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业 《赢在中国》冠军自主创业者谢莉



创业者必须不断地自我激励,需要不断地焕发出创业激情。为什么这么说呢?

6月3日,重庆籍选手、奇火锅总经理谢莉在央视大型创业励志节目《赢在中国》第三季总决赛中勇摘桂冠,获得了1000万元的创业资本。这是《赢在中国》举办以来,重庆第一个进入前十并获得冠军的创业者。

《赢在中国》是一个比较煽情的电视节目,把一个本来很铜臭的商业话题加上了娱乐元素、采用了竞赛的方式、借助了媒体的操作,使得中国无数的创业者,冷血的开始升温、温血的开始燥动、热血的开始沸腾!它点燃了全国的有志之士的创业激情,激发了智慧的燎原之火,激情成为每一个创业者最最最重要的特质!

伟大的创业家都拥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使命感、热爱客户和产品/服务、快速创新和自我激励。自我激励什么?就是保持自己创业的激情,永不言败,更不能小富即安。

我注意到一个情节,在总决赛现场,评委史玉柱问谢莉,参加节目半年的过程中,你感觉能不能学到东西?如果能学得到,你学到了哪些东西?谢回答:参加节目之前,我有点小女人的小富即安;但参加节目之后,我的第二次创业更加充满激情,而且创业的方向更加准确。

谢莉的回答,我认为真实地道出了重庆老板的一种精神现状——小富即安!与其他地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比较,偏居一隅的重庆人,不缺机遇,不缺勇气,甚至不缺热情,但是相比之下,其把握机遇的眼光、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理想的热情,都稍逊一筹,因此其成就自然也就差一大截。

对于谢莉获冠军这条新闻的解读,当然应该有很多种,可以从政治、经济、法律、投资、创业、管理、娱乐、媒体、人生等等角度与层面去解读。然而,综观近日重庆的各大媒体报道,不仅说得很少,而且说得很浅,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类:一是说这是重庆美女创业的典范;二是说这是重庆火锅界的成功;三是说这是一个爱情与商业的理想结晶。

我没有吃过奇火锅,也没有看过《赢在中国》那个节目,但是当谢莉一路过关斩将而在节目后期逐步成为焦点之后,我关注过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我认为,谢莉的胜出,不仅是重庆美女的胜利,不仅是重庆火锅的胜利,不仅是爱情的胜利,而且是重庆创业家的胜利。因此,我们还必须从创业投资的层面予以解读,而且最佳解读方法,就是审视重庆的创业环境,审视重庆的创业者群体,审视重庆的创业家精神,因为,重庆毫无疑问地需要更多的创业家。

什么人可称为创业家?就是那种高瞻远瞩、目标坚定、百折不挠、自由创新、充满野性和激情的创业者。重庆需要鼓励创业,更需要那种真正具有创业家精神的人。

在2008年6月3日举行的"赢在中国"创业真人秀总决赛上,重庆"奇火锅"总经理谢莉一举夺得总冠军。在她身后,有怎样的创业经历?

当柳传志投出手中决定性的一票,谢莉终于可以相信,自己赢了。

灯光,鲜花,真诚而热情的掌声,无数镜头在2008年6月3日晚上带着敬佩聚焦在这个重庆美女的身上。一个靠7张桌子的小店起家的女子,凭借火锅生意成为第三季“赢在中国”创业真人秀冠军。从那一刻起,谢莉成为无数创业者的新偶象。

举起获奖证书的瞬间里,谢莉的眼中有泪光闪动。悄悄回到后台,她躲进丈夫的怀抱,痛快地,笑着流泪。十年创业的悲欢,就在泪水中尽情释放。

“现在我们都一样,都是没有工作的人了。” 1997年5月,当谢莉对丈夫余勇说出这句话时,语气平和,目光宁静。那一天,她刚从单位辞职。那一天,她不动声色的外表下掩盖着对未来看不穿的迷茫。

那天之前,谢莉是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月工资一千多元,在那个年代,这还是一个让很多人羡慕的数字;那天之前,却正是余勇人生的低谷,由于生意失败,他不仅赔进了所有积蓄,还欠了十多万元的债,深深陷入了自卑的情绪当中。

爱情对于女人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谢莉做出了在现在看来太过冲动的决定:辞职陪丈夫一起创业!

当时,谢莉手中只有3000元资金。没有任何技术和经验的她最终决定开一家小餐馆。夏天最热的三个月,谢莉顶着烈日走过一条又一条起伏的街,四处寻找着合适的店面。那些日子,她不敢想过去,也不敢想将来。忙碌冲淡了一切思绪。直到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了一个以前的同事,同事向她讲起,头发花白的科室主任,在开会时流着泪怀念起她,怀念起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八月最灼热的阳光里,所有的辛酸就这样被触动,谢莉眼中有隐隐的泪,却最终没有落下来。

三个月后,谢莉终于从一份报纸上找到了一个看起来很合适的店面。这个位于大坪的小店,原是一家只有7张桌子饭店,800元的转让费,每月1300元的房租,惟一的问题是,房租需要按季度交付。

找店主商谈,谢莉了解到那家店铺原是附近一所学校的房子。24岁的她扮成学生模样,直接找到学校,诉说学生创业的困难和艰辛。学校的老师被她打动了,终于同意谢莉每月付一次房租。

 自主创业 《赢在中国》冠军自主创业者谢莉

1997年底,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火锅店终于开业了。看着只有7张桌子的小店,谢莉用“7”的谐音给小店取名为“奇火锅”。   1998年初,重庆的冬天是被细雨笼罩的阴冷。谢莉坐在自己的小店里,眼神迷茫,心情潮湿如晦暗的天光。奇火锅开业整整两个月了,却很少有顾客前来光顾。看着手里越来越少的资金,谢莉心急如焚。她赔不起!

