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毕业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少,自主创业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华侨大学2003届毕业生林妙妙是泉州7名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之一。
在泉州市区宝洲路林妙妙新的办公室里,林妙妙向记者讲述了这一年多来,她的创业历程。
1999年刚进华侨大学经管学院学习财会专业时,林妙妙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子,不怎么喜欢说话,一心只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后来,也算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性格,也决定了她现在所选择的路。
大三那一年,林妙妙在一次讲座中,听了一堂有关市场营销的专题讲座,当时深深地被老师所讲的内容迷住了,并从此开始了解市场销售。
她原以为市场营销只是简单的买卖,听完那堂课后,她觉得市场营销需要很多沟通的技巧,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这些是她自己的专业学不到的,也是以往她自己性格中缺少的因子。
从此后,林妙妙似乎变了一个人,个性变得更为外向与张扬,渴望与人沟通。并有意识地利用节假日做一些营销实践活动,比如推销手机、电视等等,每每有所收获,心里就有很强烈的成就感,“当时她就有自主创业的念头。”有了这种念头后,林妙妙一直在寻找机会。
去年2月份,通过自己的努力,她终于在大四下学期实习阶段拿下广州一家保健品公司的泉州总代理权,从此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创业伊始,林妙妙也面临着每个大学生自主创业时资金缺乏的问题。她向亲戚朋友借了六七万元,在泉州市区租了一个店面做起了小老板。
但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社会上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不像同学间的关系那样单纯,彼此的信赖感很强。林妙妙说:“走向社会,跟人家接触,别人一看到你是个小女孩,对你的态度就不一定认可。在交流的时候,人家可能会跟你聊得很开心,但在开展业务时并不一定能达成。刚开始两个月,业务量非常小,所得的利润连店租都付不起。”
林妙妙坦言,当时她的压力挺大的。
沉下心来思考后,林妙妙深深地感到这是一个人脉经济与知识经济并举的年代,知识她在学校是积累了一些,但人脉方面就缺了很多。由于她老家是在龙岩而不是在泉州,所以开展业务时人脉就比较弱。泉州人有一种精神叫“爱拼才会赢”,她总觉得在这个地方也要“入乡随俗”努力去拼搏,为了开展业务,她尝试着努力去创造自己的“人脉”。
特别是后来,自己代理的公司老总来泉州时跟她说的一句话,让她终生难忘。他说大学生刚毕业时的心态是一个多边形,经过磨练变成四边形,再经过磨练慢慢地变成三角形,最后变成圆形,磨练多了心绪才会稳定,这样子才能自我约束。经过这些波折后,林妙妙成熟了不少。
到去年10月份,她觉得她那家店已经阻碍了个人发展,应该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毅然将店转让给他人,随后到国内一些大城市考察,探询新一轮的创业方向。这时的她,仅仅经过几个月的历练,已经挣到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桶金”,不仅还掉了创业时借的几万元钱,还剩下近十万元存款。
调查中,她发现在泉州这样一个民营企业多、老板员工素质普遍偏低的大背景下,开展企业培训方面的业务很有市场前景,而员工作为工厂的主体,其素质提高了才能带动工厂整体水平的提升。目前,妙妙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这份新的创业。
林妙妙说,尽管新一轮创业之路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她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迎接挑战,才能不断成长,她的目标是,有朝一日,真正成为社会大学的大学生。
政策
(一)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金(本)在50万元以下的,允许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注册资本的10%(出资额不低于3万元),1年内实缴注册资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
(二)毕业生新办从事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从事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三)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城市信用社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并简化程序,提供开户和结算便利,贷款额度在两万元左右。贷款期限最长为两年,到期确定需延长的,可申请延期一次。贷款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确定,担保最高限额为担保基金的5倍,期限与贷款期限相同。
(四)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毕业生保管人事档案(包括代办社保、职称、档案工资等有关手续)2年;提供免费查询人才、劳动力供求信息,免费发布招聘广告等服务;适当减免参加人才集市或人才、劳务交流活动收费;优惠为创办企业的员工提供一次培训、测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