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偏见和谬误如何欺骗我们的眼睛?(8)



系列专题:《奥巴马指引美国改革的枕边书:助推》

  代表性法则可能会导致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产生严重的误解。如果事件是随机决定的,比如说掷硬币猜反正的游戏,人们不会对正反面随机出现的顺序有准确的认识。当看到随机出现的某些结果时,人们通常会对这些结果加以研究,然后便认为这些结果极有参考价值。实际上,这些结果完全是随机的。你可能会3次抛出同一枚硬币而结果都是正面向上,因此你便会认为这一硬币本身存在问题。实际上,如果你弄许多硬币来,并且将每一枚硬币都抛3次,你会发现,3次都是正面向上的情况也会出现好几次。(试一试你就会知道。在写完本段之后,桑斯坦也做了一下实验,将一枚一美分的硬币掷了3次——结果是3次均为正面向上。他有些惊呆了。实际上他大可不必惊讶。)

  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汤姆?吉洛维奇在其1991年的作品中写到了“二战”时期德国人轰炸伦敦时伦敦市民经历的一件事。伦敦报纸曾经刊登出几幅图,其中一幅如图1-3所示,它显示的是德国V-1和V-2导弹攻击伦敦市中心的具体位置。你可以看到,轰炸的地点看上去并不是随机的,因为炸弹大部分都落到了泰晤士河的两岸以及图上的西北部。当时的伦敦人因此认为德国人能够精准地控制他们导弹的落点。一些伦敦人甚至认为,图上空白的地方便是德国间谍的居住地。实际上,伦敦人错了,德国人所能做到的只是将炸弹投到伦敦市区,至于具体炸到哪个位置便听天由命了。一项关于这些炸弹袭击分布的更为详细的统计研究表明,这些轰炸地点的确是随机分布的。

 第17节:偏见和谬误如何欺骗我们的眼睛?(8)
  图1-3伦敦V-1炸弹轰炸示意图尽管如此,这张轰炸图上的轰炸点看上去并不像是随机分布的。原因在哪里呢?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假如我们将图1-3平均分成4部分,如图1-4(a),然后我们再进行一次统计,或者说不是为了统计而统计,而只是数一下每一部分遭到轰炸的次数,我们的确会发现非随机性的证据。但是,没有证据能够表明这种测试随机性的方法是正确的。假如我们按照图1-4(b)的方式再次将图1-3平均分成4部分,我们便无法拒绝炸弹是随机抛下的假设了。不幸的是,我们往往不会通过这样苛刻的变换测试方式来挑战自己的认识。图1-4V-1炸弹轰炸图,图(a)为纵横分区,图(b)为对角线分区分区外的数字是分区内受到轰炸的点数。1985年,吉洛维奇与其同事瓦隆和特韦尔斯基一起还做过一项关于对随机性误解的最为著名(或者说最为贻笑大方)的研究,即关于篮球迷们所普遍认可的“连续命中效应”。我们不去详细解释什么,因为经验告诉我们:认知错觉有时候会很固执,以至于大部分人由于受其直觉思维系统的影响,根本不愿意去承认自己长期抱有的某种想法是错误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只是看一下这个简单的例子。大部分篮球迷都会认为,如果一名篮球运动员刚刚投中了一个球,那么他的下一次投篮也具备了很高的命中率,如果他连续投中了多个球,那么他的下一次投篮命中率变得更高了。人们习惯于称连续命中篮筐或者最近多次投篮保持极高命中率的篮球运动员为“手热运动员”,这一点在许多体育解说员的评论中是一个好兆头。将球传给“手热运动员”已成为一项约定俗成的策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8509.html

更多阅读

第17节:专一和学习

系列专题:《笑着醒悟的心灵智慧:沉思课》  诸位可能认识这样的人:即便是在跟家人或朋友一起用餐时,他也要分神去读书读报。这么做显得有欠妥当,因为这样会把别人挡在外面。实际上,我还见过几个故意把报纸像盾牌一样竖在面前的人,他们躲

第17节:分辨和评价的差异

系列专题:《关系决定命运:不抱怨的世界2》  分辨和评价的差异  你可以去分辨别人的出现能否帮你的灵魂得到升华,能否帮你感受更多的欢乐和人间的美德,能否让你发现自己的内在美和更多不平凡的事。但是,如果他们帮不上你,也要祝福他们

第17节:供给和需求—推动市场运转的左右手(4)

系列专题:《人人必知的经济常识:图解微观经济学》  (2)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这里其他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

第23节:偏见和谬误如何欺骗我们的眼睛?(14)

系列专题:《奥巴马指引美国改革的枕边书:助推》  措辞之所以会有效,是因为人们在做出决定时通常会怀有一种盲目和被动的心态,他们的理性思维系统往往懒得去将其看到的信息变换一种说法,看是否会得出一个不同的结论。他们之所以不去这

第22节:偏见和谬误如何欺骗我们的眼睛?(13)

系列专题:《奥巴马指引美国改革的枕边书:助推》  人类身上的“损失厌恶”和“选择盲目”暗示着,如果某项选择被设计为“默认”,那么它会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因此,默认选项便起到了强力助推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默认选项的助推极为强大,

声明:《第17节:偏见和谬误如何欺骗我们的眼睛?(8)》为网友夏漠秋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