怎样让顾客认识并且接受自己的小店?谢莉想到一个办法。她发现,重庆的出租车司机习惯于凌晨两三点钟结伴就餐,而这时,很多小餐馆已经打烊。如果延长营业时间,就给了顾客一个选择自己的理由。她把目光锁定在这批人身上。

周围已经一片黑暗,只有奇火锅依然热气腾腾,灯光明亮。为了做出租车司机们的生意,谢莉坚持营业到凌晨三四点。9个月的时间里,她每天只能在店里拼起的两张椅子上睡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又是重复的忙碌。日复一日。很快,很多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大坪有家凌晨营业的奇火锅,并把这里作为聚餐的首选。奇火锅渐渐开始积累起了人气,开店的第七个月,谢莉惊喜地发现,自己终于结束了连续半年亏损的局面。成功的滋味究竟怎样,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幸运去品尝。就在奇火锅开始赢利之时,谢莉突然接到通知,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她的小店马上就要拆迁!恐慌和无助刹那间包围了谢莉。一年的努力,走过那么多路,吃过那么多苦,成功刚刚到来,就这样毫无预兆地什么都没有了。

那个夜晚,所有坚强的防备在突然的打击面前破碎,她一个人在店里放声痛哭,不知天色什么时候亮了起来。

清晨的第一道阳透过窗子照在对面墙上的时候,谢莉擦干了眼泪。奇火锅已经开始赢利,这让她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希望。要把生意继续做下去!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她下定了决心。

资金依然是最大的困难,谢莉找到父亲,不敢告诉他真实的情况,而是说自己生意火暴,准备扩张,需要一些资金。就这样,骗父亲把房子做抵押贷了2万元钱,1999年初,奇火锅在大坪大黄路重新开业,规模从7张桌子扩大到18张。很快,老顾客回来了,又不断带来新顾客,奇火锅每晚爆满。2年的时间,谢莉赚了20万元,终于积累下第一桶金。

寻找更强的对手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于谢莉,这样的哲言并不适用。就在奇火锅生意最是红火的时候,同样的打击再次降临到她身上:店面再次面临拆迁!

这一次,谢莉没有哭,冷静下来,她开始思考奇火锅未来的方向。开怎样的店,决定着能做多大的生意。为什么不能把奇火锅做成一个品牌?看着店里人声鼎沸的喧闹,谢莉在那一刻决定:将奇火锅做成规模化、高档次的火锅店。

经过考察,谢莉在两路口发现了一间合适的店面,营业面积达1200平方米。然而算下来,要开起这样一家火锅店,至少需要上百万元的资金,而当时她手中只有20万元。

经过三年的经营,谢莉已经熟知火锅行业哪怕最微小的一个细节。对行业和自己的信心让她最终决定冒险。从一些朋友那里借了60万元,加上手中的20万元,装修费用基本解决了,然而流动资金又从哪儿来?

谢莉想到了自己之前的那些供应商们。由于大坪店拆迁紧迫,很多供应商的账还没来得及结清。在大坪店的原址上,她贴出一张告示,留下自己的电话和地址,请未结清账款的供应商找她结账。在结账的过程中,谢莉向供应商描绘两路口店的前景,提出新店开业后仍请对方做自己的供应商,但希望推迟两个月结账。在供应商的支持下,奇火锅终于具备了做大的条件。从路边店变成品牌店,谢莉清楚地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重庆是著名的“火锅之都”,市场早被一些规模化经营的品牌企业占据。奇火锅作为后来者,如何能从这些知名品牌手中抢夺市场?

让顾客走进来,是一切服务的前提。谢莉决定利用开业的时机,迅速打开奇火锅的知名度。2001年,奇火锅两路口店火暴开业。谢莉在报纸上打出广告:开业期间,吃100送50,啤酒免费。这些现在看来也许寻常的促销手段,在当时的重庆火锅行业中,谢莉却是第一个使用。这样的促销,算下来是注定赔钱的。

市场被这场促销震动了。谢莉赔钱赚人气的举动,吸引了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目光,奇火锅迅速成为重庆火锅行业的焦点。“不要进来了,这楼承受不了。”那些天里,谢莉每天都要站在门口,大喊着阻拦不断涌入的人群。更重要的是,被促销吸引来的顾客中,有70%成了奇火锅的回头客,这正是谢莉的最终目的。

一片赞叹声中,谢莉依然清醒。要建立起长久的竞争力,仅凭促销远远不够,必须在同行当中,打造出自己独有的特色。就像有顾客经常询问:奇火锅,究竟奇在哪里?

