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35岁前应该有的35种态度》
家不是一个讲理、讲回报的地方,听起来很没有道理,但它是千真万确的。这句话是真理、至理,是多少夫妇、多少家庭,用多少岁月、多少辛酸、多少爱恨、多少是非、多少对错,在纠缠不清、难解难分的混乱中,梳理出来的一个结论。 当老公在外努力打拼,老婆却没有热汤热菜回报时;当妈妈为家庭付出打扫整理,子女却没有相对好好用功回报时……家中便开始布上阴影。双方便会不自觉地各抱一堆歪理,敌视对方、伤害对方,最后只能两败俱伤,难以收拾。多少人为了付出与回报,落得家庭失和。就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家不是个讲理、讲回报的地方。 那么付出真的就没有回报吗?《把爱传出去》中崔佛在调解同学纠纷的拉扯间,用刀刺死了,但最后他的死,呼应了让爱传出去的的信念。大家开始人手一只白蜡烛,聚在他家门前……。白蜡烛象征着“爱”,当人一个个为旁人接续着点起蜡烛,就象征着把爱传出去。所以,付出不求回报,最终还是有回报…… 第07种态度 不要轻信眼睛所看到的表象 怀疑猜忌是人际交往的障碍和大忌,更是造成现代家庭夫妻失和的主要因素。我们要先认定眼前所见到的未必都是正确,摒弃自己对家人的猜疑心,才能对外展开正常、健康的交往。 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多多少少都会产生误会。然而当发生误会时,大多数人都只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但我们常忽略的一点是,有时候对我们最为忠诚的眼睛和耳朵也会犯错,它们会向我们传递出一些不真实的信息。但就因为我们太过相信了,以至于自己成了“误会”的始作俑者。 生活中,很多人都养成了习惯,不断在以怀疑猜忌的眼光审视身边的人,哪怕是那些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的陌生人,也会怀疑自己是否受到了那些善良陌生人的“挑衅和侮辱”。

凡事用三个筛子过滤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对待流言耳语,他曾自创三个筛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