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故事 一则小故事中的管理学哲理



 哲理小故事 一则小故事中的管理学哲理
前几天听到一个故事,觉得很有哲理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说的是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我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想法?或许大家的都会觉得小和尚活该,谁叫他出工不出力呢?刚开始我和大家的想法一样,觉得小和尚是活该的 

后来我听了一个讲座,主讲人林伟贤老师所说的话,让我改变了想法。在这个讲座上林伟贤这个有着亚洲四大讲师之称,全球最佳个人成长和商业课程Money&you唯一一个中文讲师,因为林老师不仅是知名的讲师,更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所以林老师更多的是管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林老师认为这个小和尚被撤职,不全是他的错,更多的是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 

    所以如果在座的各位是当老板的,如果你的企业中有员工也是做一天的和尚撞一天的种的话,你首先要反思的是你的企业各项考核标准完备吗?并且员工们都知道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9721.html

更多阅读

拟《蓝鲸的眼睛》小考题 蓝鲸的眼睛主要内容

《蓝鲸的眼睛》小考题1、故事中的蓝鲸吃什么()。A.以浮游生物为食,主食磷虾B 吃蓝色的生物,以使眼睛变得更蓝C.海面上闪闪烁烁的星星D 每天消耗24吨食物2、蓝鲸浮在海面上,一动不动,像孤独的小岛,它在干什么()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 地理建模原理与方法

地理故事中的地理原理集锦夸父追日 据说“夸父”本是一个巨人族的名称,从世系上看,夸父族人原本是大神后土传下的子孙,住在遥远北方一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上。他们个个都是身材高大、力大无比的巨人,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手中握着两

这些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主人公

这些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南柯一梦(淳于棼fén)东施效颦(东施 )江郎才尽(江淹) 赴汤蹈火(嵇ji康)投笔从戎(班超 )鹤立鸡群(嵇绍 ) 负荆请罪(廉颇)杀妻求将(吴起 )完璧归赵(蔺相如 ) 凿壁借光(匡衡)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 ) 精忠报国(岳飞)闻鸡起舞(祖

“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正确英文翻译 治大国若烹小鲜中的

目前关于老子这句话的英文翻译都不准确。这是个攸关中华智慧和当今治国理念的问题,希望各大媒体重 视这个事情。“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东西方领导人都引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治国理念。

声明:《哲理小故事 一则小故事中的管理学哲理》为网友栀耳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