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 赢在中国 “赢在中国”谁能走到最后



雅虎: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赢家访谈》。

  现在坐在我旁边的是浙江《都市快报》总编辑杨星女士,今天我们请来了杨女士,主要是想请她跟我们介绍一下“赢在中国”这个活动在浙江的开展情况,同时借此机会请杨总介绍一下浙江近两年来的创业环境。先请杨总跟大家打个招呼。

  杨星: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跟大家见面。

  雅虎:请杨总介绍一下浙江省“赢在中国”的报名情况?

  杨星:“赢在中国”的大赛浙江地区《都市快报》是合作媒体,自从消息发布了以后,响应非常的热烈,总体我们在浙江有7千人报名,晋选以后有232名选手,最后进入108强的有4位选手,消息出来以后,报名参与的整个过程非常热烈,我们在5月2号的时候做了一场路演,也是一次预演吧,那个路演应该说是做的非常成功,400多位读者参与了现场的活动,我们的投资家、我们的企业家都在现场,然后我们做了一个模拟的现场演示,我们选了5位创业者,在会上现场的比赛PK。他们第一轮演讲结束以后呢,我们现场就很多读者就要求发言,要求参与到这个竞争当中去,他们就说你们这5位选手是怎么选出来的呢?他们为什么有资格坐在这?今天有这么好的投资家和企业家都在现场,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这个机会呢?所以现场在路演的时候,就临时决定在现场的观众当中产生3名可以上来跟这5位选手一起比赛的机会。就变成了现场的竞争,所以我觉得从整个情况来看,浙江的创业意识、竞争意识还是很强烈的。所以“赢在中国”也给我们浙江的创业者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雅虎:那么刚才听您说是7千多名参赛报名,不愧是咱们国家有名的创业大省。那么您觉得就创业这一点来说,浙江的最大优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知名的浙商、企业家走出来?

  杨星:浙江讨论当中,大家比较大的讲到就是浙江的文化底蕴,还有浙商的特点就是儒商的特质比较强。浙江一直是一个经济大省,从古代到现在,文化也是大省,所以浙江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好的土壤,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这进的经济大家也是比较了解的,特别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创业这一块是非常非常有特点的,比如说温州,大家都是很了解,也是很有名的,温州人的特点就是既能睡地板,又能当老板,这是温州人的特点。大家也讨论过,为什么温州人他很有意思,说你们浙江人出去打工,打工打工的打着打着就变成老板了,但是有的地方的人呢,出去打工他永远是打工的,这个可能也是一个特点,比如温州人开始出去的时候睡地板,他是打工的,但是积攒了财富以后,他想自己当老板,他不会把这些财富积攒起来以后就心满意足了,或者就一直满足于打工,他始终希望自己创一份事业。比如浙江义乌那个地方,是全球著名的小商品市场,那个地方的企业家,他的行业很多,是从收破烂的那样一个行业起家的,就是他挑的担子一头放着糖块什么的,一头就是收鸡毛啊,废旧物品的。就这么很小很小的一点生意一点一点的积攒起来,很多的人都做很小的生意,最后成为大企业家,浙江这样的人特别的多。我想浙江的创业文化一个是非常肯吃苦,非常勤劳,而且肯动脑筋,肯奋斗,再一个浙江人从文化上有商业的传统,比如说沉性这一点,浙江人是比较有特点的,他可能在跟你签合同,在跟你谈判的时候自捉弊脚,好像是很小心眼,但是一旦谈成了之后是很守信用的。所以很多投资方和做生意的,最后就很信任这些浙江的商人,这些也是传统。还有浙江有很多有文化的企业家,虽然是民营企业,但是他有比较高的学历,然后他的视野比较开阔,事业做的比较大,甚至做到海外,这些我想是比较突出的浙江人的特点。

  雅虎:您是想说新一代的浙江的创业者跟老一代的浙江创业者相比,现在有了比较高的学历,但是他们同时还是儒商的文化,还是存在的,他们还是仍然肯吃苦,同时他们这个高的学历应该是他们拥有的优势,就是跟老一代相比,您是这样意思吗?

