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心理阻碍 打工妹偶然发现商机
今年30岁的杨艳丽是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赵寨人,1997年与丈夫杨海水结婚后,日子过得倒也其乐融融。但随着第一个孩子的长大,第二个孩子的即将出世,经济上逐渐捉襟见肘,杨艳丽只得想办法挣更多的钱。卖过面条、当过临时工,可是这些微薄的收入对于日益增长的家庭开支无异于杯水车薪。
2005年5月的一天,杨艳丽下早班后匆忙往家里赶。走到半路上,突然听到一阵“嘣、嘣”的鞭炮声。原来是清明节快到了,许多人在一大片坟地里扫墓,那热闹的场面吸引着杨艳丽看半天。到了中午,那些人开始议论纷纷:“上了一天的坟,好累啊,要是能在这里吃吃饭,休息一下多好。”另一人马上附和道:“就是啊,要是在父母坟前,陪老人吃顿饭该有多好,以前母亲可是最喜欢看着一大家人吃饭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听了这话,杨艳丽不由得心里一动!她心想:我何不就在坟地开个餐馆呢?让上坟祭祖的人都能吃上热菜热饭?谁知回家跟丈夫一商量,杨海水却表示了强烈的反对,还说她这个想法太荒谬了。
转眼间到了农历十月,杨艳丽再次经过那片坟地,一位老人跑过来问她:“小妹,你知道这里什么地方有开水啊?我全家五口来上坟,泡方便面找不到开水!”杨艳丽告诉她方圆十里都没有人家。
晚上,杨艳丽陷入了深思。她咬了咬牙,想到自己辛苦一个月才挣400元,家里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自己何不大胆试一试呢?这里的坟头有好几百家,上千坟头,一个坟头关联5人计算,就是好几千人,哪怕只有30家在这里就餐,每人平均消费10元,30家人就是1500元。按最低利润20%计算,一天就是300元!
那时候,她压根儿就没想到,祭祖就清明、重阳那寥寥几个节日,而平时的客源从哪里来?
绝妙创意 第一家坟场餐馆横空出世
2005年农历十月初一,毅然辞去工作的杨艳丽,偷偷拿出家里400元的全部积蓄,来到坟场周围租房。可是周围根本就没有人家,最终她只在离坟场200米的地方找到一间荒房,那是人家早前看守西瓜地临时搭建的,杨艳丽以一年150元的租金租下了房子。
杨艳丽考虑了很久,自己在坟场里开餐馆,肯定得别出心裁才行。想到在坟地纪念亲人,一般人不会吃大鱼大肉,河南人都喜欢带上公鸡做供品,于是她想出了主打菜:柴鸡烙馍。
2006年1月,杨艳丽的坟场餐馆终于开门营业了!不知是不是她的运气真的好,太阳快把晨露吹干的时候,就见有上坟的人来了!
这时,一辆小车停在了她的门口,从车上下来三四个人。杨艳丽定神一看,竟是原来自己工作过的李厂长带着一家老少来上坟。李厂长老远就看到了杨艳丽,忙问道:“杨艳丽,你也来上坟啊!?”杨艳丽知道瞒不过厂长,便硬着头皮说:“我在这儿开了个饭店,专为上坟的人准备饭菜。”
出于对杨艳丽的同情,李厂长一家在那里吃了一顿午饭。然而吃过后,李厂长却大加赞赏,连说饭菜的味道不错,他的母亲更是说高兴地说:“吃着小柴鸡烙馍,喝着荠荠菜手工面条,就想起了以前的光景。”
杨艳丽这天,虽然只做成了两笔生意,但她非常高兴。单这两笔生意她就赚了100多元,她开餐馆总共花了400多元,第一天就收回了25%的成本!更为难得的是因为这艰难的一步,想迈出来是多么的不容易!
刚开始,杨艳丽平均每天只有一家客人,但慢慢就增加了两家、三家。杨艳丽特别注意菜品质量,鸡子是自己到附近村里收的,野菜也是从附近菜农家买的,中间少了环节,成本就少了,而且全为绿色食品。杨艳丽开了一个月,到月底一算账,除去费用外,净赚了2000多元!丈夫杨海水见此情况,也同意了杨艳丽的想法,把工作辞掉了,专心来帮助杨艳丽,这让杨艳丽信心大增,干劲更足了。
收赎心灵 坟场餐馆财源滚滚来
不知不觉,2006年的清明节到了,上坟的人络绎不绝。杨艳丽早早就把东西准备好,把精心供客人挑选的小柴鸡栓在门前的树上。坟地热闹非凡,杨艳丽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不到11点,客人就订下了10桌,很多前来吃饭的客人只得排队等候。
有位客人见没有位子,便把饭菜端到了自家的坟头上,一边吃,一边给父母倒酒,表达自己的敬意。旁人一见,纷纷效仿,觉得和过世的人一起吃饭才是表达自己心意的最好方式。于是,很多打算进城吃饭的客人也放弃了计划,到杨艳丽的餐馆前排队等候。这天,杨艳丽忙坏了,屋里屋外跑进跑出。一天下来,杨艳丽竟然赚了4000元!
