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仁的科学(3)



系列专题:《有意义的人生智慧与科学:生而向善》

  对于个体而言,新的研究发现,较高的仁率即那些旨在成人之美的努力,才是抵达有意义的生活的必由之路。如果你每周参与五个慈善活动,比如说献血,或者给朋友买一个圣代冰淇淋,或者给穷人捐钱,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长期福利。你在别人身上花的20美元(或者捐赠给慈善事业),将比你把同样的钱花在自己身上更能提高幸福感(即使大多数人认为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才是抵达幸福的可靠的途径)。在残酷无情的经济竞争中,人们相互给对方留下了累累伤痕,但是,那些精诚合作者和原谅合作伙伴的自私自利企图的人,一定比那些只知竞争的人更为成功。新兴的神经科学表明,我们天生是向善的。当我们给予别人时,或者与别人合作的时候,大脑的犒赏中枢,比如说富含多巴胺受体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就被激活了。比起接受,给予更能为自身带来更多的福祉。

  个体生活的状况与婚姻生活的状况相似。成就配偶之善(而不是恶)会带来许多正收益。在婚姻生活中,一个最为有害的发展是低仁率的出现。在20多项有关配偶如何解释对方行为的研究中,那些行将离异的夫妻往往把婚姻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归因于对方的自私动机(比如说,"他给我送上鲜花,是为了讨好我,好让我参加他周末的高尔夫球赛")。遗憾的是,他们往往把那些争吵、武斗和危机的责任也归罪于对方(比如说,"如果她时常能够清扫一下我家汽车的后座,那儿就不会发霉长毛了")。幸福的婚姻则往往由较高的仁率所主导:他们慷慨地赞扬配偶,并且在对方的疏失中看出其潜在的美好品德。

 第11节:仁的科学(3)
  仁人(Jen Yen)

  最近有关社会福利的调查研究可谓层出不穷。种种迹象表明:在美国,仁的丧失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在美国人中,信任本国同胞的国民比例在过去的15年中已经降低了15个百分点。美国文化的健康状况堪忧。许多症候如社会混乱的感觉不断攀升,孤独感与日俱增,婚姻幸福感逐年降低,这些指标都在不断恶化。今天,美国的成年人在他们亲友中拥有知己的数量比20年前减少了1/3,小宝贝们与折叠式婴儿车的肢体接触远多于来自父母双手的抚摸。最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21个工业化国家的研究表明,美国儿童在总体福利方面的排名仅仅位居第20位。

  一提起美国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滑坡,人们就会抱怨说,这是因为美国在高等教育中放弃了西方文明的经典、道德相对主义盛行以及宗教信仰的缺失。还有人散布谣言,试图解释我们的社会构造在内耗方面的各种原因:谦虚作风的消失,性早熟,交际媒介的增生与扩散,还有快餐文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2068.html

更多阅读

第11节:肯定的力量(11)

系列专题:《从推销员到顶级CEO:肯定的力量》  胜在为人所不为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充满着大大小小的竞争。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更是处于日益激烈的竞争之中。能够避开竞争当然是好的,但竞争不可能完全避免,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与世无

第11节:女人的幸福女人定(11)

系列专题:《自由是幸福真意:女人的幸福女人定》  就成功而言,自由意味着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我棒极了!  我工作出色!  我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  我想有一份不错的薪水!  我有权追求我想要的东

第11节:古典的巫士与“做梦”(3)

系列专题:《心灵成长与自由意志:做梦的艺术》  然后,他们看见在集合点周围总是有一圈特别明亮的光环,把穿过集合点的明亮纤维照得非常亮。  最后,他们看见两件事:第一,人类的集合点能够脱离它们原来的位置。第二,当集合点是在原来的位

第13节:仁的科学(5)

系列专题:《有意义的人生智慧与科学:生而向善》  显而易见,我们的神经构造确实为追逐个体私利和互相竞争做好了准备,但同时也为警惕恶做好了准备。在进化研究方面,这些倾向都是有意义的。它们被植入了人类的基因结构和神经系统。它们

第12节:仁的科学(4)

系列专题:《有意义的人生智慧与科学:生而向善》  我认为,这些令人担忧的社会趋势体现了更为广泛的关于人性意识形态走向末日的紧迫状态,而这种状态的仁率正在向零逼近。这种意识形态不乏极具影响力的支持者,从弗洛伊德到众多进化论者,

声明:《第11节:仁的科学(3)》为网友桃花定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