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规模的酒楼不愿意经营早餐,面对市场空缺,地铁早餐连锁开始试水上海
鲜饭团、热豆浆卖进地铁站
上海早餐市场扫描消费人群:市民中1/3的人在外吃早餐,1/3的人没时间吃早餐
市场规模:30亿元
投资热点:传统面店,小吃世界,馒头专卖店,地铁早餐店
在上海徐家汇某外资公司工作的王晓,每天的早餐都是一袋冰凉的光明牛奶和同样冰凉的面包,一吃就是三年。
最近,情况发生了变化,他终于能吃上上海传统的鲜饭团和热腾腾的甜豆浆了。因为在上海一些地铁站里出现了地铁早餐连锁店铺的身影。据悉,这是上海地铁站早餐供应的首次“试水之举”。
上海人一年消费早餐30亿元
目前中国快餐市场每年保持20%高增长率。尤其早餐、外卖餐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及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关系愈加密切,这一点在上海表现得非常明显。基本上每个早上,上海传统的面店前都人流不断,生意非常好。可以说,当下正处于迅猛发展良机。
而中外快餐在早餐市场却面临着价格尴尬。在上海,无论是早已推出早餐业务的麦当劳,还是新杀入早餐市场的东方既白,其较高的定价令消费者望而却步。而像乔家栅小吃世界和巴比馒头专卖等店面却生意火爆,虽然环境比不上肯德基、东方既白,但三五元的价格令上海人很是“贴心”。
一份对上海家庭早餐状况所做的调查显示,每天有1/3的人在外吃早餐,人均消费2元钱,早餐市场年销售额达30亿元以上的规模。这份调查同时显示,另有近1/3的人由于时间和卫生等原因没有吃早餐的习惯。这两个1/3、一个30亿意味着上海的早餐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供开发。
开发“没时间吃早餐”的人
虽然上海的早餐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但众多专做餐饮的老板们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他们放着这块肥肉不吃,而去你死我活地争夺竞争激烈的正餐市场,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位于上海徐家汇漕溪路上的一家餐馆老板李经理向记者讲述了他经营早餐失败的经历。
在经过这次早餐经营后,李经理对上海的早餐市场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形容为“鸡肋”,市场挺大,却不赚钱,“忙了大半天,还不如一桌午餐挣的多。”这也是那些规模较大的酒楼不愿经营早餐的原因之一。
连续在地铁一号线开出两家连锁早餐商铺的上海集芝宝公司负责人之一许先生认为,上海的早餐市场看起来蛋糕很大,但利润很薄,不上规模是不可能盈利的,而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连锁经营,又常常不是一个小企业能做到的,所以早餐市场看起来是个金矿,但开发的门槛却不低,不是谁想掘金子就能掘得到的。
许先生说,早餐利润太低,必须是多个网点的连锁经营,形成大规模的品牌化经营才能够有效益。此外,要扩大早餐客源,目标就是那些没时间吃饭的人。因为上海早餐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白领上班族每天饿着肚子走进办公室,其中“没时间吃早餐”是最主要的原因。
“目前上海地铁沿线的很多社区都是新建的,商业设施还没有配套,地铁车站里又没有早餐卖,对乘坐地铁的上班族们来讲,吃早饭真的是件很头疼的事。”许先生说自己只是发现了地铁站存在的商机而已。他表示,目前两个地铁车站的早餐商铺还是作为试点,能够以连锁的形式在地铁车站推广,还要看试点商铺能否盈利以及在其他车站是否能申请到合适的新商铺位置。
提示:
由于地铁车站的特殊情况,供应早餐的商铺因为经营形式受限制较多,将来如何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因为地铁管理部门对地铁站内商铺的报批限制非常严格,除了为消防安全考虑外,还要加快人群的流动,避免滞留,因此对一些规模较小的餐饮类商铺并不鼓励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