那些日子,谢莉每天在熙攘的繁华中观察着,思考着这个问题。有一天,她听到一个年轻的女顾客说:“味道是好,如果能吃了不上火就更好了。” 谢莉眼前一亮,她在火锅底料中加入各种中药,研制出不上火的火锅底料。“奇火锅,奇就奇在吃了不上火。”凭借着这句广告语,奇火锅作为一匹黑马,迅速从激烈的火锅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

2003年,谢莉在大坪开起第一家分店,与相距不远的两路口店遥相呼应。接下来,渝北空港店、沙坪坝店相继开业,7张桌子起家的奇火锅,终于开始走上了扩张之路。

在路上

身在“火锅之都”,无论哪条美食街,都是火锅店火拼的战场。同样的档次,同样的价格,同样的菜品……这就是商界所谓的“巷战”。谢莉不想陷入这种“巷战”。她为奇火锅制订了错位经营的发展方向,在没有火锅店的区域开店,这样奇火锅进来了,同样的火锅店就很难进来,形成一片专属的市场。

2005年4月,从内蒙远道而来的肥羊府火锅败走重庆,留下了一排3100平方米的超大型店铺。有了失败的先例,一时间没有人敢经营这块场地。谢莉对这块场地进行了分析,发现这里位于区政府旁的三叉路口,车水马龙,四通八达,且附近建材市场、政府机关、高档小区林立,具有相当的消费能力,应该是一块经营餐饮的宝地。更重要的,附近没有大型火锅店。

看准了市场,谢莉毅然盘下了这块场地。为了分散风险、聚集人气,她找到一家品牌娱乐城,共同打造这一旺铺。餐饮与娱乐联手,产生了奇妙的互动效应,奇火锅沙坪坝旗舰店一开业便门庭若市,别人手中的“死地”,在谢莉手中变成了“宝地”。

随着店面的不断增加,人员和原料供应开始出现了缺口。为了保证各个分店的味道完全一致,火锅的各种原料需要统一制作配送。谢莉建立起自己的火锅底料加工厂和人员培训基地,做好了这些扩张的准备,她开始考虑将奇火锅打造成一个全国性的知名品牌。

怎样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进行品牌推广?谢莉把目光瞄准了重庆的中央商务区解放碑。作为重庆的地标,这里是外地人到重庆的必游之地。从2006年底至2007年初,谢莉以每月一家店的惊人速度,在解放碑连开三家店。“将当时可以开店的地方都开了。”谢莉说,在同一区域内开三家店,不仅能形成规模效应,还可以限制竞争对手的进入。

2007年,当谢莉看到“赢在中国”的报名宣传片时,敏锐地感到这是一次品牌推广的良机。带着自己的奇火锅,她走进了这场创业真人秀,历经了半年多的考验,一举拿下了总冠军。奇火锅的品牌,随她从夺冠的一刻起变得格外响亮。到2008年6月,奇火锅已在全国开起二百余家加盟店,加盟店年营业额达到5.3亿。

一个个光环的背后,谢莉已经让自己沉淀下来。“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想起这首曾经无数次激励了自己的“赢在中国”的主题曲,十年的艰辛与荣耀都已成为故事,她知道,自己和奇火锅一起,依然在路上。

“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最艰苦、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是没有时间来哭泣的,有的只是坚强和韧力。往往是有了一定收获取得了一定成功的时候,每每回顾那个过程,总会泪流满面。这泪水是感动,是感恩,也是对自己的肯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7851.html

更多阅读

《赢在中国》第四赛季开始了 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

《赢在中国》第四赛季开始了!2013年9月23日(今天)晚十点整,赢在中国第四赛季在江苏卫视播出,感谢关注!大赛总评委:柳传志、马云、王石《赢在中国》一、二、三赛季DVD光盘订购电话:010-87805657400-890-8920,当当网、卓越网、京东网、央视精品

史玉柱《赢在中国》经典语录 赢在中国经典语录

史玉柱,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他从身价八亿的中国“首富”到负债两亿的中国“首穷”,此后又在沉寂两年之后,默默东山再起,不仅一举还清企业积欠,同时还开创了保健药品、资本上市、企业投资及网络游戏等企业经营的新领域,他的身价也迅

我的偶像-韩小兵:《赢在中国》第二赛季的十强

我的偶像猫猫之-韩小兵 他是2007年《赢在中国》第二赛季的十强选手。是我喜欢的选手!下面是关于他的文章,浩子爱上猫 转载分享小小保险丝也有百亿大市场---《赢在中国》十强教你创业

当下热门行业创业 从《赢在中国》看当下创业者的心态

央视的《赢在中国》已经成功举办了一个赛季,今年的第二赛季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然而本就存在漏洞的十二强虎符投票终于出现了问题。2007年5月7日24时,《赢在中国》第二赛季三十六晋级十二强虎符投票结束,赵继爽、董冰、李文按得

声明:《自主创业 《赢在中国》冠军自主创业者谢莉》为网友君子如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