  杨星:应该是这样,就是视野比较开阔,一个是传统,血脉当中就有的传统,是仍然保持着那种肯吃苦、肯动脑子的这样一种精神,就是坚韧不拔的精神,哪怕看到一点点的很小的商机,温州人就是这样,你可能很小很小的钱,人家可能不屑于赚那个钱,但是他们会去赚,只要有钱。然后能够发现一些商机,能够把它放到一个很大的背景上做,这个不是一般打工的概念。我想有一些地方为什么始终在打工?可能跟文化传统也有关系,跟文化的视野、底蕴有关系。

  雅虎:那么您作为一个平面媒体者,您觉得咱们国家,央视这样一个比较强势的媒体,他举办这样一个非娱乐性的大型的创业真人秀的活动,您对这种活动有什么看法和理解?

  杨星:从两方面来说吧,首先是社会各界的响应,从社会各界的反响来看,这个活动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我们有200多名进入3千的创业选手,要度他们进行面试,他们谁来面试呢?所以我们就组织了一个明星企业家的一个评审团。那么这些明星企业家他们都是很优秀的、很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工作是非常非常繁忙的,他们听说了这样的一次活动,让他们对后劲的创业人才进行面试,他们都把自己的手头的工作放下来,我想这些企业家花这些时间做这项工作,已经证明了这件事情的价值。还有一些社会的反响,说明了社会对他的需求,整个中国都在倡导创新,这不仅仅是高层的愿望,也是全中国的经济发展,包括我们普通群众的要求。刚才讲到非娱乐化,当然它比起超女可能是不属于娱乐的范畴的东西,但是就人的精神生活和实际需求,它是一个更务实、更有价值的活动。另一方面从媒体讲,我们非常有必要帮助形成这样的一种社会氛围,因为虽然创业上上下下都在倡导,但是真正要创业还是非常困难的,有非常非常多的困难,那么形成一个好的社会环境非常重要,会给大家勇气,给大家去做这样的一件事情是很光荣的环境极其重要。所以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给大家精神上带来的快乐,我不说娱乐说快乐,可能是更大的,比娱乐更大。

  雅虎:另外,我在研读《都市快报》起步和发展的历史,您作为《都市快报》的创刊人,《都市快报》的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创业的过程了,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您觉得哪一步是您觉得最难的?或者哪一方面是您觉得最重要的?

  杨星:绝对的说哪一方面是最难的,让我现在来讲,很难用一句话或者一个事情把它归纳出来,刚才说了,《都市快报》本身就是一个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创业。从零开始,从无到有到现在做到浙江最大的平面媒体,我们在开始做的时候,浙江是一个文化大省,它本身的平面媒体已经非常优秀了,当时在杭州的市场上,就是报纸的覆盖率已经是全国比较大的了,当时我记得新华社发过一条消息,叫《杭州人最爱看报纸》,为什么杭州人最爱看报纸?因为杭州人均报纸拥有率最高,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去办报纸,究竟有多少市场,能不能沉?按照当时表面上的数据分析,好像看起来成功率不是特别大,那么创业就是这样,你得考虑你的市场机会,然后来考虑成功的可能性,因为必须有市场,没有市场你做那个事情就不能成功。所以我想我们当时很清楚的,就是考虑一个产品换代的问题,虽然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的报纸,但是这些报纸也许并不是已经优秀到了不能改进,可能还可以夺更好的产品。所以我们当时处于这样的一个考虑,当黑白电视机家家都有的时候,如果我能生产出一个彩电,那么市场的占有是空白、是零,我可以拥有全部的市场,所以这个东西当中也要讲到创新,创新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你仍然生产黑白电视机,那你就是死路一条,那你如果有能力,能力生产出彩电,整个市场就是你的,接下来就是营销等等,所以创新是很重要的。再一个在创业的过程当中,大家应该充分了解到创业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这个“难”首先是你要战胜比你强的,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了份额的产品,那你要比对手强,这个事情本身就很难,所以你得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哪怕你看到了一个很好的市场!现在这个市场上人家还没有发现,可能是属于你的,但是也不一定是你看到的那样,即使是你看到的那样,你要把自己的想法落后到现实,这个当中还是有很多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企业家也是这么说,坚持很重要,那我想“坚持”呢不是一个简单的两个字,它的内涵其实非常非常具体,就是怎么样才能坚持呢,那一定要有信念,因为我们现在的大的文化环境也好,机制体制也好,还没有完备到对我们创业的个体也好、集体也好,有非常完备的激励体系,所以在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可能你的领到并没有按照你的期望给你一个很好的支持,而且周围可能大家也不是每个人都在鼓励你,哎呀你一定能成功,或者说你做的很好,并不一定是这样,相反可能有很多的往后的拉动力,经常让你觉得我是不是还要干下去,所以这个时候,我很深的一个体会,你必须知道你为什么要干这件事,然后就是你自己坚持,你不要指望一定有别人像老师啊、父母一样扶着你走,哄着你走、哄着你创业是不可能的,你必须自己克服很多的困难,并且坚持下去。那么这个当中就需要理想、信念,这个也不是空话,它非常非常具体的在每天要求你做出很多的选择。所以现在我们就是这么一天一天坚持、一天一天选择下来,然后到今天,我们觉得我们做的还是非常值得,尽管我们牺牲了很多,然后我们得到的可能也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当中的获得,比如具体的多少钱等等,但是我想,我们的团队,坚持我们的新闻理想的我们的同事们会和我一样,觉得这件事情很值得。前几天的世界报业公布了新的世界一百强的排名,其中《都市快报》排在第71位,世界排名71位,这个成绩当然不能说是非常好,但是我觉得也挺不容易的了,对于一个才发展了不到8年的报纸,一路狂奔,奔到这么一个位置,所以大家都在说,就是中国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历史阶段,它提供了很多机会,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方向对,你就很有可能成功,我想我们也是一个例子,这个当中需要一个很大的精神上的支持、支柱。