有一天晚上8点,杨艳丽已经准备收摊,可餐馆里来了一位名叫陈强平的特珠客人。他开着宝马,身上穿着名牌衣服,对杨艳丽说:“你帮我准备两瓶酒,晚饭搞得好一点,然后帮我准备几只煤油灯,钱没有问题,给你1000元,我今天晚上就在坟头上过!”
陈强平从杨艳丽那里提着酒菜就走进了坟场,不一会儿坟头里就亮起了煤油灯。深夜11点,杨艳丽一觉醒来,发现坟场里有哭泣声。她怕陈强平出什么意外,连忙把丈夫叫上,两人走到陈强平的旁边,发现他在坟头上早已醉得不醒人事,并大哭不已。杨艳丽连忙把他送到了自家餐馆,并给他烧水洗烫。
第二天,苏醒后的陈强平得知昨天的事情后对杨艳丽感谢不已,并告诉了他们事情的原委。原来,陈强平在母亲生前忙于生意,对母亲缺少关心,母亲一个人在家煤气中毒死亡。陈强平虽然此后挣了很多钱,成为千万富翁,但心理非常惭愧。他一直想在母亲的坟头上过夜,救赎自己的灵魂,可一个人在几千座坟里呆上一夜又害怕。当他听说附近开了一家坟头餐馆后,便连忙跑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以后的日子里,杨艳丽竟然惊奇地发现,像陈强平这样非清明节上坟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是过世的人生辰到了;有的是像陈强平那样前来“赎罪”;有的是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向过世的人诉说……
有一天,一位朋友到杨艳丽的餐馆玩,杨艳丽说出了坟场上的这一奇特现象。朋友先是大感意外,然后帮她分析道:“按照常例,一般的人只会清明节才来上坟。如果不是,就只有过世的人生辰到了,一家人才来。或者随着社会压力的越来越大,坟头里的人与在这世上的人都有联系,他们要来找清静或者找心灵上的超脱,所以你要在这上面做文章啊,不然你的客户群就会萎缩,只能做清明、重阳节这几天的生意!”
一语惊醒梦中人!杨艳丽之所以这些日子客人不断,那是因为这个坟场共有上千座坟,而附近惟独只自己一家餐馆,自己是凭运气才每天都有客户的。如果自己不好好分析客户的心理,迟早会垮台!
第二天,杨艳丽说干就干。她请人做了20多个煤油灯,专供像陈强平这样的晚上客人在坟头上用。同时,她请教了一些专家,把自己做的饭菜名字改了,比如:青菜烫豆腐汤改成“心灵煲汤”,意思是如果在坟头上吃了这道汤,心灵会得到安宁;回锅肉改成了“反复回头”,意思是吃了这道菜,能祝愿过世的人早日超脱,自己也会得到心灵的安宁……
杨艳丽的这一做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前来上坟的人听了她的介绍后,都愿意留下来吃这一顿具有特别意义的饭;有一些客人还专门慕名前来,他们来这里,已不仅仅是吃饭,而是为了享受一种宁静,暂时远离城市的喧闹,怀念过去的时光。
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她的餐馆前总是栓着十几只柴鸡,由大家选,屋里的野菜和一些灶具全是农村的家当。很多前来上坟的人听了杨艳丽的介绍,都想尝尝这坟地餐馆的饭菜。这些客人回去后,很多就向朋友介绍们介绍,餐馆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绿色食品,做饭菜也用的是地锅烧柴禾,别具风格。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杨艳丽的生意越来越好。
生意好了,丈夫想涨价,但杨艳丽一直保持着原来的低价位。她觉得做生意应该长远看,不能一下子想吃一个大胖子啊!此举更是得到了大家赞同。农忙过后,炎热的夏天到了。城里里热气冲天,坟地里却凉爽无比。每天吃的客人越来越多。不但市区的客人来,周边各县的客人也不断地来坟地就餐。不知是谁给杨艳丽的餐馆起了个“坟头小鸡烙馍”的名字。渐渐地,“坟头餐馆”名气越来越大,2006年在淮阳召开《国际神话研讨会》时,有几个外宾不知怎么听说了,就让翻译带他们来到杨艳丽的餐馆。外宾们看到大片的坟地,吃着小鸡烙馍,边吃边伸出大拇指边说OK。
夏天的晚上,坟地成了避暑胜地,一辆辆小车把坟地四周停满了,昔日的荒凉坟头完全成了一个热闹之地。树下坐满了人,客人们边吃边聊天,把紧张的神经放松一下,让疲惫的身体得到片刻的休息。有时他们会想起过去,想起家人。想起去世的亲人。他们就把酒倒上一杯,撒在坟头上,说一说平时所受的委屈……
生意越来越红火!杨艳丽把一个火灶改成两个,后来两个也不够用,就又支了两个。厨房由原来的一小间,改成了两大间,最后竟然盖成了10间房!2006年12月,杨艳丽大约计算了一下总帐,坟头餐馆开张近一年,包括自己购置的所有东西在内,自己竟然赚了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