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瑞彩:只要不甘心,人生有希望



  她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只有高中文化水平,出生于贫寒世家,祖祖辈辈与土地打交道,没有高深的文化底蕴,没有显赫的文学素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女人,30年来,无论环境如何艰难如何变换,她从没有间断过写作,她用笔记录着自己平凡的人生,用笔记录下走过的每一段历程,其中包含着几多快乐、几多辛酸……

    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她出生于贫寒的家庭,家里兄弟姐妹较多,当时正处在物质奇缺的年代,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生活的压力,教育资源的落后,再加上她一个——女孩子。然而从小对书本、对知识的渴求让她非常艰难的上完了中学,然而高考落榜了。在当时的条件是不可能给她复读的机会,从此走入了社会,走入生产队参加劳动。艰辛的体力劳动并没有阻断她内心对读书的那份渴望,相反越是艰苦越是倍加珍惜。她把握住一切学习机会,田间地头、昏暗灯下都曾留下她读书、写日记的身影。她抓住一切学习机会,骑车二十多公里,早晨一头雾水、晚上披星戴月来回于县城和家之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文章也逐渐见报于各类报纸杂志。喜悦不仅跃然脸上,这也给沉闷的时代增添了些许亮色。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她的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引起了村委会的关注,在人才稀缺的年代,她被村委会聘任为代课教师,从此她如鱼得水,荡漾在教育战线上,挥洒着汗水,收获着幸福。

    怀着对教育工作的无限热爱,她投入到热爱的教学工作中,她教的学生在同校区名列前茅。在完成规定教学内容以外,她将自己的文学爱好传授给她的学生,不少学生的作文见诸于《农家女》、《读写天地》、《作文报》各类报纸书籍,这期间也是她人生中最得意的时光。她除了教学以外,潜心研读各类书籍,文学名著、历史解读等,她撰写了很多读书笔记、教学心得、家庭教育文章以及各类随笔、散文等,看着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刊登在报纸、杂志上,看着自己成堆的手记、剪切的文章,幸福跃然脸上。她深知不进则退,教学相长的道理,1988年她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通过自考取得了幼儿教师合格证,1992年到1994年参加了县师范函授班,拿下了中师文凭,后来又考取了代课教师合格证。

    不知不觉中她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18年,已从青春年华走到了中年,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写作上,她都收获颇丰,正当她以百倍的信心与热情投入工作生活中时,却下岗了。

 郝瑞彩:只要不甘心,人生有希望

    落岗不落志,重拾生活勇气。2002年的7月县教委下发了关于全面清退代课教师的决定的文件,她含泪离开了自己热爱得工作岗位,结束了她18年零4个月的代课教师生涯。人到中年,确遭受失业的沉重打击,曾经一度,也让她迷茫、失落和不知所措。几经思想斗争,她终于战胜了自己。38岁虽青春不在,但也还不老,完全可以再创一份新的事业。在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后,她选择了养猪。用她自己话说,选择了就要坚持一直走下去。回顾起养猪的经历,她夸夸而谈,从猪的防疫、饲养、常见病防治说的头头是道。谁曾想出她开始养猪的艰难。她可以说是个文化人出身,对于养殖可以说一窍不通,就是凭着她的执著、她的乐观和她骨子里不服输的勇气,走到了今天,建成了年产200头肥猪的小型养殖厂,又修建了沼气池,。不管多苦、多累,她从没有放弃过写作,她写得《养猪三步曲》在《河北省农民报》上刊登,引起了县委农工委的认可,作为典型文章上报省市。由于她实绩突出,连续几年被县妇联评为“双学双比”女能手,市级“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从1995年来她一直订阅《农家女》,其中刊登农家女自强不息的故事时常激励着她,慢慢得也把重心转移过来,从教书育人到生产生活,她完成了人生的蜕变。她积极投稿,先后被《河北农民报》、《河北科技报》聘为通讯员,2006年被《河北农民报》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参加了在河间举行的表彰会,从此她的经济和精神的双丰收,也使得生活重新焕发了活力,开始了新的生活。

    建沼气池,美化家庭。03年春天,她建起了本村的第一个沼气池,院落干净利落,厨房用具方便新潮。打动了一个个邻家妇女,她常常给人家算账,建个池子花一千多元,可以用二三十年,每年可节省几百元买煤等燃料的钱,并且沼渣也可以肥田,不光节约煤炭资源还能保护环境,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在她的带动下,全村沼池池建设率明显提高,走到了全县前列。2007年她家被评为市级“文明和谐新农家”,也被县妇联评为“学习型家庭”。

    调解员,促进和谐。从教师转行到养殖,使我与周围的许多姐妹们都成了知心朋友,姐妹们向我探讨问题也是方方面面的,孩子的教育,怎样协调家庭成员的关系,一些妇女保健常识等我也常把书刊杂志借给她们看。谁家闹了纠纷也常常来找我调解,近两年我就成功的调解家庭纠纷十几起。

    建服务站,服务乡邻。这几年奔走在社会上,她深深感觉到信息对生活在闭塞的农村的乡亲们是多么的重要,06年5月份河北信息服务公司发展村村通站点,着手筹建了她所在的杨户乡信息站,买了电脑上了宽带,并与省公司联网,建站一年多来,介绍了六十多位妇女走出家门到市里从事家政服务,帮四十四名男女青年找到了理想工作,为近百名学生介绍推荐适合他们的好学校,去年九月她在网上发布的《梨乡商机无限》的信息,不但为家乡引来大量客商,还与新乐县一个信息站合作,引来许多打工者解决了家乡劳动力的短缺。邻村姐妹孟彦敏想学食用菌栽培技术,不知道去哪学,在其亲友的指引下,来到她的信息站查询,在认真搜索、仔细对比、反复考虑以后,为其选择了一所技术过硬、培训费用低廉且离家最近的学校,当孟彦敏激动的要留下10元钱做咨询费时,她生气了,她认真地说,咱们的信息站对于周围的乡亲们都是免费的。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四里八乡都有口皆碑。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也许平凡的她一辈子都做不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作为一名女性,一名有文化,有追求的女性,她平凡的人生却不甘于平凡,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最大限度的彰显着不平凡的人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7918.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德不孤必有邻图、文 德不孤必有邻的典故

原文地址:德不孤必有邻(图、文)作者:乌江之子瞿扬袁海涌书法艺术官方网站http://www.yuanhaiyong.com/index.asp德不孤 必有邻星期一(7月25日)上午与杨总在新都木兰镇“中塑国际”临时办公室研究工作。临别时杨总告诉我说:明天我请书法家

李瑞环:《辩证法随谈>

李瑞环:《辩证法随谈》之“发展”中国是一个巨人,只要稳步走,步子就是大的;只要不摔跤,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最可怕的是自己折腾自己,自身先发起烧来。  李瑞环:《辩证法随谈》之“改革”改革,顾名思义就是要改变、革除、创新,如果干什么

秦武王:当时不举该有多好

艺术加工之后的武王举鼎,事实上应该是武王提鼎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擅长武功的不少,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一把好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敢说,反正打仗的全套武艺不在话下(太祖拳就是赵匡胤始创的)。曾经有一次他骑着烈马狂奔,跑到一个小城

男性励志:男人不狠人生不稳

生活就像是一棵黄连,表面上开着美丽的花朵,而根却是苦的。一个男人,只要他活着就要接受许多挑战,要面对许多难题,再苦也要接受,这似乎就是男人的宿命。俗话说:“吃得菜根香,啥事皆可为。”我国南方一所大学的校训是:“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声明:《郝瑞彩:只要不甘心,人生有希望》为网友涂鸦校服最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