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35岁前应该有的35种态度》
有些爱,就是这样只能想不能说;有些情,只能付出不能回收。但是人偏偏就是无法看清这点,再怎么豁达大度的人,即使在要求回报的天平上一再退让,他仍会要求一点点、最卑微的回报。 付出未必有回报 在你平常接触的人,或相交深厚的朋友中,相信一定有些人总让你如沐春风,欢喜亲近,有的人则令你望而生畏,不敢恭维,甚至永远不想再见面。人,总会希望带给别人怀念,而不要给人怀恨。所以要想留给人好的印象,就不得不注意平时待人的态度。
![价值决定价格 第28节:第二部 决定人生的价值(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10268717422.jpeg)
星云大师曾说过“待人四不”,其中就有提到“慈悲关爱,不望回报”:任何赞美、恭维,都不及在苦难时得到别人的关怀,因此做人要不吝将慈悲、关怀给人。但所谓“施人之恩,不发之于言;受人之惠,不忘之于心。”当别人有恩于我,虽受一分的恩惠,也要回报百分的心意;反之,如果我曾对人付出一点点的关怀,不但不图回报,甚至不足挂怀。一个施恩望报的人,难免给人沽名钓誉之嫌;能够对人付出关爱而不望回报,才是真正的慈悲。 所以,既然付出就要真心付出,不要附加什么条件。付出后,也不要太过苛求回报,因为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一定会有回报。 在中国,乞丐还是很常见的。在我乡下的老家,有位土地主十分有钱,却受不到旁人的尊重,为此他苦恼不已,每日就想着该怎样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 某天他在街上散步时,看到街边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不禁心想,机会总算来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丢下一张百元大钞。 谁知乞丐头也不抬,仍忙着捉虱子,土地主不由得生气:“你眼睛瞎了啊?没看到我给你的是一百元吗?” 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给不给是你的事,不高兴可以拿回去。” 这土地主大怒,便意气用事起来,又丢了一迭钞票在乞丐的碗中,心想这次他一定会恭敬地向自己道谢。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 土地主几乎跳起来地怒道:“看清楚我可是给了你一迭钞票,像我这样的有钱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难道连道谢你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