当作兴趣

    大四的小武是一名天大的学生,在晚上八九点钟,他会带着自己的货来到南大校园。他做这个生意从刚入大学就开始了,断断续续做了两三个年头。他说,平日除了上课之外也没有其他活动,于是想通过做生意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一些。

    小武的小摊上摆满了手套、拖鞋、围巾等保暖物品。他和他的同学从已经就业的同学那里进货,分别在天大和南开的校园里摆摊。每天大概能赚20块钱。小武说,他原来比较内向,可自从开始做生意,他变得敢说话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他并不指望通过摆摊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只是把做生意当成一种兴趣。

    一边收书一边卖书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会将自己的书籍卖掉,但也有一些毕业生因为事务繁忙,只能把自己的书按斤卖给废品回收站,而一些低年级学生因为学习紧张,也错过了买到自己心仪的书籍的机会。天大2005级学生侯爵从中发现了商机。在卖书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他在毕业生的宿舍以高于回收站的价格回收他们的书,然后又去废品回收站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涉,从毕业生们卖给回收站的书中挑选出较新的、有利用价值的书并买下。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他在校园中摆摊,将回收来的各种四五十元的书以五元一本的价格卖给同学们,这样也符合环保节约的宗旨。

侯爵说,上次他回收了100余本书,在学期初很快就卖完了,净赚500多块。他说,他还要积极地发现商机,多做一些生意,这样既可丰富自己的生活,又能减轻家长的压力。

    不图挣钱只赚经验

    由于化妆品具有短时间不易变质、轻便、不用投入过多资金以及消费群体较为庞大等特点,这些成为交通学院大二男生王大帅做某化妆品代理的理由。

    对于一个男生来讲,做化妆品代理是对自己的挑战。因为他既没有光滑的皮肤,也没有突出的相貌。但他有一个信仰、一份真诚,他的幽默健谈和细心周到为自己赢得了不少顾客。学习之余,他经常泡在图书馆或者电子阅览室搜集美容知识,汇集打印之后分发给自己的新老顾客,他还会定期为产品做宣传。通过自己一年多的摸索,他已小有成就。他说,他不图挣钱,只想赚经验,当他走出校门的时候会更加自信。

    舍不得花自己挣的钱

    师范大学的蓉蓉同学大二下半学期开始了她的“商人”生涯。她从北京批发一些款式新颖的衣服,拿到学校出售。

    每次进货都是在寒暑假或周六周日,蓉蓉乘火车再转乘地铁去批发地点。其间,因为地形陌生、经验尚浅,她有过数次迷路甚至被骗的经历,但是经历过这些以后,凡事她都会多加小心,考虑周全再做。出售衣服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有的同学在试了许多件衣服后一件都不买,或者穿了几天却又要求退货。对于这些问题,蓉蓉总会耐心地满足大家的要求。

    对于挣来的一点小钱,蓉蓉笑称不舍得花,就算花钱,也是经过三思之后,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

    形形色色的校园代理

    将敲门发行坚持到底

    在校园中,每到开学之时便是杂志代理们最忙碌的时候。发传单,贴海报必不可少,但“敲门发行”才是重中之重。

    师大2005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小敏已经干了一年多的杂志代理,这一年中,她最有收获的就是增强了心理承受能力。“赚钱不是唯一的目的,关键是体会到创业的艰辛和充实,要从100次拒绝后坚持寻求第101位同学的接受。”小敏笑着说。

    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5级的戚文威与小敏一样也是某杂志的校园代理,不过她已经做到主管一级了。上周三,她从校团委办公室申请了一个晨读教室,作为该杂志俱乐部的会长,她要为自己的会员创造有利条件。

    现在,俱乐部正式成为学校社团之一,会员一百余人,利用会费已组织多种活动。她坦言,这个工作不仅使她的意志和能力得到锻炼,也让她赚了千余元。

    “创业”从手机卡开始

    师大2005级的小吴同学在学校做校园代理,负责推销手机卡,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600多块钱。当初做这个并不是为了勤工俭学,只是觉得新鲜好玩。

    最初她卖手机卡时要“扫楼”,“扫楼”就是挨个敲宿舍门问有没有想办卡的,跑得口干舌燥还要承受别人不信任的眼光。赔钱的事也做过,手机卡和钱对不上了,自己就得掏腰包。经过努力,她已经不用做这类工作,开始领导别人“扫楼”了。妈妈对她也很支持,觉得找点事做总比在家睡大觉好。

    代理银行卡

 大学生创业:大学校园的‘小生意经‘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的盛伟伟是通过朋友介绍开始代理银行卡的。“刚开始觉得很简单,只要找同学们要身份证复印件就好了。”真正做起来以后,他才感到其中的压力。很琐碎的事情需要在中间来回地跑。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盛伟伟办理了近300张信用卡,得到的收益也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他说,做代理浪费了很多时间,虽然不耽误上课,但每天脑子里都在想着这些事。除了得到的报酬外,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这才是最重要的。他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7100.html

更多阅读

老照片: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园的神韵

老照片: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园的神韵中国的高等教育直接照搬西方模式,肇始于清末民初。当位于北京的清华学堂还在致力于培养大批留美预备生之时,在上海由美国教会主办的圣约翰大学,则已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高校之一。1879年,美国圣公会上

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 大学生创业需要掌握的关键点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本身来说,是一件好事,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减轻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还能为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不过,对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竟也存在着不少反对者,而在这赞成与反对的拉锯战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一些大学生创

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 大学生创业容易成功的五个领域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科技成果   大学是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聚集的地方,曾经出过不少科技创业的成功人才。作为大学生,如果自己在某一领域有自己的科技成果,则可以利用自己的成果走科技创业的道路。这里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科技创业时,要充

准备启动dota2 卡住 大学生创业需要做好的一些准备(2)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此外,还可以申请政府基金。蔡老师特地告诉记者:全国首个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府资助型基金———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天使基金”,用于资助高校毕业生创办科技类企业,兼顾咨询企业。基金首期计划为期3年,资金总规模为

声明:《大学生创业:大学校园的‘小生意经‘》为网友女王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