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生创业:“永不给别人打工”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三次创业的陈志新:永不给别人打工

  陈志新今年刚刚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但他并没有象大多数同学那样找份工作,而是选择了创业。他的QQ签名上有一句话——“永不给别人打工”。陈志新说,

    这正是他为什么创业的主要原因。

    来自福建的陈志新出生在一个商人的家庭,可能是受到家庭的熏陶,陈志新一直有一种创业情结。刚上大学二年级时,他已经在学校里开始了创业的尝试。他拿到了位于学校附近的颐高数码卖场的投资,在学校成立了“象牙塔工作室”,准备做一个网站。网站服务器都已经架起来了,但后来因为陈志新当选为了学院的学生会主席,一时难以分身,最后创业计划就夭折了。

    到了2003年,陈志新大三的时候,卸掉学生会主席的职务后,有了时间的陈志新又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

    这一次,陈志新做了一个B2C的购物网站,主要对象为在校学生,并在网下开了实体店铺。陈志新是想亲自尝试一下电子商务。虽然最后店铺虽然一直是赢利的,但没达到陈志新预先设定的目标。同时,陈志新觉得近一年的电子商务实践也已经积累了一些自己想要的经验,所以就关闭了这家店。

 一个大学生创业:“永不给别人打工”

    2005年初,陈志新又一次踏上了他的创业之路。

    他和另外两个同学拿着从亲戚,朋友,同学处借来的十余万元,租了一套居民用房做起了一个叫校园娱乐门户(www.qqcn.cn)的网站。该网站主要针对学生用户,把学生想要的各种资源整合到了一起,涵盖了学习,娱乐,找工作等各个方面。到今年五月份已经有了六万多会员,最高同时上线人数达到了1700余人。接下来的一次黑客入侵,让陈志新强烈的意识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站的数据库被破坏了,网站会员一下子从六万多掉到了只剩下两万多人。这个时期是陈志新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时候。网站的收入一落千丈,都快交不起房租和水电煤费,一些创业伙伴也这时离开了团队。但最终,陈志新还是挺了下来,他找到了新的投资者。

    陈志新告诉《IT时报》记者,他现在做的校园娱乐门户只是为了“练练手”,马上就要推出的校园C2C拍卖网站就快上线了。新的网站模式与目前的淘宝,易趣比较类似,并且针对学生自己特点加入了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同时,陈志新已经注册了公司——上海新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作逐步的规范起来。

    “我从来就没有想过毕业后找份安安稳稳的工作,因为我会永不为别人打工”回想起创业的想法,陈志新这样告诉记者,“选择IT行业,因为这一行业特别适合大学生创业,还有就是我对做网站非常有兴趣。”

    “学生创业最大的问题是心态问题,经常眼高手低,对于自己的融资能力,财务计划都过份乐观的估计”对于学生创业的难题,陈志新这么认为,“还有就是经验很缺乏。如果我有一些经验,很多弯路就可以少走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7626.html

更多阅读

大学生创业开公司 给大学生开的创业处方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对于那些身在象牙塔而心系创业江湖的大学生而言,来自亲历江湖的前辈们的忠告应该是最中肯、最有帮助的。且看开拓者们开出的药方。    处方一:创业不等于做老板。   被访者一致认为,创业的概念应该是广义的,不

大学生创业:“短信聊天”成老板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自从手机普及以来,短信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节日到了,大家都喜欢发个短信祝福,现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下面创业商机杂志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就是“短信聊天”创业成功的大学生!   缘起:短信聊天摆脱抑郁  

大学生创业:毛线绣工艺品绣出“千金订单”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一个由大学生创办的仅8个月的公司,不仅在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而且出口金额达到了50万美元,直接带动400多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这是发生在青白江区大学生创业园内的成都千倍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真实事。但千倍公司董事

三名大学生创业:从卖盒饭开始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同往常一样,大学生锲臣熟练地将盒饭整齐地放在保温箱里,然后和同伴陈艳艳、达布希拉将保温箱搬到电动三轮车上,直奔呼和浩特市满达商场和宝马商城附近,他们必须抢在中午12点半之前将100多份盒饭送出去。 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业:梦长路更长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当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为缓解就业难问题,国家近期出台多项政策保障大学生就业,其中也有鼓励号召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   大学毕业生自己当老板,是一时冲动

声明:《一个大学生创业:“永不给别人打工”》为网友微光倾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