  雅虎:听到您说《都市快报》发展的过程当中,精炼出来就是创新和坚持,但是这两个词精炼容易,但是做下来非常难。那么给我的感觉,都市媒体,比如晚报啊、都市快报类似于这种报纸,好像平日里做的更多的是对比较大的受众群体的信息传递。那么参加这样,或者是支援“赢在中国”这样的活动,应该是受众群体比较小,仅限于创业者,或者是有这个打算的人,那么你们是否担心读者会不关心,或者是影响到你们传播的过程呢?你们会怎么想这个?是不是将来都市媒体都会比较关注社会上的专业性比较强的活动?担起一份责任?或者是社会上的责任?

  杨星:我想是这样,虽然这是一个创业,似乎是经济范畴里的事件,但是我认为它绝对不是一个小众关注的内容,因为在当今中国经济是最中心的话题,每一个中国人都关心经济,不管是个人的小经济还是大经济。这是我们全党的中心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个老百姓充分关心的一个内容。所以刚才讲到,这个小经济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现在的和将来的。所以他个体对创业这个事件,他的一个投入,以及由他所带动的他的环境,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他的团队,然后由此可能造成人的命运的变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也非常被大众关注的问题,它不是一个小众,这是我们的判断。还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有可能给你提供成功的可能性的机会太重要了,虽然我们现在中国有很多创业的机会,但是毕竟创业很困难,我们的很多选手都是那着项目来了以后,就说我这个项目挺好的,能不能给我投资钱,就是他创业的第一笔费用就很难。所以这样的一个机会,对大家来说都是太重要了,更不要说他还有一个比拼,带有很强的一种竞争性,我们不是想评出一个创业的状元来吗,我想这个当中不仅仅是纯的过去的经济概念的活动,是一个大众参与的,倡导一个非常好的社会风气的,和一个有非常具体的实用价值的活动。

  雅虎:杭州3千面试的时候您在场吗?

  杨星:不是3千是200多。

  雅虎:就是3千进108面试的过程?

  杨星:我在。

  雅虎:您对他们有什么印象?

  杨星:首先是年轻,大多数都非常年轻,有还在学校的学生,然后还有很多我觉得真的是很好,他们才20多岁,就是学校毕业两三年,但是都有了相对丰富的创业经验,有的已经创业了二、三次,就是他已经失败了二、三次,那对这些人呢,我个人倒还是比较看好的,因为他积累了财富,年轻人他可以失败,他有资本失败,但是他每一次的失败都给他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所以这些进入3千名的这些面试的年轻人,虽然也有很多的缺陷,相对来说我觉得他们表达方面还欠缺一些,但是他们已经比同年龄的年轻人……

  雅虎:经历更丰富,思想更成熟?

