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洞悉博弈论:日常生活中的博弈战术》
正和博弈--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第10节:正和博弈--鱼与熊掌可以兼得](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13919788792.jpeg)
正和博弈,又称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或多方利益均沾,或者是至少一方利益增加,而其他各方利益不受损害,这种博弈认为社会利益是处于不断增加中的。从利益分配上来看,正和博弈实质上是妥协让步,博弈者在竞争中要遵循事先制定的有约束力的条文规定,既可是书面上的,也可是口头承诺。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相互配合,本着公平、公正、互惠互利等原则来分享利益。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位传教士天堂与地狱有什么区别,教士把他领进一间房子,只见一群人围坐在一口大锅旁相互叫嚷着,虽然他们每人都拿着一把汤勺,但因勺柄太长他们无法将盛起的汤送到嘴里,所以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锅里的珍馐饿肚子。教士又把他领进另一间屋子,同样的锅和同样的勺子,但所有的人却都吃得津津有味,原来他们是在用长长的汤勺喂着对方吃。教士此时回答说:"刚才你看到的那里就是地狱,而这里便是天堂。" 通过合作实现双赢,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所以合作博弈正在逐步取代以往占主导地位的零和博弈,成为现代社会博弈学的主流。小到每个人的人际关系,大到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和国际合作组织的纷纷建立,都有力地印证了竞争与合作并存,如果只为利益而竞争,则社会便会陷入尔虞我诈的混乱局面。 以鳄鱼和鳄鱼鸟(牙签鸟)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例:鳄鱼凶残无比,但它却允许鳄鱼鸟飞到它的口中去取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鳄鱼鸟聪明机警,它在啄食鳄鱼牙缝中的残食时不但可以充当鳄鱼的警卫,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可以靠鸣叫提醒鳄鱼,更重要的是鳄鱼鸟取食牙缝残食后清理了鳄鱼口腔,减少了腐食长期寄留口中有可能带来的疾病,因此鳄鱼与鳄鱼鸟成了天生的朋友。 在军事战争中合作博弈的事例也不胜枚举,尤其是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因常年战争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纵横家,如孙武、孙膑、吴起、苏秦、张仪等,他们通过实战积累的经验总结而成了许多军事名著,孙武的《孙子兵法》便被国内外许多博弈学专家认定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博弈论专著之一。而以苏秦、张仪为首的纵横家更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战国时期增添了不少精彩故事。苏秦游说东方六国君主实施"合纵",通过合作共同抵抗强大的秦国,使强秦几十年不敢轻意东进。苏秦"合纵"之前的东方六国多只知自保,甚至相互间战争不断,这样只会使六国势力因战争进一步削弱,从而给了秦国坐山观虎斗得渔翁之利的良机。但是,苏秦"合纵"后使东方六国彼此消除了敌对状态,共同把矛头指向了秦国。若秦国东犯六国之一,其他五国会派兵援助,以六国合力与秦国对峙,致使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被推迟。 与苏秦同出鬼谷门下的张仪在秦国得到重用后开始"连横",实质就是远交近攻的战略。张仪代表秦国先后游说六国单独与秦交好,从而拆散了"合纵"。在东方六国中以齐、楚两国实力最为强大,张仪先是出使楚国拆散了齐、楚联盟,以离间计游说楚王与秦交好,共同防范齐国,而后又如法炮制使其他各国间的"合纵"瞬间土崩瓦解。虽然在张仪死后六国又曾想恢复合纵,但在秦国相继消灭韩、赵、魏时,害怕引火烧身的齐、楚多处于观望态度,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派兵援助,只是抱着偏安一方自保的美梦,结果秦国势如破竹,只用了9年时间便统一了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