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使人生愉快与完美的学问:情商与影响力》
作为领导,当下属做事不成功、工作业绩不佳时,常常埋怨下属不勤奋、不努力、不好学、不聪明……但是否想到过自己是不是给了下属足够的支持?这些支持并不一定是物质上的或者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语就可能让下属充满自信和斗志,而胜过任何物质上的帮助,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相反,有些领导习惯于“指出下属的不足”,这本无可非议,可是如果不注重方式方法,打击并挫伤了下属的自尊心,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真正的领导者需要具有使下属建立自信、自尊以及充满激情的能力,那些与下属沟通中无视他人感受的领导,绝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担心:太多的鼓励和表扬是不是会让对方感到飘飘然甚至自傲起来?基于情商的沟通,要求在与别人的沟通中首先要肯定其成绩和进步,同时还需要艺术地指出不足。在前述案例中作者写道:“我还感谢老师说的那个简单而明确的字—改”,因为这更加简单的一个字,清晰地点出了学生作业的不足和缺陷,也指出了学生努力的方向。在案例中并没有展开说明老师是否对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辅导,但是我想一定会有。此时,学生是抱着感激的心情、自信的心态来接受教诲,其效果自然会好。 人与人的沟通,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不足与改进措施,往往更加有利于对方细致全面思考、冷静面对缺点,寻找差距,进而自发地去寻找改进的方法,以求经过自身努力来做到更好。因为这时对方已经拥有了非常良好的心态—我已经努力做得很好,但是我还能做得更好,我一定有能力做得更好,只要我再勤奋一些,将会得到更多的肯定和鼓励。 由“不好”到“好”和由“好”到“更好”虽然同样都是进步,但是它们的过程却迥然不同。从“不好”到“好”是在否定过去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变,操作者的心态往往是负面和被动的,在改进方面也不易做到扬弃。从“好”到“更好”则是在肯定过去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变,本身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操作者的心态也会是正面和主动的。两种不同的起点和过程一定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孰优孰劣可想而知。
![自信 第70节:第3章 自信(2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470937005919.jpeg)
基于情商的激励是鼓舞对方最好的方式,沟通时认真地聆听、询问、鼓励,虽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不能让对方的能力和水平立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但你给对方的感觉是肯定的—我很重要,我已经取得了成绩,而且我一定能够做得更好。这便是个人和团队走向成功的开始和必由之路。 一个成功的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经理这样说:“我的快乐经常感染周围的人,和我在一起更多的是快乐。很多人愿意和我说说他们的烦恼。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般是听。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有烦恼,其实只是希望说出来。一旦说出来,他们就会好起来。劝人其实没有任何作用,他们早就在心里决定了。找人说说,只是发泄。说到动情时,我只要递上一张纸巾,就胜过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