  杨星:对,而且他们都总结了我上次为什么会失败,主要是什么问题,而且已经想的比较深了,不是表面上客观条件不好啊怎么怎么样,他说没做好就是自己的原因,他们比较年轻,再一个就是他们都不怕失败,好像都有瘾,因为创业过了,因为有了失败,我对下一次的成功更加有信心,是这样的,非常好,所以虽然当时很难说有多少精品,就是非常好的创业点子,也不一定是非常多的,但是对这样的一群人,至少作为当时在场的面试评委之一,内心是非常高兴的,因为他们代表了一代人。

  雅虎:那么您肯定是接触过很多成功的浙江商人和企业家,您对这些人有什么比较深的印象?

  杨星:这些企业家非常多,比如娃哈哈集团的宗庆后总裁,还有很多的企业,包括有做家政的总经理呀,还有做房产的,像杭州大厦的,杭州大厦是世界著名的百货公司,做百货业做的非常好的,还有现代联合控股的,就是做汽车做了好多。

  雅虎:那么这些成功人士给您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杨星:像娃哈哈这样的,他是从一个校办企业最后到改制做大了,现在恐怕全国最优秀的销售网络他应该可以算了,那像他这样的企业家,应该也是做的非常艰难的,因为我是杭州日报很长时间了,他是杭州的企业家,当时杭州日报有一张照片,就是市政府奖励宗庆后,奖励一个比较大的数字,具体我忘了,大概也就十几万还是几十万吧,当时那张照片就是宗庆后在擦眼泪,就是在大会的现场,所以我也觉得他在整个的创业过程当中,他们经历了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我们外人是很难了解和体会的,恐怕他也很难说给我们听。第一这些成功的企业家都非常的聪明,智慧。对商机的掌握以及对整个情势的判断、市场的判断很敏感,所以有一种说法,说企业家是天生的,就是他需要一种天赋。另外一方面就是实干,现场有一个非常一致的现象,很有意思,就是对一个比如年轻人来面试的,现场大家的判断都很一致,问了几个问题以后,判断都非常一致,不会出现大的分歧,说明大家在这些问题的判断上特质很一致,标准很统一。说明这个东西是有客观的规律存在的。

  雅虎:有一位网友,他也是《都市快报》的忠实读者,他说快报已经做到了浙江第一,他想问像做到某个地域的第一的企业,如何保持创业的激情?

  杨星:这个是我们接下去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我记得前几年有一个材料,美国通用,他在100年的时间里头,都能够保持他的世界百强的位置,很难。那我想我们第一做到了浙江第一是我们的第一步,就先把我们的这个事情做好了做成了,接下来有更难的事情要做,那我想,一个优秀的团队,他不仅仅是能够做成一件事,他还要能够把一件事做的更好,然后长期的做好,要产生一群人,这一群人都能把事情做好,我们现在很需要这样,所以我想打造一个好的团队,打造一个优秀的文化,然后把这个文化的影响扩大并且能够给社会作出大的贡献,这是我们长远的目标,第一只是一个阶段。

  雅虎:我这两天在网上看了一下浙江进入最后108强的有4位选手,我个人认为作为创业大省,只有4位进入108不是特别多,我不知道您是否见过他们,但是我觉得您应该是不是对这4位选手特别有信心?觉得他们应该是浙江精英里的精英走出来的?

  杨星: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创业大省进入108是4个人数量确实不能算很多,至于说4位选手他们进入36强的竞争的时候,我想他们一定会尽全力,一定会极优秀的表现自己。我总的感觉呢,创业的发展也是阶段性的,并不是我们一号召马上就有一大片很成熟的创业人才就现成的在那,这个东西需要培养,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虽然只有4位进入了36强的角逐,但是我想这个种子选手吧,他一定能够展现我们浙江的风采,听说已经成立了“青春创业俱乐部”,而且还有亲友团在组织呐喊助威,这个都是常规的,我想也是很正常的,各省都有把这个活动搞的更好的设计。那么我想我们浙江的选手也应该有我们浙江的精神,敢于拼、敢于争先、敢于实实在在的吃苦创业,我想在这4位选手的身上,应该是集中了我们浙江的在这次大赛当中的一个展现浙江人的风采的这样的一个期望,我希望他们能够表现的很优秀。并且相信他们能有自己的风采,浙江的老乡都会支持他们的。

