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1小时获利4倍的陷阱(2)



系列专题:《洞悉博弈论:日常生活中的博弈战术》

  从一开始精明的教授便设下了一个保赚不赔的陷阱,从竞价者角度来看,这次竞价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00元以下可视为理性投资,而100元以上则是典型的非理性投资,谁喊得越高谁损失得就越惨重,而教授所赚取的利润便越丰厚。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彰显人类在博弈过程中的种种理性与非理性,在投资过程中的不同心态。

  下面,我们再看看一个关于强盗分宝石的有趣故事。

  5个强盗抢劫了250颗宝石,为了公平起见,他们最后通过抽签的方式让抓到1号的来提出分配方案,然后大家表决,如果半数或半数以上的人同意时便按照他的方案进行分配,否则就将分配者杀死,然后由抓到2号的强盗继续分配,大家试想第1个强盗如何分配才能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呢?

  我们可以先假设为2人分配宝石,那分配者必定会自己全部拿走,因为他自己同意,另一个人不同意,支持与反对的为1比1,则根本方案通过。

  如果是3个人呢?那第一个人会给最后一个人一颗宝石,剩下的自己全要,中间的必然不同意,但得到一颗宝石的最后那个人会同意,如果他不同意则分配者将会被杀死,这样又循环到了2人分配上来,其结果他一颗宝石也得不到,所以倒不如支持第一个人。支持与反对为2比1,分配方案通过。

 第40节:1小时获利4倍的陷阱(2)
  如果是4个人呢?那第一个人会给倒数第二个人一颗宝石,剩下的自己全要,没有得到宝石的两个人自然会反对,但倒数第二个人会同意,否则分配者被杀死后他就成了上面3人分配中的第二人,这样他又会一颗宝石得不到,所以他也会支持,支持与反对是2比2,分配方案通过。

  如果是5个人呢?那分配者分给第三、第五每人一颗,剩下的自己全要。没得到的反对,得到的支持,否则分配者便会被杀,剩下的4个人又转移到了上边的分配过程,这样第三、第五人就成了第二、第四人,他们只会什么也得不到。

  依次类推,我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管谁分配都不会把宝石给位于偶数位置的强盗,即2、4、6、8……,而是给奇数位置上的强盗,即3、5、7、9……,强盗越多,则分配者收益越少,当强盗拥有500人时分配者只能得到一颗,如果是501或者502人时则分配者将会一无所获,因为命总比宝石珍贵,他会把宝石全部分给3、5、7……501这些位置的强盗。当有503个时则分配者必死无疑,因为他需要用251宝石去收买支持者,但宝石只有250颗,即便加上他自己,支持与反对是251比252,所以他必会被杀。如果是504人呢,那分配者即便不会给第2个人宝石他也会得到支持,因为如果他死了则就会轮到第2个人来分配,这样他也会必死无疑,所以这样形成支持与反对是252比25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2404.html

更多阅读

第40节:经济生活中不得不说的怪现象(1)

系列专题:《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第三讲:经济生活中不得不说的怪现象  纳什均衡  【点睛】当鹦鹉学会说"供给"与"需求"时,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位经济学家,但要成为现代经济学家,必须要多学一个词"纳什均衡"。  【释义】

第40节:你用好上班时的每一分钟了吗?(7)

系列专题:《掌握工作和命运的主动权:每天晚走10分钟》  博士毕业后,杰克有幸为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克莱门特·斯通工作。上班的第三天,杰克迟到了,还偏偏赶上了斯通先生在巡视。杰克连忙解释道,迟到是因为交通堵塞,班车误了点。不过,斯通

第40节:不要奢望赢得所有人的好感(2)

系列专题:《最实用的读心沟通术:女人的对话心理学》  美贤小姐凭着出众的容貌,加之又是海归派,英语能力很强,而且,在优越的家庭背景下,受过良好的家教,拥有高雅的气质,走到任何一处都受到女王般的待遇,她也因此误以为自己可以带给所有人好

第40节:1小时获利4倍的陷阱(2)

系列专题:《洞悉博弈论:日常生活中的博弈战术》  从一开始精明的教授便设下了一个保赚不赔的陷阱,从竞价者角度来看,这次竞价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00元以下可视为理性投资,而100元以上则是典型的非理性投资,谁喊得越高谁损失得就越惨

第40节:四、打破自我中心的活动模式(2)

系列专题:《两位心智大师的“当机说法”:超越时空》  克:那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又能把我们导向何处?  博姆:我们必须把它揭发出来,否则哪儿也去不成。  克:我的意思是:这个问题值得讨论吗?它和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有关吗?我们是不是应

声明:《第40节:1小时获利4倍的陷阱(2)》为网友帅酷又会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