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网络时代必懂的生存法则:公众风潮》
社会化媒体技术使用情况的一个案例 分类是完美的,但还远远不够,只有深入理解这些社会化媒体技术跟哪些人群有关,方能掌握这些技术的运用手法。如果某一类网民突然成了你的客户,你就可以借助这些人对媒体技术的使用情况恰如其分地拟定社会化营销策略。 例如,假设你是一名MTV电视网络的市场人员,正打算拟定一份针对18~27岁年轻人的风潮策略。你也希望了解在这个目标人群中,男青年和女青年之间行为方式的差异。 图3?4展示了美国Y一代,年龄在18~27岁之间的在线用户对社会化媒体技术的使用情况。基于对社会化媒体技术的使用人群分类,这张图向MTV完整提供了目标人群的使用情况。 注意每一水平的参与者的活动。男青年中的创造者、评论者、收集者比女青年多,但是两个群体参与社会化网络的比例是一样的。 图3?4男女青年对社会化媒体技术的使用情况 注:统计对象是在线的美国成年人。 资料来源:Forrester?s North American Social Technographics Online Survey,Q2 2007. 左边是男青年和女青年在美国网民中的比例。后边数字反映了男女之间的样本差异。样本数如果超过100,说明在同类行为上,年轻人的参与度比所有美国网民的平均值高;而样本数如果小于100,则说明这一项的参与度低于平均值。 读者立马就能看出来,风潮中的年轻人比普通用户更具创造力,如果你亲眼见过几个这样的年轻人,肯定就能理解这一点。但那毕竟只是一种感觉,并不准确,我们现在可以用量化的数据来印证这种感觉。 最抢眼的信息莫过于男青年和女青年都很喜欢做参与者,约有60%的人参加社交网站的活动,这个数字是普通网民的两倍(样本数大大超过200)。在Facebook上带有MTV这个关键字的群组超过500个,而在MySpace里则超过了800个。看来MTV是得在这些网站上露个脸了。 另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在创造者、评论者以及收集者这些项目上,样本数量爆满,对于男青年来说尤其如此。MTV有必要对这些对青年男女有着强烈吸引力的博客、视频、论坛、RSS跟踪订阅等行为引起高度重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Y一代的女性比普通美国网民更热衷于参与网络社交活动,只是比起男性稍逊一筹。
![社会化媒体数据分析 第29节:第3章 社会化媒体技术使用情况分析(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481127375596.jpeg)
刚才我们只是举个例子说明社会化媒体技术使用情况的应用方法。现在,我们用一个来自客户的真实案例来进行阐述。这位客户接触到的是一群新女性,她们的名字叫“强势妈咪”(Alpha Mom)。 案例研究 聚焦“强势妈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