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开德:2000元演绎残疾人的创业之路



 朱开德,龙泉驿区赫赫有名的“成都东航塑胶有限公司”老板,靠着2000元的创业资金和只身带千斤包装膜东奔西跑,最终创办了公司,目前该公司技术已顺利通过了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经历17年风风雨雨,他已为国家创税100多万元,资产将近千万。

  昨(20)日是第17个全国助残日,肢体残疾人朱开德为记者讲述了他从艰难起步、小心翼翼扩张、到突破瓶颈的大发展,用诚信、勤劳和坚强演绎着与众不同的创业之路。

  自食其力 学一技之长

  25岁独自办厂,28岁研发出“液体包装膜”技术,35岁拥有百万身家,现在40岁的朱开德有着让人艳羡的资本。残疾的身体,却磨炼了他“强壮”的斗志。12岁那年,朱开德突发高烧、双腿抽筋,被诊断患上了败血症,从此,他的左脚永远失去了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的机会。

  “我一定要让自己站起来,那是当时惟一的想法。”由于家庭贫寒,中学毕业后,朱开德客观分析了自身情况,认为若能掌握一技之长,自食其力应该不成问题。朱开德毅然报考了西河职业中学机电专业。1988年9月,毕业后的他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到龙泉塑料厂工作。初进塑料厂,由于身体残疾,时常被人歧视,他时常有被淘汰下岗的危机感,工作压力非常大。但这个刚20岁出头的倔强青年,硬是凭着自己的刻苦勤奋,赢得了师傅和同事的好评,从一个普通打工仔成长为班组长、车间主任。

  1990年,满身闯劲的朱开德到了双流轻化工厂打工。该厂的大股东是省塑料公司,当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省塑料公司准备撤股,而多年打工的朱开德就在此萌发了自己办公司的念头。

  首次创业 欠债两万多

  1991年初,朱开德和几个中学同学合资1.5万元,购置了1台旧设备,从他原来打工认识的熟人厂家赊来原材料,生产菌种膜。从此,成都各大郊县农村都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金堂、简阳、什坊都是他长期的业务往来地。“菌种膜的客户是农民,我常常是带着膜赶车下乡,到处吆喝,周而复始。”

  “到人家办公室推销,经常被翻白眼。”回忆起10多年前的创业经历,朱开德明显带着伤感,尤其是拉业务的时候,许多厂家是带着有色眼光的,总在掂量他的可信度。有次,朱开德去成都九眼桥一家包装公司,不仅在门口遭到了保安的盘问,上楼到了办公室也引来不少嘘声。轻微地翻弄了一下桌上的书,他故作轻松地继续推销。“其实刚跑业务时就预想了这一切,但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还是难以承受,多次都想退回。可转念一想,如果不踏出这一步,必将一事无成。”就这样,朱开德后来跑市场的路顺畅了很多,不过命运并没有就此改变。市场环境不好,产品定位不准,销路不畅,苦苦坚持半年后,朱开德的第一次创业便以失败告终,还清供货商所有欠款后,还欠下2万多元的外债。初次投资失败的教训,使朱开德认识到,经营一个企业既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也要有过硬的技术和产品。

  1992年10月,朱开德接受龙泉福达塑料厂聘请,担任生产厂长。在三年从事企业管理的实践中,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塑料包装技术,并根据不同牌号聚乙稀原料的不同拉断力、断裂伸长率、渗透力及热气性进行组合试验,经过反复尝试,终于达到了相关各项指标值,成功地掌握了“液体包装膜”这一新技术。

  怀揣2000元进行二次创业

  1995年,由于企业改制,朱开德再次下岗。怀揣着2000元和自己研发的“液体包装膜”技术,他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之路。他经常身背样品四处考察市场行情,还让客户免费试用自己的产品。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辗转于全省各地,长途跋涉常常令他筋疲力尽,为了节省开支,他舍不得住旅馆,汽车站候车室成了他经常休息的地方。

  “我至今仍记得,那次在绵阳被三轮车夫宰客的事。”他带上半吨膜赶车送给绵阳的客户,由于他很少出门,而且又是残疾人,下车后就遭到了10多个三轮车夫的拉拽,要他给每人出10元,才能送货到目的地,“其实这些膜只需要3辆三轮,路费最多5元。”人生地不熟,朱开德只有“大哥、大叔”一句句求情,当时眼泪都流出来了,众多三轮车夫才罢休。

  “第一单生意只有200元,而且还是客户试用满意了再付款。”朱开德说,一大冰包装厂家因为急需包装膜,致民路一商家介绍到了他这里。“当时人家一来厂里,根本不相信我们这设备能生产这种先进的膜。”为建立信任,朱开德专门将包装膜送货上门,还让厂家试用满意后付款,这就注入了他生意起步的一个重要的转机。就因为这第一单买卖,客户不仅对朱开德的产品相当满意,还陆续加量订购,其他商家蜂拥而至。

  三年积累拿下第一个50万

  拿到人生的第一个50万,朱开德仅用了3年时间。2002年,已经拥有了上百万资产的他,创办了东航塑胶有限公司,开创了自己的新事业。他将陆续买进的10多台旧设备全换成了效率更高的新机器,并正式拥有了自己的厂房。目前,朱开德的公司已经占地10余亩,年产值达到了700万元以上。

  在朱开德的企业里有一条不成文的招工规定:同等条件下,残疾人和失地农民优先录用。王红贵是一名肢体残疾人,由于文化程度低,失业多年,培养成操作熟练的技术能手的难度可想而知,而朱开德并不看中培养成本,尽管企业里产品材料价格又较昂贵,培养一名熟练操作工损耗就高达2000到4000元。学徒期通常为3个月,在学徒期里不但不能为公司创利,还要损耗原料。即使这样,在朱开德的公司里,仍然有条许多公司不多见的报酬规则,学徒期每月工资500元,不分期限。他说,现在自己公司职工中残疾人占到了51.6%,但并不觉得后悔,他认为这是在帮助他人走新路,以后还将尽可能这样做.

 朱开德:2000元演绎残疾人的创业之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9261.html

更多阅读

朱继东:青年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朱继东:青年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朱继东 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核心提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三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三观”养

李开复: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李开复: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   要有勇气,去挑战那些认为不能被改变的事;   要有肚量,去接受一些不可改变的事实;   要有智慧,可以分辨哪些是可以挑战,哪些是需要去接受的事实。      李开复,GOOGLE全球副总裁

赛伯乐朱敏负面消息 赛伯乐朱敏的创业之路

  上世纪80年代,当鲁冠球、步鑫生们以本土创业的方式开始构筑自己的商业世界时,那些改革开放后第一拨远赴重洋的中国留学生也同样编织着一个个创业梦想。在这其中,曾在硅谷成功创办Future Labs和WebEx的朱敏显然是佼佼者。   考

创业板首富蒲忠杰:5年300倍的创业之路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与创业板同岁,同样是“十年磨一剑”的乐普医疗首日收盘报63.4元。一手创办了乐普医疗的蒲忠杰,持有的6043.67万股股份对应市值高达38.32亿元,稳稳地坐在了创业板首富的位置。     同时,乐普医疗的另

开店: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开店: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这几乎是我和每一个店主聊“为什么会在天河南开一间小店”时,他们必然要讲到的一点。几乎是每一位,他们开店的初衷,都源于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或深深的喜欢。    徐婷小小的宁服装店里,所有的衣

声明:《朱开德:2000元演绎残疾人的创业之路》为网友别让时光钻了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