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致富经》2008年6月30日播出:一年就赚20天,以下为节目内容。
每年6月中旬浙江省余姚市一些山区乡镇的山路上车流量就会逐渐增多,有的时候还会造成堵车的现象,这种车水马龙的景象要一直持续20多天。平常很少有车辆走的山路,怎么会在这个时间有这么多人光顾呢?
记者:“哪儿过来的呀?”
游客:“上海。”
记者:“上海过来的?”
游客:“是。”
记者:“今天早上一早过来的吗?”
游客:“没有,我们昨天就过来了。”
记者:“专门来玩的呀?”
游客:“对,就摘杨梅。”
这些游人过来就是为了吃杨梅。浙江余姚的杨梅在每年6月中旬开始上市,杨梅没有果皮,果肉直接露在外面,所以不容易保存。摘下来的杨梅最好是在当天卖出去,最迟不能超过第二天。而且成熟期也只有短短的20几天。所以在长三角一带,喜欢吃杨梅的人都会趁这20几天的时间里到余姚来采摘新鲜的杨梅。
在这个季节里,余姚市每天能接待6.5万名的游客。杨梅熟了可以不用出村子就卖个好价钱。而早在4,5年前这种好事当地的村民连想都没想过。
杨梅户杨昆学:“那个时候浪费掉将近30%到40%的杨梅产量,如果我一吨杨梅采下来,将近要30%到40%量全部浪费掉,而且杨梅价格也销不上去。”
杨昆学和杨梅打交道已经有近十年了,2002年他承包了镇里一座种杨梅的山,结果3年下来,他尝尽了杨梅卖不出去的苦处。2005年杨昆学看到其他城市附近的郊区搞农家乐旅游,他也有了搞农家乐,让城里人上山采摘杨梅的念头。
杨梅户杨昆学:“我就想如果是让这个游客自己来,而且自己采摘,我们又不用聘用工人去采摘的话那就多好。”
于是杨学昆找到余姚市旅游局,希望能和他们合作,吸引一些旅游团到山上来采摘杨梅。而旅游局当时也正有推广农家乐旅游的想法,两方一拍即合,随后旅游局开始介绍一些有需要的旅游团到山上去采杨梅。这样试着推广了一年,到杨学昆的山上来采杨梅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杨梅户杨昆学:“门票是30元,30元一个门票。”
记者:“他们自己采杨梅一斤卖多少钱?”
杨梅户杨昆学:“也不贵,10元一斤。所以说他们在为我们打工呀,买了门票还要给我们打工,就是无意中把这个杨梅销售出去了。”
利用这种吸引游客上山采摘的办法后,杨昆学山上的杨梅不但没有浪费,而且卖的比以往的价格还高。
在杨昆学的带动下,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办起了杨梅采摘园,每年光靠采摘就能销售掉总产量的30%。虚的后放
杨梅户李小江:“单位过来,几百个人,旅游观光呀,农家乐,都到我们这个地方来,一般都是零售都不搞的,我们这里不想搞,因为我们到时候来不及,供不应求。”
随着采摘杨梅人数的增多,余姚杨梅的名气也随之在上海和周边城市越来越大。很多游客来采摘之后还要再带一些,回去送给亲戚朋友。看到有这么多人有这样的需求,过去也做杨梅采摘生意的屠挺在自己家杨梅园旁边开了一家专门卖包装好的杨梅的专卖店。我们到他的店里采访的那天他已经是应接不暇了。
记者:“你现在这个杨梅,每天通过这样游客过来然后再订一些带走,这样的形式,你的杨梅有百分之多少通过多少销走的?”
杨梅户屠挺:“70%吧。喂,我是的,可以可以,你过来好了,现在我们好多游客了,现在已经,张庭镇政府南面500米,好的好的,过了红绿灯往前跑好了吗,对对对。”
屠挺的杨梅主要是通过给游客打包带走的方式销售的,客人拿杨梅是回去送人,可是路途上杨梅之间相互挤压会出水,虽然没变质,但是看上样子就差了不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屠挺费劲了心思。一次去农贸市场买菜的经历却让他有了一个包装杨梅的好办法。
杨梅户屠挺:“这个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农贸市场买鸡蛋的地方,联想到这样,像鸡蛋一样,一个一个放。”
杨梅户屠挺:“因为杨梅呢,它容易挤压,碎,它水分很多,鸡蛋呢,它那个壳很薄很容易碎掉,那我才想到用鸡蛋这样的包装去做的,来储存。”
屠挺在包装公司专门定制了一种装杨梅的塑料盒,他让工人挑选个头大而且均匀的杨梅放在这种盒子里。
记者:“你这个挑最好的话有什么标准要?”
员工:“就是要个儿大,还要颜色要紫,就是这样,而且不能有那种,像破损的那种,一小个一小个的破掉的那种。”
记者:“你摆放什么的还有什么标准吗?”
员工:“摆放的话就是像这样放着是不行的,一定要把这个顶放在下面。”
这种单独挑选出来的杨梅个个质量都很好,而且被单个隔开了,避免了杨梅之间挤压出水的情况,送人也更美观了,屠挺把这种杨梅定为精品杨梅。
张经理:“一箱是多少钱?”
杨梅户屠挺:“一箱一箱,这样一箱,这个价格我们都是特级的,特级杨梅,这个价格很高的,今天的价格是70元。”
客户:“分量多少?”
杨梅户屠挺:“两斤。”
张经理:“哎哟,35元一斤呀。”
客户:“包括包装费了。”
张经理:“那么不用这个盒子,用篮子呢,简装的。”
杨梅户屠挺:“简装的反正5斤左右,60元。”
张经理:“60元,11元钱一斤。”
杨梅户屠挺:“11元。”
有些来余姚的客人在买了种精品杨梅后,希望能把它通过飞机托运的方式发到北京,哈尔滨等一些更远的城市,送送给那里的朋友吃。为了满足这样一部分顾客的要求,屠挺又把这种精品包装的杨梅再增加了一道工序。
杨梅户屠挺:“那我们这样,把这个杨梅一盒一盒的,放到这个真空袋里面,放进去以后,我们就是通过,给它抽出空气。下一步我们就是充气,充一种惰性气体。”
这种经过处理的杨梅可以保证一个礼拜不会变质,而装在这里面的杨梅的价钱也随着包装的变化水涨船高了。
记者:“这一小盒有多少个呀?”
员工:“一小盒,18个杨梅。”
记者:“18个杨梅,你们一小箱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小盒?”
员工:“这一小箱里面是4盒这样的。70个,72个,72个杨梅。”
记者:“72个杨梅卖多少钱?”
员工:“72个杨梅最贵我们卖300元了,要4元钱一个,4元多一个杨梅。”
如今这种4元钱一颗的杨梅已经成了屠挺店里的特色,过来的很多客人都要预定这种精品杨梅。除此之外,屠挺还把过去散装的杨梅都分成等级,做成不同的包装,适应有不同需求的客人。
员工:“我们把好的杨梅卖出去,实际上卖到了已经统货的价钱,用1/3或者一半的杨梅卖到100%的杨梅的价钱。”
今天杭州湾跨海大桥修通之后,余姚到上海的距离缩短了1一个小时,到余姚来采摘的游客比以往又增加了40%。现在余姚市8.5万亩的杨梅每年能给当地农民带来超过4000万的总收益。