  雅虎:那么在最后结束之前,我想替许多浙江的参赛选手,但是最后落选没有进入108的,他们关心一个问题,浙江很多的成功企业家也很想通过这次大赛选一些人才和项目,那么这些人才和项目不一定进入108的选手的,那么《都市快报》是否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给这些创业者和企业家之间搭一个交流的平台?是否会做一些后续的事情?

  杨星:我们很愿意做这样的工作,我们觉得这样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我想不仅仅是在这次大赛当中我们可以搭建这样的平台,即使是大赛结束了,我们的读者、我们的创业者,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可以随时给《都市快报》来电话、来信、来电子邮件,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大家把这个桥梁搭起来,这次我们的企业家来面试的时候,有好几位都表达了这样的想法,他其实来不仅仅是帮助活动做这么一项工作,还想看有什么好的投资项目和优秀人才能够发现,他本身就是有这个想法,所以我想这个是供需双方都有利的双赢的好事情,我们会非常乐意把这个事情做下去。

  雅虎:同时对于落选的选手来说,其实机会是处处都存在的,即便是没有走进最后的决赛PK,但是还是有很多机会等着他们。

  杨星:这只是一个开始,不是一个结束。中国整个的创业的大幕刚刚拉开,而且中国的经济刚刚开始良好发展,我记得那一年跟台湾的交流嘛,大家也都说起过这样的一个感受,现在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非常少有的一个太平盛世,中国过去的100多年战乱没有停止过,不管是内战还是外战,即使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政治运动也都没有停下来,那改革开放以后这20年,全党、全国静下心来实实在在、认认真真的搞经济、搞建设,这样的事情和时代历史上很少。那我们生在这个时候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要抓住机遇,好好的把自己想做的事和有利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事情做好,所以这次大赛当中,这次没有选上的一些创业者,完全应该有信心,我们的机会非常多,我们的企业家包括国外的企业家都说,中国现在好像遍地都是机会,到处都是钱。因为它的市场的总体格局还没有完全的形成,所以有很多的机会,只要你努力。所以我还想说仅仅是一个开始,我想将来这样的活动恐怕也会很多,不会只办了一届就结束,类似的会有很多,我们永远会有机会,只要我们坚持。

 碧水蓝天 赢在中国 “赢在中国”谁能走到最后

  雅虎:我也觉得全社会对中小创业者的关注才刚刚开始,那么我们在这里预祝浙江进入108强的4位选手能够越走越远走到决赛,那么到这里我们的访谈到这里结束,谢谢杨女士,谢谢大家。

  杨星:谢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49729.html

更多阅读

泡椒凤爪的制作方法在坂田能学到正宗的吗 泡椒凤爪做法

泡椒凤爪的制作方法在坂田能学到正宗的吗?《食为先小吃技术培训》,学怎么做正宗泡椒凤爪制作技术,泡椒凤爪技术做法,酸萝卜做法,食为先专业的泡椒凤爪。食为先不止教你技术,还会教你用精选肉鸡爪泡制而成。泡椒凤爪的制作方法在坂田能学

有感《碧水蓝天赢在中国》 行动守护碧水蓝天

在家疗伤,把《碧水蓝天赢在中国》全部看过,有些感想。 圈里有各种大小生意的朋友,有直接销售型的有生产型的;有直接产品型的有概念型的;有sales型的有market型的;有小至店面型的有大至国际型的;有外企管理精英有拥有自己产业的商界精英....

中国软件 走出国门 中国电影能走出国门吗?

     中国电影正在出现一个春天般繁荣的景象,表现在影院票房的飙升上。李安的得奖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虽然是“台湾之光”的体现,但是海外的主要票房收入,却依赖大陆的市场。问题是,中国的电影,小成本制作,却往往有大大的票房收

声明:《碧水蓝天 赢在中国 “赢在中国”谁能走到最后》为网友一个人的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