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首先是要“听”——不要去想它的含义



系列专题:《如何获取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再启动》

  对此我那美国妻子就非常气愤,说:“我认为也没什么错啊。”并好几次向老师提出抗议,但老师的回答是:“从考试的角度就是零分。”为此,我那大儿子在中学一年级时深受打击,妈妈是美国人,英语却是成绩最差的课程,令他一度非常自卑。他真正开始学英语是参加社会工作之后,被现实需要所逼的。

  另一个例子是我的孙女。她所在的国际学校的小学英语教育确实值得称赞。即使有一些小错误,也会给你打“○”。他们的教育理念就是首先在不断鼓励和肯定中培养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然后再纠正错误。最初,孙女讨厌英语考试,出错率比较高,但现在越来越感兴趣且进步非常迅速,还经常得“◎”。语言教育就像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一样,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而不是不断打击他们。无论是哪个国家,沟通能力的培养都会经历这个过程。而日本的文科省却用对与错这种“电击”式教育,正不断造就着一批厌恶英语的人。

  首先是要“听”——不要去想它的含义

  英语口语本身跟字母的大小写、第三人称或有没有句号没有多大关系,即便语法上有一些小错误,也并不妨碍沟通本身。不管是“He speak English”,还是“I English speak”,都能照样进行交流。

  如今,蹩脚英语成为“世界标准语”,正在学英语的人,也都是不断从“差不多”到正确的过程中提高外语水平。英语教育的初级阶段,只要求学生做到“差不多”就行。

  语言教育不应该以0分和10分作为评价标准,而应该用3~7分的标准予以评价。但日本的语言教育仍采用对与错的绝对评价方式,只要稍有不对就给你打“×”。不断遭受打击的学生最终会变成“巴甫洛夫的狗”,初高中共学了六年英语却一句话都不会说。最近还传言称要从小学起开设英语课程,但如果不改变现有的教育方法,结局只能更可悲。

 第24节:首先是要“听”——不要去想它的含义
  再次强调一下,日本英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就是自明治时期以来一贯传承的传统教育方式有悖于人类自身的天性本能。如前所述,宝宝学说话,先是“听”,其次是“说”,最后才是“读”和“写”。而日本的英语教育却完全相反。他们是从英译日和日译英等“读”和“写”开始,不知不觉中养成一种把英语翻译成日语,日语翻译成英语的思考模式,这在大脑回路上,根本就是行不通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0646.html

更多阅读

第4节:每天都要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系列专题:《创造100分人生的秘密:倾听》  2 每天都要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的寿命只剩下半天,你会怎么规划仅剩的时间?又会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这仅剩的时光?  以上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答案当然会是五花八门,但核心目

第24节:聪明女人要搞清楚投入和产出的比例(2)

系列专题:《职场女性生存法则:人人都是杜拉拉》  老板们通常都跟下属说,你给我干活,我就给你涨工钱。这么听起来貌似很公平。其实,这里面猫腻多着呢。如果你挣来的他在发薪水的时候又给了你,他挣什么?  松下幸之助曾问他公司的一个员

第23节:聪明女人要搞清楚投入和产出的比例(1)

系列专题:《职场女性生存法则:人人都是杜拉拉》  聪明女人要搞清楚投入和产出的比例  镜头回放  杜拉拉负责上海办装修事宜,老板李斯特只给拨了一点可怜巴巴的经费,叮嘱她要一省再省。杜拉拉跟老总接触久了,发现老总们最在乎的就

第25节:“TOEIC860分”的速成诀窍(1)

系列专题:《如何获取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再启动》  总而言之,学英语要从“听”开始着手,不是边听边去想它的日语含义,而是像在听鸟儿叫声一样。初期阶段千万不要去想它的含义,一旦试着去弄明白含义,那么很难有飞快的进步。所以,你就把说

声明:《第24节:首先是要“听”——不要去想它的含义》为网友我如花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